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亲王无需等待消息的传来,便已心知肚明渭城的三座城池已然失守,否则太子怎会悍然夺取茂兰河?
他百思不得其解,太子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想与他一决高下,展开一场生死较量吗?
就在福亲王如坠云雾、茫然不知所措之际,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骤然降临到他的面前。
这份情报详细地揭示了镇北王周宁如何悍然攻占北州的经过,这一惊人的消息终于让福亲王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太子为何会如此突兀地对茂兰河发动猛烈攻击。
原来,太子失去了北州这块战略要地后,已经陷入了绝境,而对茂兰河的进攻,不过是他在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罢了。
然而,福亲王的心头却涌起了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
太子在被镇北王夺走北州后,不仅没有勇气向其展开反击,反而将矛头指向了他所占据的城池,这无疑是将他视为可以随意揉捏的软柿子!
尽管福亲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失去了茂兰河,但他并未完全陷入绝境。事实上,他还有一条生路可走——从溪水关突围,返回南洲。
福亲王之前就派遣大儿子周权率领军队进攻溪水关,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这条关键的通道,以便让南洲能够迅速派遣援军支援中州。
然而,令福亲王始料未及的是,溪水关的守将柳大成竟然如此顽固不化,坚决不肯打开城门投降。
周权已经对溪水关发动了数次猛攻,但这座城池却宛如铜墙铁壁一般,始终未能被攻克。
福亲王心里非常清楚当前的局势,如果二皇子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他,而太子又在后方堵住他的退路,那么他很有可能会被困死在中州。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攻占溪水关,为自己保留一条生路。
福亲王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溪水关。
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快马加鞭地给周奇送去一封密信,命令他立刻从南洲出兵,与自己一同攻打溪水关,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攻克。
然而,福亲王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周明突然出兵夺取茂兰河的消息,早已被二皇子的眼线察觉到了。
二皇子在收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敏锐地判断出这是周宁对北州发动的攻击,而太子之所以会进攻茂兰河,也是被迫无奈做出的决定。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二皇子开始深思熟虑起来。他在思考是否应该趁此机会出兵攻打福亲王。
毕竟,福亲王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他的后路已经被太子截断,前方又有溪水关这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可以说,现在正是进攻福亲王的最佳时机。
二皇子周立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迅速做出决策。
于是,他立刻传召郑为国和郑虎前来御书房,共商攻打福亲王的大计。
没过多久,郑为国和郑虎便匆匆赶到了御书房。
二皇子周立见到他们,也不废话,直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并询问他们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郑为国沉思片刻后,率先开口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果我们此时贸然进攻福亲王,万一太子趁机对帝都发动攻击,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郑虎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激动地说道:“陛下,柳大成拼死守住了溪水关,这就相当于把福亲王死死地困在了中州。
他现在一定心急如焚,急于夺回溪水关。我们若能在这个时候出兵,不仅可以守住溪水关,更能给福亲王以致命一击!”
二皇子周立听后,心中暗自点头。他也正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是福亲王突然出兵攻打益州,他又怎会接连失去益州和中州这两块重要的地盘呢?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福亲王,如今福亲王已陷入绝境,此时不消灭他,更待何时?
二皇子周立一脸严肃地看着郑虎,郑重地说道:“朕赐予你十五万雄兵,你可有把握消灭福亲王这个逆贼?”
郑虎闻言,毫不迟疑地回答道:“陛下放心,只要柳大成能守住溪水关,臣定当全力以赴,剿灭福亲王,报仇雪恨!”
得到郑虎如此坚定的保证,二皇子周立心中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
他深知帝都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即便太子想要强攻夺取帝都,也绝非易事,至少需要数月之久。
相比之下,郑虎攻打福亲王则要容易许多。
快则数日,慢则一月,便可大功告成。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果断出击,让福亲王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郑虎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如离弦之箭一般,浩浩荡荡地朝着溪水关疾驰而去。
一路上,福亲王所占领的城池皆紧闭城门,据城死守。然而,郑虎对这些城池视而不见,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溪水关。
大军一路急行,风驰电掣,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气势如虹。
经过整整五天的长途跋涉,郑虎率领着他那多达十五万之众的庞大军队,终于抵达了距离溪水关不到百里的地方。
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再用半天时间,他们就能抵达目的地——溪水关。
郑虎深知军情如火,时间紧迫,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派出了一队训练有素的探子,前去侦察溪水关的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在溪水关的城墙上,柳大成正全神贯注地指挥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福亲王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猛攻着城门,而柳大成则毫不退缩,坚守阵地,奋勇抵抗。
然而,副将的脸上却写满了绝望和无助。他看着眼前残酷的战况,忍不住对柳大成说道:“将军啊,中州已经沦陷,敌人现在正围困着帝都,我们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孤立无援。继续坚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干脆投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