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权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并不属于任何势力,而是一个名为长生教的邪教所拥有的军队?”
探子点了点头,说道:“小王爷,确实是这样,我也感到奇怪。”
周权一脸惊愕,他对这个所谓的长生教竟然一无所知。一个邪教,究竟是如何在南州崭露头角的呢?
如果没有背后的势力支持,他们又怎能组织起一支军队呢?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周权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令集结军队。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迅速夺回嘉城和昊城。
因为这两座城池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军队的重要补给点。
一旦失去了补给,那十多万兵马恐怕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周权决定让周奇留守此地,负责防御工作。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往嘉城和昊城,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两座城池重新夺回。
与此同时,朱杰被委以重任,驻守在嘉城。
他深知责任重大,一旦昊城有任何风吹草动,他必须立刻带兵支援。
同样,昊城的守军也随时准备支援嘉城,以确保两座城池之间的联系和安全。
为了确保长生教信徒的安全,周羽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领他们前往周义刚刚占领的云城。
云城有五万兵马驻守,再加上长生教的信徒,应该能够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这样一来,即使周权的军队来袭,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抵御。
就在这时,朱杰的探子快马加鞭地赶回来,向他禀报了一个重要情报:驻守在淮城的周权已经率领十万兵马,如狂风骤雨般向嘉城疾驰而来,预计还有一天的路程就能抵达。
朱杰听闻探子的禀报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周羽所率领的军队原本有十二万之众,但在与镇北王的一场激战中,损失惨重,将近两万士兵阵亡。
如此一来,周羽如今实际可调用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而已。
而朱杰自己统领着五万兵马,分别驻守在嘉城和昊城两地。
周义那里虽然也有五万兵马,但由于他刚刚夺取了五座城池,兵力想必也已分散。
面对周权率领的十万大军如汹涌波涛般气势汹汹地袭来,朱杰深知仅凭自己手中现有的兵力,恐怕难以抵挡住周权的猛烈进攻。
朱杰当机立断,迅速同时向昊城和云城发出了紧急求援信。
他心中盘算着,如果这两座城池能够及时派遣援兵前来支援,并且在战术运用得当的情况下,那么周权的这十万兵马恐怕就插翅难逃了。
周羽正准备稍作歇息。突然间,周义神色匆匆地闯了进来,满脸焦虑地说道:“殿下,刚刚有一封紧急求援信送到,周权竟然出兵十万,矛头直指嘉城,朱将军正向我们紧急求援呢!”
周羽原本还有些许困倦,但在得知周权如此迅速地领兵出征后,他的睡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不禁感叹道:“真没想到周权的反应如此之快,竟然没有等待福亲王的命令,就直接率领军队出征了。看来他对行军打仗之事颇为精通!”
周羽眉头微皱,思考着当前的局势,然后说道:“嘉城距离此地有半天的路程,这意味着这封求援信是在午时发出的。如果我们现在立刻派兵出发支援,是否还来得及救援嘉城呢?”
周义冷静地分析道:“殿下,朱将军应该同时向我们和昊城求援了。虽然我们的速度可能会稍慢一些,但昊城应该能够及时支援。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赶到嘉城了。”
然而,七皇子周羽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昊城去支援嘉城了,那么周权很可能会派出一部分兵马进攻昊城。
如此一来,两座城池恐怕都难以守住,甚至有可能被周权全部夺回。
与其这样,我们不如直接向福亲王所在的渭城发起进攻。”
周义万万没有料到七皇子周羽竟然打算进攻渭城,要知道云城与渭城之间相隔甚远,足足有十多天的路程。
不仅如此,这一路上还会遭遇敌人的重重阻击,如此一来,他们最快也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才能抵达渭城。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因为这等同于直接舍弃了朱杰和嘉城以及昊城的兵马,将他们作为牺牲品来换取时间,以便能够成功攻下渭城并活捉福亲王,进而利用他来与周权进行交易。
周义忧心忡忡地对周羽说道:“殿下,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冒险了,其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稍有不慎,我们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谨慎行事,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周羽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问道:“如果我们派遣一支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直接袭击渭城,你觉得这样的胜算会有多大呢?”
周义眉头微皱,分析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如果渭城拥有充足的兵力,那么这支骑兵恐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会被敌人轻易击溃。”
周羽此时深感自己实力尚浅,手中的兵马数量也颇为有限。周权仅仅出兵十万,便已令他的兵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面对如此局面,周羽深知,想要战胜周权,还需要时间来稳步发展自身实力。
周羽当机立断,对周义下令道:“既然如此,周义,你亲自率领两万骑兵,火速前往支援朱杰。
此次任务并非要给敌军造成多大伤亡,而是务必守住嘉城和昊城。只要能坚守这两座城池,我们就能争取到发展的时间。”
周义领命后,迅速集结兵马,率领两万骑兵如疾风般疾驰而去,直奔嘉城救援。
周义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若能成功击退周权的军队,不仅能解朱杰之围,更可为己方赢得宝贵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