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当全球电影市场的从业者们习惯性地刷新票房数据平台时,一组滚烫的数字如同惊雷般炸响 —— 全球票房数据新鲜出炉,用最直观的数字给出了这个双旦档最具说服力的答案。
《蝙蝠侠:黑暗骑士》以 1.82 亿美元的全球首日票房成绩,如王者登基般强势登顶当日全球票房榜榜首,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多项影史首日票房纪录,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影坛掀起了足以改写行业格局的轩然大波。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权威影评平台的评分系统中,这部电影的评分史无前例地达到了 9.3 分的恐怖高度!
要知道,这可是一部根正苗红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在过去数十年的行业认知里,这类主打视觉特效与英雄叙事的上映大片,何时有过能突破 9 分的成绩?
业内公认的标准是,平时这类电影能达到 7 分以上,就已经算得上是口碑与商业双赢的高分佳作了,8 分以上更是寥寥无几的封神之作。
然而现在,所有的好莱坞巨头公司都在清晨的会议中陷入了沉默,高管们看着屏幕上刺眼的数字,感觉自己数十年建立的行业三观被彻底颠覆!
超级英雄电影这个曾经为他们带来无数荣光与财富的黄金赛道,可是他们一手开创并垄断的领域,可如今全球影史评分最高的超级英雄电影,却不属于华纳、迪士尼这些老牌豪强,而是归属于来自东方的苏雨开创的蝙蝠侠系列。
这对于习惯了行业霸权的好莱坞而言,真是一件极为疯狂又充满讽刺意味的事情。
但电影市场的惊喜从未停止,更加疯狂的事情还在后面!
昨天票房榜排名第二位的《哈利波特与密室》,同样在蓝星范围内交出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单。
9.0 分的高分评价加上 1.61 亿美元票房的完美开局,不仅成功延续了第一部的辉煌战绩,更以实打实的市场表现再次证明了这个魔法世界系列的强大号召力,无数观众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二刷、三刷的电影票根,称其 “每一帧都充满魔法魅力”。
而在三部同期上映的电影中,最初被业内分析师普遍看衰票房潜力的温情片《当幸福来敲门》,却上演了逆袭奇迹 —— 它竟然是三部电影中评分最高的作品!
9.5 分的超高评价外加 3600 万美元的票房,用细腻的情感叙事与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全球观众,同样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震撼,彻底打破了人们对温情片小众市场的固有认知。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圣诞档票房大战要等到平安夜才正式拉开大幕,但这个双旦档的票房悬念,却已然被这三部电影提前扼杀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三部电影的口碑如同滚雪球般持续发酵,各大社交平台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票房也随之一路节节攀升,最终在西方 12 月 25 号圣诞节当天,迎来了票房数据的峰值时刻。
这一天,三部电影北美地区院线的排片率达到了惊人的 92%,《蝙蝠侠:黑暗骑士》与《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单日票房双双突破 2 亿美元大关。
而《当幸福来敲门》也凭借着家庭观众的集体观影热潮,成功触碰了单日一亿美元票房的门槛,这样三部影片同日票房均破亿的盛况,在影史上都极为罕见。
随后,随着节日档期的逐渐消退,票房虽有小幅下滑,但一直到 1 月 3 号,三部电影的单日票房依然保持着极为亮眼的表现,持续领跑全球电影市场,将其他同期上映的影片远远甩在身后。
当三部电影上映满十天的时候,体量相对较小的《当幸福来敲门》率先完成了苏雨对其票房的预测,成功达到了 6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而此时,这个双旦档排名第一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 16 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哈利波特与密室》也斩获了 14 亿美元票房!
