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看到朱清身体一抖,像是并不想同意的样子。
他心中叹息,果然啊,大儒内心还是比较执着的。
谁想到。
朱清老爷子激动喊不出声:“没问题,圣师安排的,我们一定做到。”
“儒道的确不应该让人人学儒,就该让人人皆可成为大儒。”
“若是连田间农夫都能自发去学习儒道,那这天下,儒道将传承不灭,永世留存。”
“圣师虽为工匠,但此等胸怀,包容天地。”
其余的大儒也反应过来,一个个双目放光地盯住沈浩。
沈浩都懵了!
他又做了什么?
不就是把前世一些洗脑的内容加上儒道的理念合二为一解释出来。
怎么朱清老爷子还有这些老头子能这么激动!
于是沈浩狐疑地问了句:“你们,这是同意了?”
朱清重重点头:“同意,肯定同意。”
“但弟子希望,能够在大京周报上说明,我们翰林院愿意教授天下百姓。”
“您看可以么。”
沈浩也爽快答应下来。
同时他的心也放进了肚子里。
终于,全科学院可以真正招收学生了。
至于国有学堂老师的待遇,这点还需要和商部商议。
毕竟国有学堂,说起来也算是国家企业。
但说到国企。
沈浩也明白是该让国有工坊开始真正转成国企了。
而且事关民生的行业里面,都需要国家进入行业里面来统领相关行业。
这并非国家一定要赚钱来发展,哪怕国企不赚钱,也需要有。
因为国企是大京全国上下的经济稳定器。
在国家经济下行的逆周期时刻,便可以进行扩大投资(如基建),稳定就业来缓冲危机。
甚至在某些民生产品物价飞涨的时候,便可以放出相应库存品来平复市场价格。
至于什么时候平复价格,什么时候释放库存品,这都需要根据市场整体经济来考虑。
就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原因也可能是民营养猪场出现猪瘟,导致成猪大量死亡。
这种情况下,若是国家直接放出库存肉,便会导致所有民营猪场倒闭。
因此国家会让民营猪场尽可能收回成本后,再放出库存肉,平复猪肉价格。
甚至面对他国对我国的民生用品的价格进行冲击,想要收割我国全民财产时候,国企也能起到抗击风险的作用。
所以国企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的。
想着想着,沈浩起身就要离开。
然而……
他被朱清叫住了。
“圣师,您现在就要走么。”朱清满眼期盼地盯住沈浩问。
沈浩刚想回话,发现朱清的眼神后,就是一愣。
旋即他的余光扫到所有翰林院的大儒和学子,就是身躯一震。
这些眼神,看得他浑身发麻,还让他怎么好意思离开。
朱清接着道:“圣师,既然来了,不妨给我们讲一讲您的心学,也好让我们这些做弟子的,瞻仰您的光辉。”
伴随着朱清的一句话,所有大儒和学子都激动起来。
“是啊圣师。”
“圣师,您就留下吧。”
“圣师……”
沈浩嘴角抽搐。
他真的想走,但刚刚摆脱众多大儒和学子帮忙,他又不好意思直接走。
没办法的他只能叹口气。
得。
讲吧。
反正他前世学习心学时候也比较认真,很多东西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既然做出决定,沈浩便不在推辞,也认真起来,努力回想他脑海中关于心学的所有内容。
但这时候,有一名大儒开口:“圣师,弟子能回家叫我的孩子一起来听么,放心,他已经及笄,不是小孩子,而且他非常推崇您的心学。”
沈浩点头:“可以,我已经说了,有教无类,无论是学儒的学子,还是天下百姓,都可以来听我讲心学。”
“其他人若是有家里人想来听讲,也都可以过来,男女不限,长幼不限。”
“我这就去。”这名大儒闻言激动地就朝外走。
可沈浩没想到,就是他这句话,让京师差点进入戒备状态。
就在这名大儒离开之后。
几乎是所有的学子全都疯了一场冲出翰林院。
他们自己考公上岸了,但是他们还有同窗好友在奋发图强。
况且,谁还没有一个儒学圈子。
这等能听到亚圣讲课的机会,怎么能自己独享。
于是乎。
京师沸腾了。
不明所以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怎么所有的儒生都和打了鸡血一样,在京师奔跑起来了。
难不成他们要弃儒学武?
在多方打听下他们才知道,沈浩要在翰林院讲课,还是讲解他的心学。
这可是让沈浩成为亚圣的新学说。
现在整个京师有名的儒生,谁没有学过沈浩的心学。
说起来,他们都是沈浩的弟子。
甚至因为心学过于宏大,任何人都没能找到反对心学的学说。
这也奠定了沈浩未来注定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圣人。
而这些奔走的学子,就是去通知同窗好友来听课的。
同时,还有一条言语迅速在京师流传。
天下无需人人学儒,天下人人皆可成为大儒。
无论是工匠、大夫、贩夫走卒,无论身人,只要想学儒,便可成为大儒。
这种包容天地的心胸,必须要传播出去。
因此,科学院原本正在赶制秦州水坝零部件儿的工匠们全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他们一听总院长要公开讲课,全都兴奋起来。
别管总院长讲的是什么,就算是儒道又如何。
总院长说了,工匠也可成为大儒,就比如总院长自己就是亚圣。
这下可好。
所有科学院的人都朝着翰林院过去。
子泉带着墨家人冲得最快。
别的不管,必须支持总院长。
在子泉身边的农科院院长姜牧问道:“什么情况,总院长还将儒道?”
子泉一边奔跑,一边道:“你还不知道吧,咱们的总院长还是一位大儒,听说他创造了全新的学说,并用这份学说折服了天下儒生。”
“据说他们都叫总院长亚圣。”
“就是因为总院长是工匠,又是亚圣,现在儒生对工匠印象都好上许多,也是因为如此。”
“虽说依然有不同学术之间的争锋,但已经少很多。”
“不过这些以后你们就能明白了,也会知道院长有多么厉害!”
姜牧和姜穗以及众多农家弟子都听傻了。
总院长居然还是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