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仿佛随着苏雨翻动剧本的指尖缓缓凝固,郝仁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不断移动的纸页,心脏在胸腔里不安地擂鼓。
当苏雨的眉头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不自觉地微微蹙起时,郝仁只觉得心头“咯噔”一声重响,像是有块巨石骤然坠落,整个人都陷入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慌乱中。
他暗自思忖:难道自己团队倾注心血精心打造的这个剧本,竟不小心触碰到了苏雨的某些雷区?
可脑海中快速回溯剧本打磨的全过程,又觉得实在不该如此。
为了这个剧本,团队成员连续数周泡在会议室里,灯光常常彻夜通明。
大家反复研讨每一个情节转折,逐字逐句仔细检查每一处逻辑漏洞,光是修改过的手稿就堆满了半个文件柜。
尽管目前许多台词与对白尚未填充完整,但剧本的主线清晰得如同墨笔勾勒的工笔画,整体剧情连贯流畅如行云流水,且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宣传国粹文化这一核心主题,按道理绝不该出现问题才对。
“剧本的整体架构与创作想法都相当不错,很有潜力,”苏雨放下剧本,抬起头,目光沉静地看着郝仁,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只是在创作时似乎过于小心翼翼、束手束脚了些。本子我先留下,这几天我会着手修改一番。”
郝仁原本那颗犹如坠入冰谷、被冰冷绝望包裹的心,在听到苏雨这番话后,瞬间被一团炽热的火焰点燃。
激动与兴奋之情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顺着血管蔓延至全身,让他的脸颊微微发烫,所有的情绪都毫不掩饰地溢于言表。
原来,苏雨并非要否定他的这个项目,只是觉得剧本在某些方面还不够真实、不够大胆。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
在当前严苛的审核环境下,影视创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若是将剧本写得过于真实、过于犀利,明眼人都清楚,最终只会落得个石沉大海的结局,根本无法通过审核。
不过,倘若由苏雨亲自操刀编剧,情况或许就会截然不同。
以苏雨如今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审核部门必定会慎重考虑,甚至极有可能直接给予通过。
毕竟,在对官方的影响力方面,当下国内又有谁能与苏雨相媲美呢?
“好的,苏总!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郝仁忙不迭地点头,脸上堆满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因这笑容而舒展开来。
对于苏雨主动帮忙修改剧本的决定,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想当初,他正是凭借拍摄苏雨创作的剧本,才得以在人才济济的影视界崭露头角,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苏雨剧本的含金量有多高。
而且,作为一名怀揣理想的文艺工作者,郝仁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够拍摄一部风格犀利、内容真实的文艺片,骨子里对文艺创作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如同深埋地下的火种,从未有过片刻消退。
“不过《饥饿游戏》正式收官后,不着急拍摄这部电影,”苏雨话锋一转,眼神中带着几分温和的询问,“你之前不是想要将《九儿》这首歌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吗,你现在还有兴趣吗?”
苏雨的询问让郝仁先是一愣,像是被一道温暖的电流击中,随后心中便是没来由的一暖,一股热流从心底缓缓淌过。
他没有想到,自己随口提过的一个想法,苏雨竟然一直记得!
“有!当然有!”郝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目光灼灼地看着苏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那好!其实这部剧本我早就写出来了,就是在等合适的时间交给你来拍摄,现在显然时间到了,晚点我将剧本发给你。”
苏雨说完,伸手拍了拍郝仁的肩膀,起身离开。
这或许就是苏雨与郝仁之间的和解了吧。
而让郝仁先拍摄完《红高粱》这部电影之后,再去启动《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其中也藏着苏雨的深谋远虑。
等到那时,郝仁在华夏文化圈的地位应该会变得更高,届时拍摄《霸王别姬》遇到的阻力自然就会更小。
直接莽上去虽然并非不行,但真的没有必要让心血白白耗费在无谓的阻碍上。
也就在满月酒结束之后的第二天,王天风带着苏雨的《诗词三百首》,前往盛世繁华网站商量出版事宜。
当盛世繁华的一众高层与总部的胡剑翻开苏雨的诗词集时,一个个全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房间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声。
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苏雨能创作几十首诗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诗词创作向来讲究精雕细琢,数量与质量往往难以兼得。
可谁能想到苏雨这么“狠”,一下子就拿出了三百首!
而且这些诗词竟然还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易读顺序进行排列的,每一首都标注了简明的释义与背景介绍。
苏雨的心思,他们再迟钝也能看明白了——他是想让更多人能够轻松走进诗词的世界。
不过苏雨在文坛的地位越高,对于他们网站来说好处自然就越大。
他们巴不得苏雨可以在文坛真正封神,成为引领时代的文学标杆。
什么文无第一?在现今的华夏诗词领域,苏雨已经毫无争议地登顶了。
而且苏雨诗词种类的丰富与跨度之广,也让他们震撼不已、啧啧称奇!
翻开诗集,山水田园诗的清新意境扑面而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勾勒出隐士的闲适淡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山林的静谧清幽。
边塞诗的雄浑气势激荡心胸:“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诉说着边关的苍凉悲壮,“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展现出山河的壮阔磅礴。
咏史怀古诗引人深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慨着历史的偶然与无常,“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叹息着王朝的兴衰更迭。
思乡怀人的诗句触动心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尽了游子的浓浓乡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饱含着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咏物诗寓意深远:“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傲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歌颂了竹子的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