两个系列电影的总票房,全都成功的突破 30 亿美元,堪称疯狂。
而这两部电影杀入全球票房榜前十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悬念,现在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关注它们最后能在影史榜单上冲到第几位。
就在三部电影以绝对优势称霸这个双旦档,苏雨编剧的名字响彻全球影视圈的时候,1 月 4 号这一天,文学界的另一颗重磅炸弹如期而至 —— 苏雨 2018 年的新书发布时间如约到来。
苏雨的新书在全球同步上线后,销量表现自然不用多说,各大线上书店的库存在一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线下书店更是出现了读者凌晨排队购书的盛况,用火爆全球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而这一次,苏雨发布的还是风靡全球的福尔摩斯系列小说,新书名字叫做《回忆录》,里面收录了《银色闪电》《黄面人》《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等 11 篇福尔摩斯探案的短篇故事。
这对于全蓝星数以亿计的福尔摩斯迷来说,简直就像过年一般开心。
苏雨的发书频率虽然不高,但每一次都能带来满满的惊喜,故事质量从未下滑,让书迷们始终能大饱眼福。
全蓝星的书迷在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拆开塑封翻阅起来...
从《银色闪电》中对赛马失踪案的精妙推理,一直看到《海军协定》里对国家机密失窃案的层层剖析,里面的每一篇探案故事都构思精巧、逻辑严密,让他们深深沉醉在福尔摩斯构建的推理世界中。
当很多人看到目录上的最后一个短篇探案故事时,一时间竟然生出了舍不得看完的感觉,仿佛放慢阅读速度就能让这份快乐延续得更久一些。
毕竟最后一篇看完之后,按照苏雨以往的更新节奏,就要再等半年才能看到新的故事!
不过,对于忠实粉丝而言,等待的煎熬终究敌不过对剧情的渴望,还是有不少人没能忍住心中的悸动与期待,小心翼翼地翻开了这本小说集的最后一篇 ——《最后一案》。
结果,当书迷们逐字逐句看完这篇小说的结尾时,整个世界仿佛瞬间静止,随后便是天塌地陷般的冲击!
因为在《最后一案》的高潮部分,福尔摩斯竟然 “死了”!
这位陪伴读者破解无数奇案的侦探大师,与全书中最大的反派、被称为 “犯罪界拿破仑” 的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在瑞士莱辛巴赫瀑布边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双双坠入汹涌的瀑布,葬身于冰冷的深渊之中!
这样猝不及防的结局直接让全蓝星的书迷们陷入了集体疯狂,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他们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 “侦探之神” 福尔摩斯会以这样悲壮的方式离去,就像当初他们接受不了《帷幕》中波洛的死亡一样,这种情感上的冲击让无数读者泪流满面。
一时间,天星集团的客服热线、盛世繁华文学网站的投诉通道被暴怒的书迷们彻底打爆,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接线员们的嗓子都已沙哑,而书迷们的诉求只有一个:让苏雨立刻修改结局!
与此同时,苏雨的部落、短视频等各个社交账号评论区也被疯狂愤怒的福尔摩斯迷攻陷,满屏都是 “复活福尔摩斯”“苏雨出来道歉”“不修改就抵制苏雨作品” 的留言,部分极端粉丝甚至发出了人身威胁的言论。
华夏这边的书迷相对克制,情况还好一些,大家主要在网上通过文字表达抗议情绪。
但欧美那边的情况就有些让人始料未及了,很多书迷竟然直接走上街头,举着 “我们要福尔摩斯活着”“bring Sherlock back” 的标语牌,在天星集团海外分部与盛世繁华合作出版社门口发起了抗议游行,甚至有粉丝在街头点燃了《回忆录》的实体书以示不满。
如此疯狂的局面,是电影公司与出版机构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一个虚构的书中人物的死亡,为何会引起这么多书迷近乎失控的暴动。
天星集团作为行业巨头,有着完善的危机公关体系,或许还能勉强顶住压力,紧急抽调人手应对这场舆论风暴;但盛世繁华文学网站却没那么幸运,已经在书迷的愤怒点击下彻底瘫痪。
