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好了,多余的废话我们在这里不再多说,现在进入正题。

在吕夷简荣升为大宋首相的次月,范仲淹也因为他在苏州为官期间政绩卓着而再次被朝廷召回京城为官,而他的回京迅速就吸引了一大批与他一样心中充满了道德和正义感的“君子”聚拢到他的身边,这些人里面就包括了欧阳修等年轻的官员以及本来就是以君子之道安身立命于朝堂之上的御史和谏官。

这些人的职业和职能就是专门给人挑错找毛病,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职业喷子,只要是他们觉得有错的或是看不顺眼的人或事,那就揪住了往死里克。欧阳修也不例外,在文学上他可以温文尔雅,可当他进入了开封城并发现了官场上的不平之事后就瞬间变身毛发倒竖的斗鸡。在他们这些自封为君子的人眼里,这个世界就应该是黑白分明且善恶分明的,而所谓的黑白与善恶的界定标尺就在他们的手里掌握着,他们也正是用手里的那一把标尺去丈量或衡量这世间的万事万物。

范仲淹这次回京所担任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官)、天章阁待制(职)。这个官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其身份就是皇帝陛下的近身文学侍从官(不过,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种官员也有国务参谋或顾问的意思。他们可不止是和皇帝探讨文学,而是涵盖了军政农商等各种领域和行业,这颇有点像某个经济学专家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课的意味)。在品级和地位上来说,天章阁待制仅次于翰林学士这一类的官职,而翰林学士再往上可就要进入东西两府担任宰辅大臣了。

作为宰相而且是首相,范仲淹的升迁无疑是经过了吕夷简的首肯,甚至有可能是吕夷简想要提拔范仲淹。或许在吕夷简看来,经过人生的再一次起落之后,范仲淹应该成熟了,再不是之前的那种就知道认死理的木头疙瘩。而且,类似于范仲淹这样的既有真才实干又有崇高道德声誉的人是打心眼里让吕夷简为之而欣赏,吕夷简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像范仲淹这样的人吗?要知道他吕夷简当年开炮的对象可是以丁谓为首的“北宋五鬼”。既然如此,深受吕大宰相欣赏的范仲淹怎么可以继续在地方官的任上被长久埋没呢?范仲淹以前是执迷不悟,现在受点教训应该就好了,说不定还能成为他吕夷简的得力帮手呢!

对了,我们这里顺便提一下曾经的丁相公。

吕夷简和范仲淹相继升官的时候,丁谓又在干什么呢?这时候的丁相公早在两年前就获准以秘书监的官职退休了,他也早就不在海南岛上待着了。这些年他从海南的崖州逐渐内迁,先是广东的雷州,然后是湖南的道州,再然后就是此时的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

宋朝这样对丁谓可以说已经是非常仁慈了,毕竟他最后又回到了京畿之地,而且还混了个体面的退休方式。两年后的公元1037年,丁谓死于光州,享年七十一岁。也就是说,从被远贬崖州到最后离世,丁谓总共又活了十五年,而且在这十五年间,丁谓连一根白胡子白头发也没长。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丁谓先天基因太好的缘故,可当时的人们都一致认为这一切都与丁谓本人的心性有关。换了别人经历他那样的人生际遇可能早就抑郁而终了,至少也是满头白发郁郁寡欢,可丁谓却像个得道的高人一样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淡然视之,他把这一切看得是相当透彻和清明——任凭云卷云舒,任凭惊天骇浪,我自稳坐钓鱼台,看淡人生百态。

还记得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第一次提到丁谓时说过什么吗?以丁谓的学识和心性,如果他不从政定然是文学和思想界的巨人。说这话的可不是别人,而是当时的学界泰斗龚颖和王禹偁。

对于丁谓这样的人,我们说该说他什么才好呢?

