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辰回到家里,卖螃蟹的后续事宜都交给了办事稳妥的秦家老大和阿杜去交接。这一趟出海回来才得知,阿杜的闺女杜瑶瑶和那个开大车的苏齐源,婚事已经定下了,过些日子就要办喜酒,这可真是了却了阿杜一桩大心事。
连阿星这小子,不声不响的,也成了家,听说媳妇儿肚子都显怀了,说不定明年就能抱上娃娃。
哎,这日子过得真快,仿佛昨天大伙儿还光着膀子在海里扑腾,转眼间都拖家带口了。
瘦猴他们那船人这次没碰上,听说跑远海搞虾皮去了,得去上个把月才能回来。
周辰归心似箭,摩托车在家门口还没停稳就跳了下来,差点和正端着一盆尿布准备去洗的周母撞个满怀。
“娘!我回来了!桃桃和孩子都好着没?”周辰急匆匆地问。
“哎哟,吓我一跳!你啥时候到的?好着呢,都好着呢!”周母见是儿子,脸上笑开了花,“俩小东西可乖了,来了人也不哭不闹,就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瞅着你,招人疼得很!”
周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咧嘴笑道:“那就好!娘,您这是要一直洗尿布啊?”
“可不是嘛!”周母把盆往周辰面前一端,“这俩娃娃忒能尿,尿布换得不勤都不够用。正好你回来了,这活儿交给你爹我可不放心,他洗东西毛毛糙糙的。你回来了,这光荣任务就移交给你了!”
“行行行!包在我身上!”周辰爽快应承,赶紧撩开门帘进屋。
屋里弥漫着一股好闻的奶香味,暖暖的。正是孩子身上特有的奶香味。
苏桃桃正靠在床头,旁边拉着电灯,就着昏黄的灯光看周辰之前带回来的旧书,听得脚步声,还以为是周母,头也没抬,柔声说:“娘,您回来就先歇会儿吧,忙活一天了,尿布不急着洗。”
周辰心里一暖,故意压低声音笑道:“嘿嘿,看看是谁回来了?”
苏桃桃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苏桃桃猛地抬头,看到风尘仆仆却笑容满面的周辰,眼睛瞬间亮了:“周辰哥哥!你咋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说声!”
“我也是刚回来的,想给你们个惊喜嘛!”周辰走到床边,俯身看着并排睡在襁褓里的两个孩子,“码头那边货还没处理完,我惦记你们,就先溜回来了。这回运气好,碰上螃蟹潮,捞了几千斤!带回来好些,回头给亲戚邻居们都分分。”
两个孩子比出海前又大了圈,小脸粉嘟嘟的,睡得正香,小嘴巴无意识地嚅动着,就这么看他们的小嘴巴一动一动的,特别可爱。
可爱得让周辰心都化了。
他怕吵醒他们,只轻轻在苏桃桃脸颊上亲了一口。
苏桃桃脸一红,嗔怪地推他:“哎呀,没个正形!让人看见多不好!”
“怕啥?老夫老妻了,咱感情好,他们羡慕还来不及呢!”周辰浑不在意,又凑近磨蹭了几下,又耍了一会儿“不要脸”,直到苏桃桃被他逗得没法,笑着求饶才算完。
闹够了,周辰才正经问道:“这一个月你感觉咋样?奶水够吗?千万别硬撑,不够就喂奶粉,我看俩小子挺壮实。”
苏桃桃叹口气:“我也知道奶粉方便,可总听人说母乳好……就是这俩小家伙,劲儿可不小,吸得我生疼。”
周辰立马心疼了:“这俩小没良心的,一点不知道心疼娘!等他们大了我非得说道说道!”
