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下半年,是谷俊宇最轻松的时候。
没人捣蛋,也不给别人捣蛋,安心做自己的生意,抛头露面的事情很少做了。
经过这几年的折腾,他也够累的了。
跟他作对的人基本上都肃清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懒得跟他耍心眼子,因为根本就耍不过。
“海东青”给他发布的指令只有一条,保护好自己,等待胜利。顺便保护好军统设置在苏北的机构。
设置在淮安的被服厂和沭阳的兵工厂也已经实现全天候生产,没人打它们的主意,不管哪方势力都用的到这两个工厂。
日本人对钢铁实行管控,甚至还派遣专员进兵工厂进行监督。不过在金钱的诱惑下,监督员也选择闭上双眼。
白天没有多余的钢铁,但是一到晚上就会有人偷偷送来铁轨。生产出来的枪支弹药也根本不愁销路,至于去向,知道的人不多。
陈昌森作为一个师长,兵力比其它几个师的兵力都要多,郝朋举对他也是多有忌惮。他也学乖了,不再瞎折腾,至于打仗,还跟以前一样,能糊弄就糊弄。
年关将近,何晓慧的肚子也有了反应,她怀孕了,这对谷俊宇来说,自然是喜事一件。
怀孕的还有德成娘,老六算是即将有后了,每天高兴地上窜下跳,有了女人在家操持,这哥们的衣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脏得不成样子,不着边际的话也很少说了,说多了就会挨揍。
也是在这一年底,现在徐州人心心念的淮海省在那时候成立了,地域包括现在的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颍上濉溪菏泽济宁临沂枣庄等地,都是历史上出过大人物的地方,而且都是善于造反的大人物。
那时候的淮海省虽然有了名声,却是个成立即宣告散架的省份,下辖三十多个县,谁都不服谁,况且还都有游击队存在,特别是盐城,铁军的基地,是省长根本就管不了的地方。
北边临沂有八路,连云港有国军游击队,皖北一带还有大量的国军活动。
各地保安团虽然表现上服从省政府管辖,实际上也是各自为政,划地而治,铜山县的耿县长就是最有名的代表。
各方势力摩擦不断,从来就没消停过。
郝朋举如愿当上了第一任淮海省长,也是最后一任,不过他能实际控制的区域也只限于徐州城周边和津浦铁路沿线的几个县区。
第二军的规模达再次到了五万多人,庞大的军费开支让金陵方面也头疼不已,只能不停地印钱,票子的面额越来越大,一年前能买一头牛的钱,现在只能买两只鸡了。
钱多了,物资却越来越少,就连后方的日本人也已经吃糠咽菜了。
春耕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个子罗圈腿的家伙给地主家打短工,不仅任劳任怨,还特别讲礼貌,干完活领工钱的时候,还会深深地鞠躬道谢,然后扛着三八大盖离开。
谷老板的湖边农场里就有两百多这样的长工和短工。
扛上枪,他们是侵略者,扛起锄头,马上就变成了可以随意呵斥的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