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走进帐篷分列左右,几乎刚刚站稳刘备便从后帐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臊眉耷眼的刘禅。
随后刘备坐定,百官行礼。
然后关兴率先出列拜道:“禀陛下,臣幸不辱命,已将刺杀太子殿下的刺客与其幕后主使一网打尽,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刘备说道:“抓住就好,张京虽然罪大恶极却也是各为其主罪不至死,审讯之后与抓捕的其他校事府成员一起发配林邑去吧,诸位爱卿还有事吗,没事就退朝吧。”
“臣有本启奏。”袁徽生怕朝会真的散了,迫不及待的出列拜道:“陛下,昨日太子殿下当街遇刺虽是校事府张京所为,但却是神策侯为张京提供的机会,若非神策侯撺掇殿下上街游行,殿下岂能遇险?”
“陛下,神策侯自己胡作非为肆意妄为不说,还拉着太子殿下一起将殿下置于危险境地,简直罪大恶极,臣请陛下责罚。”
关兴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因此并未采取任何举动,只是站在原地肆意散发酒气。
谁料袁徽话音刚落,孙邵便出列拜道:“臣附议,昨天真的太惊险了,新朝初立人心浮动,太子殿下若真有个三长两短,造成的影响太过恶劣不说,还可能影响陛下北伐大业,所以老臣恳请陛下明鉴,神策侯变着花样作死是他的事,但不能拉着太子殿下一起,太子殿下不能再跟神策侯整天私混了,否则不被神策侯整死也会被神策侯教坏的。”
关兴闻言翻着白眼丝毫没放在心上,关羽却听的无名火起脸色很不好看,什么叫神策侯变着花样作死是他的事,神策侯怎么你了?
刘巴接茬道:“臣附议,请陛下想想,太子殿下从成都来到江陵才几天,跟着神策侯出几回事了?”
“太子殿下刚来江陵就被神策侯害的啤酒中毒差点丧命,没几天又被神策侯诓骗去了海昏,若非海昏县令明察秋毫,盗海昏侯墓的恶名可就要背到太子殿下身上了。”
“昨天太子殿下更是当街遇刺,殿下再跟神策侯肆混下去天知道还会出些什么事,殿下年幼正是学习的时候,不能这样天天跟着神策侯胡作非为啊,臣请陛下为殿下选择老师,让殿下待在宫中安心读书。”
这话听的刘禅咬牙切齿,看着刘巴的眼神非常不善,我不就玩了几天吗,碍着你什么事了,你竟让我窝在家里读书?
刘禅才十六七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在玩和读书之间会怎么选还用问吗?
老子还没玩够呢你让我读书,你这哪是帮我,分明是坑我嘛。
刘禅咬牙切齿,刘备却面露尴尬,他们不说自己还没想到,刘禅跟着关兴好像真的出过好几次事了,安国这小子也太能折腾了。
许靖出列拜道:“臣附议,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一言一行都关乎社稷,请陛下为殿下择师,教导太子殿下学习。”
不知不觉中,百官的矛头便从关兴身上转移到了刘禅身上。
比起弹劾关兴,他们更想约束刘禅,甚至获得刘禅的教导权。
因为大伙都知道关兴不会受罚,就算受罚也是轻轻举起高高放下,对关兴造不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但刘禅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未来皇帝如何行事得看他们这群大儒如何教导,他们迫切的想通过教导将刘禅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他们这群文官眼中最完美的皇帝是汉元帝刘奭那样尊重儒生,柔仁好儒的皇帝,而非汉武帝那种逮着士族往死里坑的白眼狼帝王。
刘备已经定型无法改变了,但刘禅还有改变的希望,教导得当绝对能把刘禅你三观给掰过来。
但想将刘禅雕琢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就必须成为刘婵的老师,获得教导刘禅的权力,否则继续让刘禅跟着关兴待在一起,鬼知道关兴会把刘禅带成什么样子。
所以必须给关兴贴上奸臣佞臣的标签,将刘禅和关兴隔离开来。
在这个问题上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表现的格外齐心,心齐的让刘备脸色很是阴沉。
凭心而论他们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但别忘了刘备是开国皇帝啊,尸山血海拼杀这么多年,见惯人心险恶的铁血帝王岂能不知他们打的什么全盘。
刘备起身说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太子殿下确实该重拾学业不能只顾贪玩了,朕早年征战在外,太子一直都是丞相带大的,教导之事也该由丞相负责,为让丞相悉心教导,阿斗你拜丞相为相父吧,从今往后跟着丞相好好学。”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让诸葛亮当刘禅老师大伙都没意见,但拜诸葛亮为相父众人实属没想到啊。
刘禅也没想到,看看刘备再看看诸葛亮,嘴巴张的都能塞进鸭蛋了。
现场唯有刘关张诸葛像早就商量过了似的表现的格外淡定,见刘禅不为所动刘备呵斥道:“愣着干什么,去啊。”
刘禅这才醒悟过来,连忙走到诸葛亮面前跪地拜道:“孩儿阿斗叩见相父。”
刘禅虽对拜诸葛亮为相父有点诧异但并不抵触,他毕竟是诸葛亮带大的,比起不负责任的刘备,将他带大的诸葛亮才更像他的父亲。
诸葛亮连忙弯腰搀扶道:“殿下请起,不可多礼。”
刘备继续说道:“丞相平素公务繁忙,一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就请侍中(士燮)从旁协助,与丞相一起教导太子学业吧。”
让士燮协助等于没人协助,士燮都八十多了哪有这精力,另外士徽造反之事让士燮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现在已经处于退休状态基本不管事了。
但士燮的名望在那摆着,谁也说不了什么。
见众人都没意见刘备话锋一转说道:“至于神策侯,他还兼着太子舍人的职位呢,不跟太子接触是不可能的,另外太子上街虽然危险,但他毕竟是我刘玄德的儿子,岂能永居深宫而不出城探查民情?”
“船停在船坞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生漫长,怎么可能不遇危险永远平安,咱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危险就不出门吧?”
“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需再议。”
刘备是不可能杜绝刘禅与关兴往来的,在他心里关兴才是最适合刘禅的老师,要知道关兴可是有着超越他们两千年的见识,这些见识刘禅就算只学一成也足以改变世界。
所以想让刘禅和关兴分开想都甭想,顶多以后盯紧点,别让关兴做的太过就好。
袁徽见刘备态度坚决便没再继续,反而话锋一转再次拜道:“陛下英明,但是陛下,神策侯建校之事臣以为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