苏桃桃被他这认真的模样逗乐了:“好啦,他们懂个啥?当娘的不都这样?再说,我这当娘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几天我掺着奶粉喂,好多了。”
“奶粉还剩多少?我这次去市里卖货再多买几袋备着,可不能断顿儿。”周辰盘算着。
“还有一袋呢,够喝些日子。”苏桃桃说着,又想起什么,“对了,大嫂那边奶水也不太足,小侄子也得添奶粉。”
“嗯,我心里有数。”周辰拍拍她的手,“你先歇着,我得去码头一趟,螃蟹还没拉完呢。我骑摩托去,快些。”
“路上当心点。”苏桃桃叮嘱。
“知道啦!你也是,没事别出门,这天气转凉了,坐月子最怕受风,落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周辰不放心地又唠叨一遍。
“知道知道,这话你都说八百遍了,我记着呢!”苏桃桃笑着保证。
周辰这才放心,轻手轻脚带上门。
他把上面的防水布掀开,打着火,骑着摩托出门的时候又遇见他娘了。
周母追出来:“还去码头啊?”
“嗯,再去拉点螃蟹回来,这次捞得多,给各家都送点。眼看快中秋了,正好当节礼。”周辰一边发动摩托一边说。
“是这个理儿!如今日子好了,送礼也不能太寒碜。螃蟹正当季,送人正好。”周母连连点头,“今年中秋咱家可得好好过,做点像样的月饼,弄桌丰盛菜!”
“放心吧娘,保准让您过个肥节!”周辰笑着应承,摩托车“突突”地驶向码头。
到了码头,阿杜正拿着账本等他,到码头那边的时候,那边的账单已经算完了。周辰跑过去找阿杜,阿杜给他递了一根烟,说道:“行啊,你小子这一次收获不错呀。这段时间螃蟹也多,近海那边的螃蟹就是没有远海的肥,你看你这拿的螃蟹,各个都肥呀。”
另一旁正在搬货的阿星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面包蟹,你看这面包蟹,多肥呀。”
周辰说:“可惜就是这些全都是冷冻的死货。”
阿星哈哈一笑:“你这冷库的温度比较低,算是急冻的。虽然价格没有活螃蟹贵,但是品相保持得不错,价钱也差不到哪儿去!”
周辰哈哈一笑,说:“那能卖多少钱?”
一结算,这船螃蟹竟然卖了两千多块,扣除成本,净利润相当可观。周辰心里美滋滋的,跟阿杜他们寒暄几句,便去找秦家兄弟。
秦家兄弟正把分好的螃蟹加冰装箱,见周辰过来,连忙招手:“辰哥,这边!给你家留的都装好了!”
周辰把摩托车骑过去:“把螃蟹直接抬到我这个摩托车的挎兜里就行了,要一筐梭子蟹和一筐面包蟹,回去之后我顺便也送点礼。你们中秋节不是也要回去吗?你们带些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好嘞!那我们可不客气了!”秦家兄弟笑着应道。相处这么久,大家都知道周辰的脾气,过分推辞反而见外。
二胖子早就把自己那份挑好了,乐呵呵地说:“辰哥,我还带了点自己晒的鳗鱼干,回去下酒!”
周辰叮嘱他们:“回去路上都小心点,现在不太平。钱和货带得多,干脆合伙雇个拖拉机回去,别挤班车了。”
“我们也这么想的,坐拖拉机稳妥些。”秦家老大点头。
交代完毕,周辰把两筐沉甸甸的螃蟹绑在摩托挎斗里,晃晃悠悠骑回家。螃蟹这玩意儿不能久放,虽然加了冰,也得尽快处理。放时间久的话,螃蟹会放坏,吃了会吃坏肚子。
周辰顾不上歇口气,挨家挨户给关系近的亲戚邻居送螃蟹,最后回到家里,就剩下一小筐刚好够自家吃两天的。
晚上,周辰清蒸了几只肥硕的面包蟹,满屋飘香。
不过苏桃桃那边没有让他吃太多,因为螃蟹毕竟是属于寒性的,即便是加了葱姜中和螃蟹的寒性,但身为孕妇也是不能吃太多了。
但这次回来的时候,周辰去阿平家送螃蟹的时候,阿平又给他拿了两条土龙。
周辰这边炖了土龙山药枸杞汤给苏桃桃喝,给她滋补身体。
饭后,周辰抱着儿子,看着摇篮里的女儿,心里满是踏实。
苏桃桃靠在床边,轻声问:“周辰哥哥,上次你说的续族谱那事,有眉目了吗?”
