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自贬?”
郭汜犹豫半晌,脸上露出一丝不舍之色。
“不知先生以为,我当自贬何职?”
贾诩看着郭汜。
“校尉。”
“什么!”
郭汜瞬间站起身来,“我堂堂重号将军,自贬当个杂号将军也就罢了。”
“先生何以让我自贬校尉耶?”
校尉,除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这种比较特殊的校尉以外,普通的杂号校尉基本就相当于一个独立团团长。
可以统领一部,但没有单独作战的资格。
校尉之上有中郎将,中郎将之上有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上还有什么东西南北、左右中郎将。
然后才是重号将军。
通常来说,只要达到杂号将军级别,就有了独自领兵作战的权力。
比如张新当年做过的平寇将军。
贾诩让郭汜自贬校尉,就相当于是一个军团长突然变成团长。
这一下子,连降三级都不止。
郭汜如何能够接受?
贾诩淡淡问道:“将军在进京之前,所任何职?”
“校尉啊。”
郭汜不假思索的答道。
董卓进京之后,为了拉拢党人,对那些党人名士多有拔擢。
而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则成了他展示任人唯贤的牺牲品。
虽说钱财赏赐不少,可官职却没有什么变动,大多只是中郎将,校尉之流,没有升迁。
郭汜在帮张新讨白波之时就是校尉,到董卓死后,依旧还是校尉。
“进京之前,我是校尉。”
郭汜突然反应过来,不满道:“进京之后,我还是校尉?”
“那我这个京不是白进了?”
“怎么会白进呢?”
贾诩呵呵笑道:“将军不是还得了个美阳侯么?”
美阳侯,没有亭字和乡字,一听就知道是县侯。
不待郭汜说话,贾诩继续说道:“将军的后将军之职,乃是李傕胁迫天子封的。”
“如今李傕已死,将军觉得,天子还会容许你占据此位么?”
“大将军能保你一次、十次,可能保百次、千次?”
“此位不退,将军终究会被天子记恨!”
贾诩拱了拱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将军,莫要让大将军难做啊......”
“我,我又没说不退......”
郭汜悻悻道:“只是校尉一职,实在是......”
“既然要退,索性退个干净。”
贾诩打断道:“将军恢复进京之前的官职,便是将进京之后的所作所为一笔勾销。”
“天子、百官见将军诚心悔过,必不再追究!”
“如若不然......”
贾诩没有继续再往下说,而是说道:“再者说了,将军扪心自问,以你之功绩,可能得封县侯?”
“美阳县侯,将军已是占了莫大的便宜了......”
郭汜对汉朝有没有功劳?
当然有,但不大。
只不过是跟着董卓在凉州打了几年羌人罢了。
这点功劳,别说列侯,就连没有封地、不能世袭的关内侯都够呛。
进京一次,得个县侯,确实如贾诩所说,占了莫大的便宜。
“早知道就和李傕狗子一起,抵抗到底了。”
郭汜心中嘀咕,“大将军此番进京,我不说功劳,也有抵抗李傕的苦劳在。”
“结果现在不仅没有赏赐,还要自贬,真是......”
“将军心中可是在后悔,当初没有同李傕一起,抵抗大将军?”
贾诩见郭汜一脸不情愿的表情,便猜到了他在想什么,直接戳破。
“将军应当庆幸才是。”
贾诩面色一肃。
“若将军真与大将军为敌,此刻首级怕是已经不在脖颈上了!”
郭汜心中一惊,顿时冷静下来。
对哦。
我当初为啥不想打?
不就是因为打不过么?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
郭汜讪讪道:“我怎会有如此想法?”
大棒敲过,贾诩开始给甜枣。
“将军放心。”
贾诩笑道:“此次护卫长安之功,大将军虽顾忌天子感受,不能赏赐将军,但必会记在心中。”
“将军有此功劳傍身,又与大将军有旧,还有白小姐为我等凉州人说话,日后还怕得不到重用吗?”
“这校尉之职,将军做不了多久,就会高升的!”
郭汜低头沉思。
贾诩之能,他素来所知。
既然贾诩说了他会有杀身之祸,那就一定会有。
如今他麾下只剩万余残兵,又被张新的大军左右看住,早已没了反抗的资本。
张新甚至都不用出兵打他,只要关闭长安城门,不再发粮,他的大军即刻就会崩溃。
他其实没得选。
“大将军仁厚,我若让他为难,倒成我的不是了。”
郭汜心中暗道:“况且贾先生也说了,我有护卫长安之功,大将军日后必重用于我,还有白小姐......”
贾诩坑过凉州人吗?
还真没有。
起码没坑过他郭汜。
“既然如此......”
郭汜下定决定,抬头看向贾诩。
“那便依先生所言,我这就上疏请求自贬。”
“将军英明。”
贾诩抚须微笑,“既要自贬,一个校尉可带不了万余兵马。”
“其余兵马,还请将军准备准备,裁撤下来吧。”
郭汜深吸一口气。
“好。”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事到如今,他只能选择相信贾诩。
又搞定一个。
贾诩起身行礼。
“下官告辞。”
郭汜连忙上前。
“我送先生。”
贾诩出了郭汜大营,又往樊稠大营而去。
樊稠听闻贾诩来到,连忙出营迎接。
“先生深夜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特为救将军性命而来......”
次日,张新起身,下意识的摸向身旁,却摸了一个空。
他这才想起来,昨天完事之后,蔡琰就已经回去了。
现在他和蔡琰属于是地下恋情,不能公开。
蔡琰自然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在他这里过夜。
“等过完年,找个机会试探一下老头吧。”
张新起身穿衣,心中暗道:“这偷情之事若是传扬出去,我是无所谓,老头和昭姬恐怕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典韦的声音。
“主公可是起身了?”
张新回过神来。
“何事?”
“贾尚书求见。”典韦说道。
“请他到正堂稍候。”
张新穿好衣服,洗漱之后,来到正堂。
贾诩见到他,起身行礼。
“明公。”
“免礼,坐。”
张新伸手一指,随后落座。
“如何?”
贾诩拱手,面露笑容。
“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