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要还是国家机关出动人手,对灾民进行分流。要不然估计整个四九城都已经人满为患了。
虽说周守义他们公司各种手段齐出,但也只能惠及到一两千号人。
对于成批成批的,流离失所的难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但没办法,以公司的力量,只能做到这些。
其他的,还是需要国家机关处理,由政府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毕竟靠某个公司或某个单位,只能是帮忙分担一点压力。要想扛大旗,还得看上面发力。
忙碌了十多天,工地已经清理过半,而工厂的大规模招募,也已经到了尾声。
公司的各项事务,也算是都走上了正轨。
这天,周守义刚帮沈秀萍的大嫂,办完了调职,弄到了他们公司新建的地毯厂做统计。
正规划着,找个合适的时间去一趟梁拉娣那里。
没想到,秦主任带着秦局长和秦部长,三兄弟一起来了周守义的办公室。
周守义自然不敢怠慢,赶紧起身迎接几位大佬。韩秋水也快步赶去倒茶。
秦主任不用说,其他两位领导,和周守义也是很熟了。寒暄了几句后,秦部长便率先开口。
“守义同志,这次我来,是带着政治任务的。”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现在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粮食采购,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在急需破局……”
进入62年以后,三年灾情的影响力才达到了巅峰。过去的两年,国家虽然也大量进口粮食。
但灾情严重,再加上外汇有限,总是入不敷出。到了今年,将以往储存的底蕴,也消耗殆尽。
所以,依然需要从国际上,进口大批粮食。
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方利益交换,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华国现在在粮食交易方面,遇到了不少的阻碍。
上层正在想办法破局。但粮食进口的事情却不能耽搁。
毕竟现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人都在饿着肚子,根本等不起。
所以各部门都出动,想办法找与国外有交易的公司,从各个渠道进口粮食。
秦部长想到了红星物资公司年前的那笔粮食交易,想起了周守义。
便找上自家老三,联袂前来红星物资公司。
“领导,您这么说,是要让我在外贸部门挂职,前往香江筹集粮食了?”
周守义听了秦部长的叙述,都快要高兴坏了。没想到,还没等他和明馨商贸开始演戏呢,这领导就自己找上门了。
“对。”
“不过,你这次去香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且,必须要采购到吨以上的粮食。”
秦部长看着周守义,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和严肃。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毕竟你一直就是搞物质的好手。而且,你们公司有许多的国外客商资源,这都是你的优势。”
周守义挺直了腰板,坚定地回答:“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不过,我想了解一下,这次去香江,都有哪些资源可以调配,我的活动范围有没有限制。”
活虽然可以接,他也有绝对的把握能完成任务。毕竟手里有挂的男人就是这么自信。
但,该问的东西,必须得问清楚。
秦部长点了点头,说道:“资金方面,由你们局里提供一部分,外贸部提供一部分。
而且,在走之前,会安排好国家银行在香江的分部,给予你支持。
但我们的外汇储备有限,粮食价格方面你需要做好把控。
如果要是能以物易物,用国内的产品交换粮食,就更好了。”
周守义心里有了底。这种条件,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敢不敢接还是两说?
但对他来说,确是一个前往香江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展现更大能力的舞台。
“领导,我明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我也好尽快准备。”
“五天之内就要出发,也有可能提前。到时候我会派人来通知你。”秦部长说道。
秦局长在一旁补充道:“守义,你在香江要注意安全,遇到问题及时发电报回来。你可是我们冶金一局的人,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周守义感激地看了看秦局长,说:“谢谢局长关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把工作做好。”
秦主任也笑着说:“守义,你放心去,公司这边我会照看好的。相信以守义你的能力,一定会带着喜讯,凯旋归来。”
周守义送三位领导离开后,内心兴奋不已。
没想到,自己正想办法要从正规渠道去一趟香江,这“枕头”就送上门了。
而且,还是以为国家排忧解难的方式,奉命出征。
1万吨的粮食,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但对周守义这个挂逼来说,只是分分钟的事儿。
只不过,这些粮食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运回来而已。
当然,他在离开之前,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
首先,公司虽然有秦主任坐镇,但他离开之前,肯定得好好安排一番。尤其是住宅楼的建设,以及地毯厂的启动。
不止这些,家里也需要安顿一番,毕竟他现在已经成亲了,沈秀萍又怀着孩子。
另外,那些红颜知己们,他也得需要提前浇水施肥。以免田地干枯了。
再说了,第一批准备安置往香江的张家姐妹,他需要提前交代一番。
而且韩秋水,他也准备让和张家姐妹一起去香江。
因为韩秋水年轻,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于张家姐妹,肯定要强一些。
关键是张家姐妹的性格和见识,都不太适合于经营公司。
而韩秋水过去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应该能独当一面。
下班后,周守义并没有让司机送她,而是自己开上吉普车。直接前往了梁拉娣家附近。
在她下班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她。
梁拉娣并不住在红星机械厂的家属区。所以,一路上也没有什么相熟的人与她一起。
周守义在一个林子旁等了不久,就看见了快步赶路的梁拉娣。
三月份的天并不长,天色已经微黑。周守义看四周没人,便探出车窗,对着梁拉娣招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