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见天子不像是在说笑,便点头如捣蒜道:
“臣明白了。”
刘辩对他充满怀疑,“太后属官卫尉几品?”
陈群小心翼翼观察着刘辩的脸色,回答道:“从三品?”
这已经够低了吧。
“四品!”刘辩直接给那些属官降到仆射司马的水准,只比五品的太守高一整品。
窦太后能直接插手武帝新政,接连罢免丞相、太尉,还弄死了御史大夫等重臣,使其新政失败,除了太后本身的身份光环加持,少不了那些地位甚高的属官在其中使坏。
他们横行在外,寻常人敢怒不敢言,从今以后不好使了。
降低属官的品阶,间接收拢了后宫干政的可能,将权柄集中到大朝廷。
除非太后能垂帘听政,把手插到大朝廷来,否则小朝廷只能管自己宫内那点事,这是刘辩想要的。
陈群深深吸口气,点头表示记下了,他还有问题。
“咳咳,那些妃子呢?”
这事没有天子的指示,他可不敢乱划分,最多只敢全划为一品。
刘辩的后宫倒是很和睦,但有些事他得做,哪怕会伤些感情,万一自己的后代出个老色胚,后宫佳丽一大堆,不得把朝廷吃穷了。
“采女六品,宫人五品,婕妤四品,美人三品,贵人二品,昭仪一品。”
没算皇后,因为皇后是君。
刘辩摆摆手,“至于什么良人、八子之类的,通通都不要了。”
汉初,后宫立八品,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之类的等级。
后来武帝增加了婕妤、容华等爵位。
汉元帝时又加了个昭仪,仅次于皇后,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君下第一人,北魏亦沿用,只不过一代一代更新下去,地位有所下降。
再然后到了王莽,规定了后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非常臃肿,好在光武中兴后,光武帝发现了这个问题,裁撤过后只留下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
接着是桓灵二帝时期恢复昭仪、婕妤两个等级。
如今刘辩再次做了调整,更加规范合理。
他已经想好了,蔡琰昭仪,伏寿昭仪,糜贞贵人。
剩下的位置,有谁想往他的后宫塞人,让皇后看着安排吧。
处在这个位置,除了要治理好国家,还得是个无情的留种机器,刘辩已经心累了。
给后世儿孙规定好框架,让他们自己耕耘去吧。
今天动的脑子有点多,刘辩揉着眉心,又叮嘱道:
“多去太学看看,博士们在修订汉官仪,你跟他们琢磨琢磨皇子们以后就藩的新规定。”
皇子虽然都是一品,但地位上是有差距的,就藩的选择也需要提前规划好,省得麻烦。
刘辩还是觉得等韶儿再大几岁,就早早的将太子定下。
想想自己,在灵帝驾崩的前一晚,也只是被人称一句皇子辩,导致大位交接的混乱不堪。
为了激励陈群的工作热情,刘辩笑容满面的拍着他的肩膀。
“此乃昭宁朝首要新政,爱卿必将名垂千古,这项新政,也将影响后世千年百年,卿想青史留名吗?”
陈群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点头,“臣想。”
“去吧!”
“臣告退。”
陈群一走,刘辩就仰躺在床榻上,长叹一口疲倦的气。
这玩意儿可比以前跟几个老头演戏费脑子多了。
躺了一会儿,他突然又坐了起来。
九品制在推进,是不是服饰也该改改?
官服有差异,才能激发大臣们积极向上的奋进心,也有利于彰显高品级者的权威。
衣服这东西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现在的锦衣卫,人家一看到他们身上的衣服就害怕,几乎是条件反射。
不过和科举、九品正从制一样,无法照搬后世的例子,否则会起反效果。
需要结合汉情,弄清大臣们的审美。
这个时代最漂亮的绸缎那肯定是规定从一品以上才能穿。
刘辩拿出草稿纸顿时动笔,勾勒了半天,也才列下了九品的表格,服装怎么设计他一个字都写不下去。
这方面他不是专业的,最终打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办,收起东西喊道:
“来人,给朕把韩暨找来。”
……
九品正从制的事情,虽然没个定论,但已经有小道消息在传播。
不管在什么时候,新政都会触动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新政事关全部官吏。
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待久了,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们要换到陌生的地方,哪怕那个人将证据甩在面前,告诉他们新环境会更舒适更美好,大多数人也会下意识的生起抵触的情绪。
这叫现状偏见,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害怕沉没成本。
对士族们来说,他们已经与现行的制度息息相关,为了达到如今牢牢捆绑朝廷的格局,数代人付出太多。
仅仅是外界的一点风声,就惊的大臣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相互打听着消息。
连杨彪的府上,也聚集了不少人,大臣们叽叽喳喳的。
杨彪内心也很担忧,此刻却还得出来安慰他们。
“都别乱想,传言而已,尚不可信。”
“怎能不信?今年的进士都在太学,如今参与修订汉官仪,陈群三天两头就往那跑。”
当即有人出来反驳。
杨彪脸一沉,自己安慰自己,“陛下曾言是为了取代旧官秩,大部分人都能获得比以往更丰厚的俸禄。”
“非也,我有充足的消息,天子要对全天下的官吏进行品级评定,诸位现在还能坐在这说话,改日说不定就不入流了。”
说话的人长吁短叹,煞有其事,引得周围连声附和。
咔嚓。
一道奇怪的声音吸引大伙的注意,循声望去,好像看到杨彪咬紧了牙关,面色极其不好看。
但他的表情只是眨眼即逝,让人不确定是不是眼花了。
杨彪扯起牵强的微笑,“诸位,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回去吧。”
他开始送客了,这些大臣不甘心就此褪去,还打算让杨彪进宫帮忙说说话呢。
实在不行,跟着他一起反对反对这件事也不错,大家聚在一起,说不定能让天子回心转意。
有人突然发了狠,咬牙道:“一看就是有奸臣作乱,蒙蔽了天子,新政推行,有损国本。”
“奸臣是何人?”
“还能是谁?那个陈群!”
“对,咱们要想办法将他弄下来。”
还没嚷嚷几句,杨彪就瞪圆了眼睛,失态的骂道:
“别在我这说,都滚都滚!”
众人傻眼了,尤其是那个滚字,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还没完,杨彪直接上前上手推人,“都走,杨家这尊庙小,容不下你们。”
开啥玩笑,把他当王允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