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
廖永明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
他怎么都想不到,他一做生意就被拆迁这事儿,在大姐夫赵海平嘴里,竟然还能有这样一种解释。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难道接连被拆迁,不是因为A市和徐锦晟克他?
也不是因为他那张嘴,曾说过那些描述未来世界的话语,从而对他的生意产生了影响?
而是因为,他克自己的生意?
这似乎好像,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不然的话,为什么二嫂张桂荣,还有王永刚、李大他们帮忙管理生意,那俩生意就能干得好好的?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那廖永明可就更郁闷了。
这让他上哪说理去?
他自己想出来的主意,想好好做的生意,结果他自己做不来,交给别人反倒是能顺风顺水?
这这这……
廖永明咂吧了几下嘴,突然觉得嘴里有些苦涩。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感觉自己好像突然被大姐夫给嫌弃了。
“大姐夫,你这话说的……
我觉得吧,有没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巧合?
其实拆迁这事儿,跟谁经营管理生意并没有实际的关系。
这一切都是咱自己的揣测。”
“你也知道这是揣测了?
刚才你不还说的信誓旦旦的吗?
一会儿A市克你,一会儿又是徐锦晟克你。
我倒觉得你说的这俩,才是最没根据的。
如果真存在这种玄了吧唧的事儿,那我还真觉得是我分析的那个原因。”
也不知道大姐夫赵海平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反正说完刚刚那句话,赵海平看向廖永明的眼神很是复杂,甚至有些一言难尽。
又沉默了半分钟,赵海平才再度开口。
“那个,三弟,咱先甭管为了什么原因搬迁了。
你先告诉我,这搬迁具体怎么搬?
你有没有想过,这会对咱批发市场的生意有哪些影响?
还有这些影响,上面有没有替咱考虑过要如何才能解决?
我不管上面对整个省城的整体规划是如何考虑的。
但我相信他们绝不可能会放弃批发市场。
毕竟咱们批发市场的存在,已经解决了几百家国营工厂的销售难题。
就更别提那些以咱们批发市场为生的普通群众了。
除非上面这么折腾,就是想自己照猫画虎开个批发市场,然后完全将咱们取代。
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别说那些没用的了,你赶紧说点具体的。”
听得出来大姐夫赵海平是真急了,向来脾气很温和也很好说话的大姐夫,头一次说话的语气如此生硬且急迫。
“具体怎么搬?
额……
好像就是按拆迁来算吧……
刚才在地图上,我不是指出来让咱搬的位置了吗。
就是让咱换个地儿继续开,至于其他方面的影响嘛,就是按拆迁给咱一定的补偿。”
“三弟,你得说的再具体点儿。
上面要求咱多长时间内搬完?
现在这块地一片荒芜,可能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关于这事儿上头说没说如何解决?
还有咱批发市场这一千亩地,让咱置换到那么偏僻荒芜的地方,他们有没有什么说法?
还有徐锦晟不是说,上面要给咱修路、通公交车吗?
那这个两个承诺多久能够兑现?
咱到底是等他们兑现完这些承诺之后再搬?
还是咱们先搬,然后等他们在承诺的时间内完成这些?
如果是后者的话,这会给批发市场所有的国营工厂销售点,以及来进货的群众,带来极大极大极大的不便。
那这个问题,徐锦晟有没有说上头是如何表态的?
如果因为这事儿,那些在咱批发市场开店的国营工厂代表闹起来的话,这事儿又怎么解决?
按道理来说,所有在批发市场设批发点儿的国营工厂,是不是也应该在这次搬迁中,同样的拿到相应的补偿?
还有……”
被大姐夫赵海平如此一问,廖永明的脑袋瞬间就大了。
他就说嘛,他真的很讨厌拆迁,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事,实在是太麻烦了。
廖永明也不得不佩服大姐夫赵海平。
赵海平不愧是A市棉纺厂曾经的采购科科\/长。
这工作能力就是不一样。
搬迁这事儿廖永明才刚说完,赵海平就已经想到那么多方面了。
幸亏开批发市场从一开始,廖永明就把管理大权交到了大姐夫赵海平的手中。
这些事无巨细的事儿,如果都让廖永明自己来管来干的话,那他早就要崩溃了。
也幸好零食工厂有二嫂张桂荣帮忙管着。
旅店有王永刚那帮退役士兵管着。
还真是让廖永明,省去了极大的麻烦。
但同时也突然让廖永明觉得,自己这个老板当的有些废物。
如果他不是幸运的有这么多人帮忙管理生意的话,那他有没有可能连一个生意都干不好?
好像他也不应该这么想。
毕竟在未来,绝大多数有真本事又有学历的人,不都是在给像他这样的废物打工吗?
诶?
好像哪里不对?!
廖永明怎么想着想着,突然开始自我否定了?
谁说他废物了?
没他想点子、开创生意,光有二嫂、大姐夫他们,生意也干不起来呀!
但为啥没有廖永明参与管理的生意,就能顺顺利利的开着而不被拆迁?
诶?
怎么想着想着,他又绕回到那个问题上了呢?
看来究竟是什么导致的,让廖永明的生意接连被拆迁的原因,始终是廖永明的心结。
廖永明不禁在想,他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实验?
探寻一下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就比如说,等批发市场搬迁完成后,新批发市场究竟应该由谁负责经营管理?
是不是只由大姐夫自己管理着,新批发市场就能像零食工厂和旅店一样,安安稳稳的经营下去?
那如果廖永明依旧选择,在管理上横插一脚呢?
新批发市场还有没有,再次拆迁的可能?
亦或者,廖永明是不是应该考虑下,开几个新生意用来实验?
比如在东城和西城分别开一间,做着相同生意的铺子。
一个由廖永明亲自经营,另一个交给其他人来经营。
到时候正好能测试一下,到底谁管理的铺子更有可能被拆迁?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快就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