抛开丁谓不谈,还是来说吕夷简与范仲淹这对此时的冤家。

如上所言,吕夷简这时候绝对没有对范仲淹恨之入骨,甚至是心怀期待和幻想,但遗憾的是,吕大宰相这一次不但是脑子进了水,而且眼睛里也进了沙子。范仲淹依然还是之前的那个范仲淹,更要命的是,此时的范仲淹早就已经把登上首相宝座的吕夷简给定义为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奸邪”。被道德君子们的领袖视为奸邪,吕夷简未来的日子可想而知。准确地说,自从上次因为反对废黜郭皇后而被贬到地方任职后,吕夷简就被范仲淹给贴上了“奸邪”的标签,他这次不回京则已,回了京他就是要想方设法搞倒这一个他眼中的奸邪。

不过,话又说回来,凭借范仲淹的实力要想扳倒当朝宰相吕夷简谈何容易?吕夷简不但深受赵祯的信任,而且宫中的大太监阎文应还和他穿同一条裤子,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宫外,吕夷简的触角可谓是无处不在。也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更是觉得吕夷简权势熏天必须要予以铲除,否则大宋必将陷入权臣一手遮天的无尽深渊。

借着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之便,范仲淹针对吕夷简当前的为政之举以及其个人的品德操守频繁在赵祯面前“说三道四”。倒不是说范仲淹这时候化身为了一个在背后打人黑枪的卑鄙小人,他不过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针砭时弊,这就类似于如今社会上的那些所谓的自诩客观但实则具有明显主观个人意识的时事评论员,但范仲淹的听众可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而是当今圣上。

皇帝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政治上的反对派时常对自己指指点点,这让吕夷简不免感觉后背发凉。也是直到这时吕夷简才意识到自己对范仲淹看走了眼,这哪里是什么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同志?这分明就是想把自己给生吞活剥的敌人!

诚然,吕夷简未必如范仲淹所言的那样卑鄙阴险且凶狠奸诈,可就算他问心无愧且深又得赵祯的信任却也不敢因此而托大。在对范仲淹心生忌惮之心的同时,吕夷简也在思考着到底该如何应对范仲淹主动向他发起的挑战。

某天,吕夷简通过私人渠道让人在私下里对范仲淹进行了一番善意的“劝诫”:“你范仲淹是陛下的待制之臣,你又不是什么言官,有些事你最好还是不要随意发表意见。”

面对吕夷简的这一番不得妄议朝政的威胁和警告,范仲淹毫不在意且丝毫没有打算就此管住嘴的念头,他让这人带话给吕夷简:“评议时政本就是我这个天章阁待制的主要职责,要我闭嘴绝无可能!”

范仲淹不但多嘴了,而且还言辞相当犀利和尖锐,吕夷简的几乎每一个为政举措和决定都能够成为范仲淹攻击的靶子。客观地说,这时候的范仲淹其实已经有些偏执了,为了扳倒吕夷简,他几乎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已经完全是在对人不对事了。

具体来说,无论吕夷简提拔谁,范仲淹就认为这中间必然有某种猫腻,吕夷简罢黜谁,范仲淹就认为此人必定是得罪了吕夷简,然后他就埋头去研究这些人在私底下跟吕夷简到底有什么恩怨纠葛。在此基础上,范仲淹暗中收集线索并最终绘制出了一幅涉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仕途升迁的路线图,他想以此证明吕夷简在朝中培植党羽以及在国家的行政事务上大搞独裁统治。由此往下延伸,范仲淹认为吕夷简的种种所为是在蓄谋将来能够像王莽、董卓或曹操那样败坏大宋的万里江山。

我们在这里真的很想问一句:这次你范仲淹从苏州被召回京城为官,那么按照你的思维逻辑,你算不算是吕夷简的党羽呢?你这次升官这其中又是否藏有吕夷简的什么猫腻呢?

我们从这之中不难看出,此时的范仲淹与那个后来被我们所尊崇的范仲淹根本就毫不沾边,他甚至是已经变成了一个偏执狂。试问,一个人得有多大的脑洞和仇恨才能将吕夷简与王莽、董卓和曹操这一类人联系起来?别说吕夷简没有王莽那样的身世背景和权力,即便是在中书省此时的吕夷简也做不到大权独揽,毕竟在他身旁与其并肩而立的可是他的老前辈、老上级和大恩人王曾。再者说,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那几位正副使大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可不会由着吕夷简在朝堂上胡搞乱来。

寇准、丁谓甚至是王旦和李沆在宰相任上不可谓不强势,吕夷简在强势程度上比起这些人也是逊色了很多,既是如此,那么吕夷简又怎么可能做得了王莽呢?又如何去谈及败坏大宋的江山呢?但是,已经被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维彻底蒙蔽了心智的范仲淹就是一头扎了进去且根本就不想拔出来。范仲淹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错,他一心想要为国铲除奸臣怎么会有错呢?因为他自认为自己代表着正义,而正义怎么会是错的呢?

