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开顶灯,只有书桌上一盏台灯幽幽地亮着,照亮面前写满了华丽赞誉却读不出一个人形的笔记本。
手指下的纸张冰冷滑腻。
白刚拧着眉头,点了一支烟,红色的烟头在昏暗中急促地明灭着,映着他下颌绷紧的线条。
那过于完美的、毫无杂音的集体合唱,林维泉最后那番力度空前的背书……
像无形的巨浪一遍遍冲刷着他在多年干部考察工作中形成的直觉和判断。
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地敲打,带着一种近乎诡异的冰冷质感:一个常务副镇长,在如此关键位置上竟能让所有潜在“政敌”都缄默不语甚至高声赞颂的人……
那层层叠叠沉默的掩护下,包裹的究竟是怎样一片无法言说的深海,或是一块坚不可摧的铁幕?
这“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一支烟燃尽,浓重的烟味弥漫在狭小的房间里。
白刚摁灭烟头,动作带着一丝平日里少见的沉滞。
他走出了房间,打了一个电话给林维泉:“林书记,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请镇党委全体成员到三楼小会议室,组织一次集体谈话。”
“当然,江昭阳同志让他回避一下,在办公室等待!”
“好!”
晨光再次照亮琉璃镇,却照不透三楼那间小会议室的气氛。
长桌两侧泾渭分明。
一边是白刚和两位组织部的工作人员,神情肃穆。
另一边,琉璃镇党委全体成员悉数到齐。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寂静,像凝结的露珠,沉重得几乎要从天花板上滴落下来。
刚刚结束的个别谈话里铺天盖地的赞誉似乎还残留在这空间里,混合着新一天阳光的味道,却无端让人脊背发凉。
白刚端坐主位,目光如同精密仪器般缓缓扫过桌边的每一张脸。
那些昨日还在对江昭阳赞不绝口的面孔,此刻都不同程度地收敛了热情,带上了公事公办的静默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细微到近乎本能的僵硬。
茶杯轻轻放下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他开门见山,声音不高,但在异常安静的会议室里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穿透纸张的力量:“各位同志,关于对江昭阳同志的考察,前期程序基本走完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要确认这句话的分量已经准确送达,“首先,我代表市委组织部考察组,感谢琉璃镇党委班子的全力配合。”
“今天召集大家来,”白刚话锋一转,那股无形的沉重感陡然加剧,“是综合前期情况,特别是民主推荐投票、以及我们分别与大家的个别谈话内容之后,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想和大家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他微微扬起手中的几张纸,那是前期的谈话要点摘要。“情况惊人地一致。非常的一致。”
两个字被咬得很重,敲打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上。
“具体来说,就是所有民主推荐投票指向高度统一。”
“所有个别谈话内容,围绕江昭阳同志的评价,大家给出的意见,无论是大的方向描述,还是小的细节佐证,高度同质化。”
他的目光锐利地掠过众人,“可以说,溢美之词是一致的,对缺点的指出……”
白刚在这里再次停顿,锐利的视线像手术刀般扫视着每个人的眼睛,捕捉着那一瞬间可能闪过的任何一丝不自然,“……或者说不足之处的提及,是——零。”
“零!”他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像在清冷的教室里用粉笔重重划了一个圈。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被这个字骤然抽空了零点几秒。
白刚身体微微前倾,以一种更具压迫感的姿势继续发言,语气带着鲜明的探究和毫不掩饰的凝重:“同志们,作为一名从事干部工作多年的‘老兵’,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
“那么,请允许我在这里冒昧地问一句——”
他的声音沉了下来,像沉重的锚链滑入深海,带着金属摩擦的质地:“在我们真实的工作实践中,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各位曾经真的遇到过——一位工作表现极其突出、敢于承担重任、敢于动奶酪、敢于碰问题、有原则甚至有时候还很强势的领导干部。”
“在其同事中、在工作中、在利益调整过程中,竟然能拥有如此……绝对意义上的一致性好评吗?”
他的问题如同冰冷的投枪,撕破了那层温情的薄纱。
话语中刻意嵌入了“动奶酪”、“碰问题”、“强势”这些尖锐词汇。
众人的脸色瞬间凝固了。
那份刻意维持的平静被戳出一个洞,底下的东西隐约可见。
有人下意识地低头盯着桌面的纹路,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衣角。
有人目光略显僵硬地平视前方,喉结似乎滚动了一下。
还有人放在桌上的手,指尖有一瞬间微不可察的绷紧。
“尤其,”白刚的声音并未因为众人的反应而起伏,反而更加清晰、低沉地响起,像铜锤敲打着冰面,“是在民主推荐投票这个环节。投推荐票,不是评功摆好,那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德能勤绩廉多方面表现的一种检验和评判。”
他锐利的目光环视全场,加重了语气的力量:“投票本身,天然具有差异性!”
“这才是干部评价的客观规律!”
“它天然地要求多样性!要求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去衡量一个干部。”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声音骤然拔高,充满了迫人的锋芒:“那么,请各位换位思考,站在我这个考察组组长的位置。”
“请问各位班长、各位领导同志,你们觉得考察组目前面对的这样一种状况——全员一致的高度评价,高度统一的推荐意见,甚至是集体回避性地对缺点或不足保持了……可以说是惊人的沉默——它是否正常?!”
“这种超乎寻常的高度一致背后,折射出的评价环境是否真实可信?!”
一片死寂。
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斜射进来,光柱里能清晰地看到尘埃在慌乱地上下翻滚。
呼吸声都变得粗重而小心翼翼。
坐在白刚斜对面、一直保持沉默的林维泉终于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