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夏的东北地区到高加索山脉,路途遥远,直线距离将近 7000 公里。这一路上,城镇星罗棋布,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虽说这些城镇并未驻扎精锐部队,可都部署着一些常规兵力。而且,那些地区的民众向来民风彪悍,骨子里透着勇猛好战的热血。
在巴洛乔夫看来,即便这些力量远不是大夏军队的对手,但凭借熟悉的地形以及悍勇的性格,多少能给大夏军的前行制造些阻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推进的速度。
毕竟,大夏军队每经过一处城镇,都难免会遭遇或强或弱的抵抗,需要耗费时间来应对。
基于这样的分析,巴洛乔夫经过审慎思考后判断,大夏军要跨越这近 7000 公里的迢迢征途,抵达高加索山脉,少说也得五天时间。
这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他而言,足够他进一步完善防线,部署战略,以逸待劳,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事实上,早在得知大夏可能有所行动的第一时间,巴洛乔夫就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调动起麾下的兵马。
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筹备,如今最多只需再有两天,一切便能准备得万无一失。
届时,他坐拥高加索山脉这等险要地势,麾下握有 70 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白熊精兵,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
而反观那远道而来的 10 万大夏军队,历经长途跋涉,必定人困马乏。
此消彼长之下,巴洛乔夫坚信,这场对抗无疑会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局,胜利的天平必将向他这方倾斜。
届时,只要自己能一举击溃大夏军队,必定会让神圣联邦那些平日里对自己有所保留的人,对自己彻底改观,刮目相看。
说不定,凭借这一场辉煌的胜利,自己在联邦中的地位还能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的权力与荣耀。
想到这些美好的前景,巴洛乔夫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
然而,笑容只在他的脸上逗留了很短的时间,他便迅速恢复了一名资深军事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与沉稳。
“传令下去,密切关注大夏军动向,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能放过,务必随时向我汇报!” 尽管心中已经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胜券在握,但多年的军事生涯让他深知,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怕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该有的小心谨慎,永远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一时的乐观而掉以轻心。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流逝。
两个小时过后,巴洛乔夫的心中也不禁泛起阵阵疑惑。自接到大夏出兵的消息后,这么长的时间里,竟然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消息传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莫非,大夏根本就没有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又或者是他们的进军速度太过迟缓,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抵达那些沿途设有驻军的城镇?
毕竟,从大夏东北出兵,首先要经过西利亚地区。
那可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无人区,自古以来,便是苦寒之地。那里常年被冰雪覆盖,冰天雪地的景象随处可见,气温严寒刺骨,仿佛能将万物冻结。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行军速度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变得缓慢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即便如此,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还是让巴洛乔夫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报告!” 一名军官神色慌张,火急火燎地冲进指挥室,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文件,大声喊道:“将军,大夏军队最新战报!”
巴洛乔夫原本正在地图前沉思,听到声响,立刻转过身来,镇定地问道:“别急,是不是大夏军队到达第一座城市了?打起来没有?大夏军战力如何?”
军官赶忙敬礼,语速飞快大声汇报:“禀报将军,刚收到前线紧急战报!就在 5 分钟前,从瑟尔基诺市传来消息,大夏军呈一字型阵型排列,一路横扫而来。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疯狂挺进 2300 公里,抵达瑟尔基诺市!”
“什么?!” 巴洛乔夫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怎么可能这么快?为什么大夏军都深入 2300 公里了,消息才传到我们这里?”
军官咽了口唾沫,神情凝重地回复:“将军,这是瑟尔基诺市驻军指挥官紧急发来的战报。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瑟尔基诺市已全部陷落’,之后便没了下文。根据我们的分析,前方那些地区的驻军,很可能还没来得及向上汇报,就已经被大夏军全部覆灭了,通讯就此中断。”
巴洛乔夫瞬间呆住,脸色变得煞白。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反应过来,大声下令:“紧急传令下去,全军以最快速度加紧备战,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防御部署!
另外,立刻让我的专机准备好,随时待命!”
“是!将军!” 军官领命后,转身飞速跑出去传达命令,只留下巴洛乔夫独自站在原地,眉头紧锁,心中暗暗思忖着即将面对的局势。
接到巴洛乔夫下达的紧急命令后,整个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尽管士兵们并不知晓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但空气中弥漫着的无形紧迫感,推着他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动速度。
这种紧张的忙碌,使得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度大幅加快。原本预计需要两天才能全部完成的准备工作,在白熊全体士兵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只需一天就能大功告成。
自瑟尔基诺市传来陷落消息后,奇怪的是,此后便再没任何关于大夏军的消息传来。
这一怪异的情况,压得巴洛乔夫心中忐忑不安。
时间在紧张与焦灼中缓缓流逝,又过去了 4 个小时,可依旧没有任何新的消息传来。
巴洛乔夫在指挥室中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想要推测大夏军的动向。
在他看来,大夏军起初之所以推进速度那么快,很可能是因为前面那 1000 多公里的无人区。在无人区行军,虽然环境恶劣,但无需应对抵抗,故而能够快速前进。
然而,从遇到城镇到打下瑟尔基诺市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下来,大夏军必定疲惫不堪,而且战斗损耗也不可小觑。
所以,他们极有可能是在选择就地休整。
再者,从瑟尔基诺市往后,城镇就会更加密集。届时大夏军每前进一步,都将会遭遇更为激烈的抵抗。
毕竟这些城镇的守军,不会坐以待毙,必定会拼死扞卫自己的领地。如此一来,大夏军的挺进速度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慢。
又一个小时过去,此时,距离大夏出兵已过去了 7 个多小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没有任何关于大夏军新动向的消息传来。
巴洛乔夫在指挥室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最终缓缓停下脚步,长舒了一口气。
此刻,他已经彻底放下心来,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不屑的神情。
在他看来,大夏军起初那迅猛的推进速度,不过是虚张声势,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虎头蛇尾,后续无力罢了。
“哼,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有多厉害,不过如此嘛!” 巴洛乔夫低声自语道,“估计是在沿途吃了苦头,现在怕是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巴洛乔夫惬意地往椅背上一靠,朝副官扬了扬下巴:“去,给我冲杯咖啡来。”
说罢,他伸手拿起一旁精致的烟袋,将烟斗小心翼翼地填满烟丝,随后划亮火柴,凑近烟斗,深深吸了一口。随着烟雾袅袅升腾,他整个人仿佛沉浸在了一种别样的氛围之中。
他向来对过去白熊国那位叱咤风云的首领崇拜得五体投地。那位传奇首领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非凡的气魄,曾让白熊国屹立于世界之巅,成为举世瞩目的最强大国。
而这位首领,有个标志性的习惯,便是那从不离手的巨大烟斗。
此刻,巴洛乔夫叼着烟斗,看着眼前烟雾缭绕,恍惚间竟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也正沿着那位伟大首领的足迹前行,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他那样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带领白熊士兵,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铸就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