刚开始孟川是要在火星上修建一个前哨。
第一批物资运送过来的,都是一些小型的生产设备,因此只垒起了三个堡垒。
随着地球和火星的第二个汇合周期到来,才运送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和智能设备。
才开始大面积的扩建。
星舰开始缓缓下降,高度越来越低,能看到堡垒旁边的细节了。
有的堡垒顶端伸出了太阳能板,像展开的翅膀。
有的通道口站着穿防护服的人,正朝星舰的方向望。
还有几辆带着履带的越野车停在空地上,车身上印着“青莲”的标志。
“嗤——”
星舰的起落架接触地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接着是液压装置的“嗡鸣”。
当星舰彻底停稳时,孟川甚至能感觉到地面传来的轻微震动。
很快舱门打开前,影蝶快速检查了一下孟川的防护服。
那是件轻便的银白色连体服,领口和袖口有密封拉链。
头盔是透明的聚碳酸酯材质,能防辐射和沙尘。
“外面气压低,氧气少,虽然登陆点有防护罩,但保险起见,先穿着。”
她帮孟川把头盔的卡扣扣紧,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等进了青莲堡就不用穿了。”
孟川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
头盔里的循环系统立刻运转起来,送来带着淡淡消毒水味的氧气,耳边是轻微的“呼呼”声。
舱门缓缓打开,一道红色的舷梯自动伸了出去,搭在地面的降落台上。
降落台是用特殊混凝土浇筑的,表面刻着防滑的纹路,此刻正被火星的阳光晒得发烫。
透过防护服的鞋底,能感觉到一丝暖意。
而舷梯下,站着一群人。
为首的正是战一。
他比在地球时黑了不少,脸膛被晒成了古铜色。
眼角的皱纹似乎也深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像鹰隼。
他穿着和孟川同款的防护服,但没戴头盔,露出的头发短得贴在头皮上,沾着几点红色的沙尘。
看到孟川出来,他快步迎了上来,脚步在火星的重力下显得有些“飘”。
但每一步都很稳。
“班主!”
战一在舷梯下站定,对孟川行了一个抱拳礼。
这是青帮的传统礼节。
在地球上,为了避嫌,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古朴礼节。
但是在这里,在这火星上,目前整个火星都是青帮的地盘。
战一不再需要有任何的顾忌。
虽然从来没有任何人说过,火星是青帮的。
但是有的青帮之人,内心都把火星视为自己的禁脔。
孟川走下舷梯,握住战一的手。
战一的手心很粗糙,全是茧子。
“辛苦你了,战一。”
孟川感慨地说道。
战一这一次来火星已经快大半年了。
这么长时间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把青莲堡从无到有地建起来。
要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
“不辛苦!”
战一咧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露出点憨厚的样子:
“班主能来,兄弟们都高兴坏了。”
孟川笑了笑,目光扫过战一身后的人。
大多是战堂的老伙计,只是他认识的不多。
但孟川知道他们之中有以前负责改装武器的“老炮”。
有擅长侦查的“瘦猴”。
还有几个是后来加入的,面生,但眼神里都带着期待。
当然孟川也看到了林舟和魏萍。
看到孟川看他,林舟推了推眼镜,有些拘谨地笑了笑:
“孟先生,您来了。”
魏萍站在林舟旁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装,头发扎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
她比在地球时更干练了,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很亮,看到孟川时,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林教授,魏工程师。”
孟川对他们笑了笑:
“辛苦你们了,基地建得不错。”
“我们只负责科研,其他的可不敢居功。”
林舟连忙摆手,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
“帮主,林舟和魏萍还是很厉害的,他们上周刚调试好‘生态循环舱’,比设计时的效率还高12%呢!”
战一笑着说道。
生态循环舱主要是为了培育植物的。
他们在青莲堡里构建了一个巨大的透明的大棚。
在里面主要是培育一些适合火星上生长的植物。
也顺便培育一些绿色的蔬菜。
现在在火星上,五十人的蔬菜自由已经可以实现。
“你们都是功臣,人类必将因为你们而伟大,而你们也必将会在人类的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孟川对所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孟川是主导人。
可孟川只负责出钱。
正在出力的,是在场的每一个人。
人类文明迈出的这一步,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修筑出来的阶梯。
“先别急着说这些。”
战一转移话题道:
“班主一路辛苦了,先去堡垒里歇歇。我让厨房炖了汤——用火星温室种的土豆和蘑菇炖的,绝对热乎。”
“好。”
孟川也不拒绝。
这段时间孟川全靠药物和一些压缩类的食物支撑着。
他是真的很怀念热乎的食物。
一行人立即便是拥护者孟川朝半圆形的堡垒走去。
此刻离得近了,看得更清楚——每个堡垒的入口都有一道银色的门。
门旁边有个小小的显示屏,上面跳动着数字,大概是气压和温度。
堡垒的墙壁上,能看到一些细微的划痕,是被风沙吹的,还有几处贴着“青莲”的标志。
那是用红色的涂料画的,一朵简单的莲花,在赤红的土地上,格外显眼。
“这些堡垒都是联通的,我们目前一共修建了十八个堡垒,每一个堡垒都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战一主动向孟川介绍道:
“那边三个是住人的,中间那个大的是食堂和会议室,最里面那几个是实验室和仓库。中间的通道能走车,也能走人,有保温和供氧,不用穿防护服也能走。”
战一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
“本来当初是想建得好看点,弄成房子的模样的。结果工程师说不行——火星风大,半圆形抗风,还省材料。最后就弄成这样了,像个‘土拨鼠洞’。”
孟川在旁边听着,笑笑道:
“实用就行,高楼大厦那玩意儿目前还不适合火星。”
这些堡垒不像地球上的高楼大厦那样精致。
也不像科幻电影里的基地那样酷炫。
它们就那样笨拙地趴在红土地上,带着一股“接地气”的扎实。
不管风沙多大,都能稳稳地立着。
这样就挺好,孟川挺满意的。
走进了堡垒,战一主动上前帮孟川把身上的防护服解开。
不得不说,不穿这些防护服,孟川感觉一阵轻松。
除了重力方面还有些不适应。
但也不像在中转站上那样,完全零重力,没有方位感。
在这里还是可以轻飘飘地站着的。
“呼!终于是有家的感觉了。”
孟川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孟川绝对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他只是单纯感觉不穿宇航服,穿着居家的衣服的感觉,和在家一样。
但是这话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却不一样了。
战一愣了一下,随即眼睛发亮。
“对,就是家。”
战一激动地眼含热泪:
“咱青帮漂泊海外多年,如无根之浮萍。终于在火星,有了我们的自己的家。要是五爷还活着……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