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问题,不管是出了哪一个,其结果都是相当可怕的。
如果是方向上的问题,会造成经济的连续低迷,甚至倒退;
如果是分配方式上的问题,那后果更严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社会阶层撕裂,最终演变成为相互对抗也不足为奇。
这才是他本着自己的良心,第一次在发改委党委会上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发改委主任之所以一直迟迟不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邓春晖保留意见的影响。
现在李怀节既然问起来了,邓春晖也不含糊。
他神情严肃地说道:“袁书记已经召集了我们发改委、住建厅、国资委等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在星城推行现房销售制度的可行性。
老实说,就目前房地产管理这种‘九龙治水’的局面,实行现房销售制度,确实是规避土地与房地产市场失调、房企资金链危机频发这两大风险的好办法。
在这一点上,袁书记的独到眼光,总是让人钦佩。
但是,你知道的,以房地产市场目前这种空前火爆的局面,‘现房销售制度’这一盆冰水浇下来,后果不好预测,更不好控制。
你知道的,犹豫不决甚至喜欢维持现状的,总是大多数人。”
邓春晖根本没有和李怀节谈他自己,在发改委党委会上就这个问题保留意见的事情。
他相信,只要李怀节想知道,就一定会知道。
这虽然是机密,但在李怀节这里,这种等级的机密其实不难了解到。
其实,李怀节根本不需要去了解,就凭胖子今天的这个态度,足以说明他是支持这一政策的。
这就行了!
李怀节的打算,是今天中午和袁阔海碰头之后,请示下他,需不需要他去找住建厅、发改委甚至是银监局的部门领导汇报下,实行现房销售制度的准备工作。
毕竟,袁阔海身为省委常委,在找他们这些部门领导谈话的时候,谈到更多的是全局政策、大方向上的东西。
谈话基础是指示性的,带着命令性质的。
你不能指望一省的常委,去和这些部门领导谈细节上的东西。
这里就有了一个很麻烦的地方,袁阔海在省委常委当中相对弱势,分管范围里没有住建厅和国资委。
也就是说,这些部门可以配合袁阔海出台现房销售这个政策,也可以不配合。
毕竟,这不是省常委会的集体决定。
这就是“权力是下面人给的”核心所在。
这个时候,袁阔海就很需要一个能代表自己意志、级别又不是太高的人,充当自己的代言人,去找这些部门的领导沟通,相互提要求。
这一点,在政治上属于很成熟、很常规的操作手法。
而李怀节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影响力,都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在给别人做说客之前,多了解一点对方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李怀节来发改委拜会老同学的主要目的——刺探军情。
现在,李怀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起码他摸清楚了发改委在这件事情上总的态度——大多数人是反对的。
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在发改委这里,还是很有希望通过的。
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不代表领导也是持反对态度的。
如果发改委主任已经表明了反对的态度,邓春晖一定会换个说辞来提醒他的,这又不难。
李怀节又聊了几句,和他约好了饭局,这才告辞离开。
等李怀节回到袁阔海的家时,时间已经到了12点半。
李怀节前脚刚进门,袁阔海后脚就跟进来了。
“怀节啊,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袁阔海没有客套,直接说道:“省财厅的事情我不太好插手,秦副省长管得比较严。”
李怀节听到这里,心里头一跳:不会吧!秦汉是常务副省长,你是星城市委书记,你们交集的点真的不多。
就这样,你们都能产生矛盾?!
不过,李怀节一想到秦汉的强势,产生点小矛盾也很正常。
于是,他就把自己在省财厅里办的事情说了一遍,连找谁办的事都说得很清楚。
最后请示道:“老领导,我今后是不是和秦道清保持点距离?”
袁阔海看着李怀节一脸的谨慎,摆了摆手,说道:“我和秦省长之间的小隔阂,都是因为工作造成的。
因为我们之间没有私交,这才显得关系比较冷淡。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很普遍,不需要你做什么!
而且说实话,就我们之间的关系而言,在这件事情上你也不需要做什么!
政治资源,总是不够用的!”
李怀节看着袁阔海鬓角的白发,看着他眼里的疲惫和欣慰,心中也有很多感慨。
总体上来说,以李怀节对袁阔海的了解,他真的是一个很纯粹的领导干部,心里头没有那么多的私利。
如果有的话,那个“私利”可能就是自己的仕途了。
从某一方面来说,袁阔海是把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放在了李怀节身上的。
所以,尽管他这两年里进步飞速,从正厅级的领导一下子就升任省委常委级别的副部级,但他的从政初衷一点也没变。
为老百姓多想点,为老百姓多要点,为老百姓多做点。
这样的领导干部,日子不好过是很正常的。
两人坐了下来,李怀节帮他斟满了酒,这才把自己在省发改委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袁阔海对李怀节的了解,其实一点也不比他自己了解的少。
看着自己的学生和自己一起,在为老百姓的住房忙碌奔走,心中觉得千辛万苦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所谓的“后继有人”嘛!
而且,在袁阔海认为,李怀节的手法相当老练,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自己置身局中,一点也不突兀。
不过,这种事情可不是靠游说能解决的。
论到游说,官员的能力、资源和房地产企业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根据袁阔海从内部资料上总结出来的数据,自从房地产行业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来,腐败官员里头,只要是分管范围和房地产沾边的,都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的腐蚀能力有多强大了,游说能力和公关能力有多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