周辰逗弄着儿子的小手,说道:“这事我一直惦记着呢。这次回来时间宽裕,正好操办起来。明天我就先跟爹商量一下。”
第二天一早,周辰就把想续族谱的想法跟周父说了。周父一听,激动得烟袋锅子都忘了点:“好!好啊!这事早该办了!上次你修缮祖坟,族里几个老辈就私下问我你有没有这意思,我当时没敢替你打包票。现在你有这个心思也是挺好的,正好和他们商量一下。他们肯定支持!”
“我想着,趁这几天有空,把族里说得上话的长辈都请到咱家吃顿饭,正式把这事提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周辰说出自己的打算。
“好!我这就去通知!”
“那就辛苦你了,爹。”周辰和他爹说完之后,周父当天下午又骑着自行车在他们这两个村子之间跑了好一会儿,把他们周家的人全都给喊了过来。
安抚奶嘴周父比周辰还急,看样子他也期待很久了。
周辰至今还记得当初周父雨夜的时候在破旧的老宅,拿出来族谱看的样子,如今自己也终有有本事独当一面了。
果然不出所料,听说周辰要牵头续族谱,族人们反响热烈。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尤其是他们这个地区的人,对于宗族这个观念还是比较强的。谁不希望家族枝繁叶茂、传承有序?以前是没人挑头,大家一盘散沙。
这段时间这几年周辰的所作所为大家都在看在眼里,先是从一个混子变成一个积极上进好青年,又带着他们村里人击败了嚣张跋扈的隔壁村的人,又击败了海匪,还上过报纸,还买了大船,带着他们这边的渔民发家致富,反正他们村的日子是附近这几个村里最好的,家家户户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
周辰有钱有声望,这一次续族谱又愿意出大头,谁还会有意见?
第二天中午,周辰家院子里支起了大圆桌,摆满了茶水瓜子。闻讯而来的周家族人坐了满满一院子,足足二十多口,多是辈分高的男丁,也有几个管事的妇女,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周辰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各位叔伯长辈,今天请大伙儿来,我也不绕弯子了。咱们周家,这么多年族谱一直没续上,就像大树没了根,我心里总觉得不是个事儿。如今咱们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就想着,能不能把续族谱这件大事办起来?让咱们周家的子孙后代,都知道自己根在哪儿,辈分怎么排。不知道大家伙儿觉得咋样?”
他话音刚落,抽着旱烟的三叔公就第一个表态:“辰小子,你有这个心,好啊!上次你出钱修祖坟,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忘本的!续族谱,我们这些老骨头一百个支持!不过这事关重大,尤其是字辈排行,得请真正有本事的大师来定,这关系到往后几代人的运道,马虎不得!这族谱上的字啊,反正是一定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三叔公说得在理!”旁边一位堂叔接口,“这新排的字辈,一定得合乎五行八字,图个吉利平安。咱们这儿,论这个最在行的,就数黄大师了!”
“对对对!黄大师是世家出身,道行深!”
“要是能请动黄大师出面,那咱们这族谱可就体面了!”
大家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意向就是请这个黄大师。
这个黄大师祖上就是搞风水算命的,反正是特别有名的。
周辰这边也听说过,之前他们那边新船出海的时候,那些下水仪式就是这位黄大师的弟子做的,但黄大师本人因为业务繁忙加上年纪大了,很少帮人做这种事情了。
现在想要把他请来的话,还是有些难度,但偏偏他又是公信度最高的。
周辰在心里盘算,听大家的意思是这续族谱的事情的话,最终还是要请这位黄大师过来。
反正这事要想办得圆满,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恐怕还真得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请动这尊“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