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的安排,上午学习机械常识,下午则进行练车,之后还有空车实习和重车实习,实习场地分初级路面和高级路面。
交通规则的学习更是严格,要求学员必须照书背诵,考试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许错,答案要和书上完全一致。
宋阳听到这些安排,才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学习的难度。
本以为考试只要答对大致意思就行,现在看来,得把交通规则整本背下来。
好在现在的规则内容不算多,没几页纸,对他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驾驶员之所以是稀缺工种,那是因为驾驶员不仅要会开车,还得懂维修,是驾驶技术和维修技术的结合体。
而且,学一个驾驶证差不多得花掉一千五百块左右。
在工人工资普遍只有三四十块钱的年头,这笔钱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来的。
这驾驶技工学校是车管所下属的部门,准确地说,是车管所开办的培训班,有专门的代培业务。
按照车管所的规定,学员申报审批合格后,会发给一份交通法规学习手册,需要脱产半年进行专门学习。
但有了这个驾驶技工学校后,基本上三个月后就可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发给学员证。
在桃园镇那个山村里,能有几个学车的人?
桃园镇的车队里更是没一个人有代培资格,这也没办法,宋阳只能往县城跑。
带宋阳的师傅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老教员,这些前期准备早就安排妥当。
宋阳在给老师傅塞了些好处后,便开始了基础学习。
先是学习冷排挡、拆卸传动轴,接着练习热排挡,然后在东堤练习画8字、绕S形,还有一百米先加后减档等操作。
与此同时,宋阳也抓紧时间背诵交通规则。
几天后,宋阳告诉师傅自己已经把交通理论背熟了。
师傅算了算宋阳报名到现在的时间,也差不多快三个月了,便打了声招呼,第二天就帮宋阳安排了考试。
宋阳也很争气,趁着这股热乎劲,一次性就通过了考试,顺利拿到了交管局颁发的学员证。
这样,他就可以跟随师傅驾驶车辆,学习驾驶技术以及汽车保养和维修知识了。
紧接着,师傅又帮宋阳预约了三个月后的机械常识考试。
即便在县城里,如今的车辆也不多,公路上难得看到几辆汽车。
只要不违反禁行规定,基本上哪儿都能去。这让原本有些紧张的宋阳,心态很快就放松了下来。
在师傅教会宋阳基本的操作后,便由宋阳驾驶车辆,师傅坐在副驾驶上随时提点。
每天早上学习机械常识,下午就在县城及周边四处跑,宋阳一边熟悉操作,一边学习各种维修知识。
宋阳发现,自己还是高估了那辆解放牌汽车的质量。
外表看起来结实耐用的一辆车,开着空车到处跑,居然还经常出故障,动不动就趴窝,他都怀疑师傅是不是故意选了这么一辆毛病多的车。
隔三岔五,宋阳就得钻到车底下维修,弄得浑身都是尘土和机油。
不过,这也让他的维修理论知识快速提升,他甚至都听惯了抢档不进时咔咔直响的声音。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每天开着车带师傅去冯安那里吃饭,把师傅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师傅教起他来也格外尽心。
在师傅觉得宋阳开车上路和维修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后,还特意提前教了他钻杆移库。
这是机械常识考试后接下来要考的项目。
师傅知道宋阳收庄稼的时候就得回去,算是对他的关照,提前教一些。
所谓钻杆移库考试,就是在地面设置几个固定桩,学员要进行移库练习。
首先从左前方开始,将车辆倒入左库,通过三上三下的操作,把车移到右库,移库过程中车辆不能碰到固定桩,然后在右库把车辆摆正,这就是移库。
接着,把车辆开到右前方,再将车辆倒入右库,倒库时同样不能碰到固定桩,这就是倒库。
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做起来难度却不小。
宋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自己的脑袋突然转不过弯来,愣是学了差不多五天,才勉强找到那种操作的感觉。在这一环节,没少被老师傅数落和责骂。
没办法,宋阳只能默默忍受,毕竟这是这年头当徒弟想要学到真本事必须有的觉悟。
在这期间,每逢周六周日,师傅也要休息。
宋阳除了陪着冯安摸鱼捞虾,也经常在县城里四处闲逛。
他去参观过县城的红四门,探寻过巴山游击队厘金局遗址,瞻仰过板凳垭纪念碑,还漫步走过横在大河上的长长吊桥。
不过,他关注最多的还是南门桥新华书店、下河街、上河街等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段。
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探寻,他还真发现了下河街附近有几处闲置的房屋。
原来,这是电力公司职工以前的老宅。
如今,电力公司新盖起了一座八层的住宿楼,职工们都分配到了新房,大部分人便陆陆续续搬了过去,这些老宅也就空了出来。
这几户人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相对集中的区域。
再看这条下河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街道上已经开了几家旅社,为过往的行人提供落脚之处。
还有酒馆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飘散出诱人的酒香。
街边摆摊的小贩们也不少,他们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叫卖声此起彼伏。
宋阳站在街头,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这里充满了商机,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个开馆子的绝佳之地。
又一个周六,宋阳像往常一样来到这里。
他在这几处闲置房屋周围来来回回地看了许久,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去找在家休息的冯学文商量这件事。
想到即将有可能在这里开启新的事业,他不禁心潮澎湃,满怀着期待,兴冲冲地转身往回走。
然而,世事就是如此巧,就在他兴高采烈地走着的时候,迎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竟是这些天一直都没碰见的常二彪。
只见常二彪搂着一个身着红裙的年轻姑娘,正满脸笑意地准备走进街边的一家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