可以说,在“倒吕”的斗争中范仲淹不可谓不努力,但成效却着实不怎么样,吕夷简是何等的人精,而且其本身在为政和施政上面也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过失和纰漏。因而,范仲淹努力地喷了吕夷简大半年却基本上是毫无收获,他自己反而是惹得一身的骚,因为他不但要喷吕夷简,京城里所有王公大臣只要有什么地方是让他看不顺眼的,那他也要去跟赵祯告上一状。

如此一来,范仲淹基本上是把大多数的当朝权贵都给得罪了,即使是那些屁股上比较干净的权贵也对其没什么好感,宋朝版的海瑞在此时的开封城可谓是活灵活现。说不好听点,这些人走路都得绕着他躲着他。越是如此就让范仲淹越是觉得自己是在践行高尚和伟大,这看上去有些悲壮但却也让人感到心潮澎湃,范仲淹被自己感动得无以复加,看来这世间的真理确实只掌握在少数人的身上,比如他范仲淹。

到了这年的十一月,一件事情的发生终于是让范仲淹看到了自己扳倒吕夷简的巨大希望,因为他终于有机会亲手砍掉吕夷简伸进宫中的那只触角——阎文应。对于这个恃宠而骄的大太监,范仲淹也是早就深恶痛绝。

这件事的主角就是那位之前被废的郭皇后。

自从被废之后,郭氏就一直落寞地居住在瑶华宫,然而多情的赵祯并未彻底地将其遗忘,毕竟是十多年的夫妻,赵祯哪能说忘就忘?不但是不能忘,赵祯还时不时地派人去问候郭氏的起居,甚至是摘抄一些词曲赐予郭氏,而郭氏这边也是感念甚深,顺便也回了赵祯一些言辞颇为怆惋的词句。

一来二去之下,赵祯就更加思念郭氏了,以至于他迫切地想要跟郭氏见上一面。但是,这时候倔强的郭氏却端起了架子,他拒绝了赵祯的见面请求并且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想让我来见你不是不可以,但我需要一个名分,那就是重新封我做皇后且要由文武百官共同道贺。

如此条件就让赵祯为难了,曹氏刚刚被册立为新的大宋皇后,而且人家又没有什么过失,赵祯凭什么要废掉曹氏而再次册封你郭氏为后?于是,此事只好作罢。但是,这个苗头可是让一个人感到不安甚至是恐惧——阎文应。

当初废掉郭氏,阎文应所起的作用可谓是与吕夷简不相上下,一旦赵祯哪天头发发热真的就答应了郭氏的要求,那他阎文应还会有好日子过吗?大惧之下,阎文应决定铤而走险,恰巧此时正值严冬时节,郭氏很不巧地又受了风寒而身体抱恙。阎文应奉命带着太医前去为郭氏诊治,几天后的公元1035年11月9日,郭氏突然暴死于瑶华宫。

赵祯当时正在忙着筹办不久之后的郊祀大典,听闻这个噩耗,他也是悲伤不已,他下令以皇后之礼厚葬郭氏,然后又给郭氏的两个兄弟分别加官。

右正言王尧臣觉得郭氏之死很蹊跷,他请奏追查郭氏的死因并问罪于给郭氏看病的一众医官,然而此事却如石沉大海般毫无回应。这事其实不难理解,有鉴于郭氏的身份,赵祯怎么可能会同意对其进行尸检?这不是在涉嫌亵渎曾经的大宋皇后吗?如此皇家颜面何在?威严何在?更何况,如果此事真是有人下毒,那么这背后的真凶定然会用尽手段来阻挠赵祯下令彻查此事。

一个王尧臣倒下了,一群王尧臣却站起来了!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我老婆是花木兰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