技术团队紧急抢修了六个小时,服务器依然无法承载来自蓝星各地书迷的访问压力,后台数据显示,网站崩溃前的瞬时访问量达到了平时的 80 倍。
随后,国内外的天星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一位位书迷们录制的抗议短视频,有人声泪俱下地控诉苏雨 “扼杀童年”,有人愤怒地摔碎了福尔摩斯手办,甚至有一些不理智的书迷在视频中高喊着:“不复活福尔摩斯,他们就抵制苏雨全部作品” 的极端言论。
这场看似由书迷自发形成的抗议浪潮背后,当然不仅仅是读者们的真情实感,还夹杂着蓝星一些长期被苏雨压制的资本与大型影视公司的暗中推动。
毕竟,苏雨近年来在音乐、影视与文学领域的全面开花,已经触动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这一次的 “福尔摩斯死亡事件”,对他们而言是一次针对苏雨的绝佳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他们通过匿名账号在社交平台带节奏、雇佣水军放大负面情绪、联系媒体刻意渲染书迷愤怒,而这些资本力量的加入与推动,也让事情在一瞬间变得彻底不可控起来,甚至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三部电影当天的票房成绩,部分地区的影院出现了零星的退票现象。
其实熟悉苏雨的人都知道,他的粉丝平时都还是非常理智的,过往作品中也出现过不少令人惋惜的角色结局,都未曾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抗议。
怪就怪这一次资本们精准地抓住了书迷对福尔摩斯的情感依赖,巧妙地制造了 “苏雨故意虐粉” 的舆论陷阱,才造成了如今看起来极为恐怖的局面。
当时正在家中陪着女儿玩耍的苏雨,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紧急消息,一开始并不想回应这件事。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打算写死福尔摩斯,只不过这一次的小说剧情刚好卡在了这个高潮节点而已,这是早就规划好的创作节奏。
而且按照他的写作计划,下半年他还要继续发布福尔摩斯归来季的故事,到那时才会揭晓福尔摩斯的真正结局,才是这个系列真正的收尾。
更何况,不管是天星集团还是盛世繁华网站,在新书宣传时都没有任何一处宣布这是福尔摩斯系列的最后一部,甚至在扉页上还标注了 “未完待续” 的字样。
苏雨还以为自己的书迷粉丝会像往常一样,用阅读侦探小说的逻辑思维,非常理智地看待这个剧情节点,谁能想到大家会被资本裹挟利用,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所以,当韩建华等人苦笑的找上门之时,苏雨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只能无奈地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福尔摩斯系列的大结局会在下半年发布,这么多部的侦探小说都白看了?尸体都没有找到,就轻易地判断主角的死亡?”
苏雨的这条消息如同平地惊雷,两个充满调侃又直击要害的反问,直接让各国还在愤怒中的书迷们瞬间傻眼了。
是啊,仔细回想书中的描写,确实没有任何一处明确发现了福尔摩斯的尸体!
瀑布下的深渊水流湍急,警方只找到了福尔摩斯的登山杖和帽子,这可不像是波洛系列《帷幕》中,明确描写了波洛死后的葬礼与墓碑,是确确实实的离世结局。
很多书迷这才如梦初醒,拍着脑袋懊恼不已:看了这么久的侦探小说,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逻辑错误,这么轻易就被人带了节奏呢?
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
“卧槽,福尔摩斯竟然没死!”
“瞬间感觉自己的智商下线了...”
“就像苏神说的,侦探小说白看了,这波是被资本当枪使了!”
“突然感觉很丢人是怎么回事儿?”
网友们先前的愤怒渐渐被哭笑不得的自嘲所取代!
而随着苏雨的这条消息的发布,整个蓝星的书迷仿佛都被按住了暂停键。
欣喜于福尔摩斯并没有真的与反派同归于尽的同时,也开始为自己之前的不理智感觉到羞愧。
尤其是苏雨那两个反问,已经可以让他们用脚趾抠出一个三室一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