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彦的目光随即转向仍站在原地,神色有些失落的太史慈和魏延,语气缓和了许多:“太史慈、魏延,汝等二人也不用灰心。此番南征,硬仗还在后头,有的是汝等立功的机会。只要汝等奋勇杀敌,朕自然不会亏待诸位。”
太史慈和魏延闻言,心中的失落顿时消散不少,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道:“末将多谢陛下体谅!末将定当奋勇杀敌,为陛下效力!”说完,两人退回了队列之中,脸上重新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罗彦看着众人,沉声说道:“好了,各自的任务都已明确。大家都下去准备吧,务必做好万全之策,确保三日后大军顺利出征!”
“臣等遵旨!”众臣再次齐齐躬身行礼,然后依次转身,鱼贯而出。大殿内的人渐渐散去,很快便只剩下罗彦一人。
就在这时,罗彦突然开口喊道:“兴霸,留一下。”
正要走出大殿的甘宁听到呼喊,脚步一顿,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疑惑地看向罗彦,见众人都已离去,便快步走回殿内,躬身问道:“陛下,不知陛下还有何吩咐?”
罗彦示意甘宁走近一些,然后压低声音,缓缓说道:“三日后,汝不用率军去杨口了,让汝的大纛跟随水军一同前往即可。”
甘宁闻言,脸上满是不解,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让末将参与水军出征杨口的战事了?那末将……”
罗彦看着甘宁疑惑的神情,神秘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道:“汝另有重要安排。不过,具体的行程和任务,汝暂时不用多问,而且此事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包括汝的副将和亲信。”
甘宁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陛下究竟有什么打算,但他深知罗彦的行事风格,既然陛下如此安排,必定有其深意。他当即抱拳,郑重地回道:“末将明白!末将定当严守秘密,听从陛下的一切安排!”
罗彦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下去吧,静待后续指令。”
“诺!”甘宁躬身行礼,转身走出了大殿。看着甘宁离去的背影,罗彦嘴角的笑容愈发深邃,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巍峨的宫墙,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阻碍,望向了远方的战场。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襄阳城外的军营便已是人声鼎沸,号角声此起彼伏。文聘一身戎装,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上。台下,一万新军排列整齐,军容严整,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坚定。
文聘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宜城的方向,声音洪亮如雷:“将士们!陛下信任咱们,任命吾等为先锋,攻取宜城!这是咱们为大新帝国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宜城守军虽有五千,但他们主将刘封有勇无谋,不足为惧!今日,吾等便踏平宜城,为大军开路!出发!”
“踏平宜城!为大军开路!”一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随后,在文聘的率领下,先锋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宜城的方向进发,队伍如同一条长龙,在晨光中缓缓前行,朝着未知的战场而去。
…………
江陵城内,刘备的临时行宫虽不及襄阳皇宫那般恢弘,却也戒备森严,殿宇间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议事大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刘备略显憔悴却依旧坚毅的脸庞。他身着赭黄龙袍,端坐于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紧锁着墙上悬挂的荆州地形图,眉头微蹙,显然正为眼前的战局忧心忡忡。
诸葛亮一袭素色长袍,手持羽扇,立于案前。他面色沉静,眼神却透着一丝凝重,缓缓开口道:“陛下,方才斥候传回急报,东吴孙坚已率领十万大军抵达柴桑,休整完毕后,不日便会挥师西进,前来荆州与吾军汇合,共抗新军。”
刘备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原本紧绷的脸庞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他猛地一拍案几,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好!太好了!孙坚此番肯率军前来相助,简直是雪中送炭!如此一来,吾军兵力大增,对抗罗彦那新军的胜算,总算是多了几分把握!”连日来,新军不断前来的消息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他心头,如今东吴援军将至,这股压力顿时消散了大半,语气中满是如释重负的欣喜。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神色却依旧沉稳,语气严肃地说道:“陛下,此次大战,关乎吾汉家天下的存续,胜败在此一举。而且,新军势大,罗彦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吾军必须全力以赴,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刘备深吸一口气,脸上的喜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他缓缓点头,沉声道:“孔明所言极是,朕明白其中利害。此次之战,容不得丝毫疏忽。朕早已传信给义子刘封,令他务必坚守宜城半月之久。宜城乃是江陵的门户,只要宜城不失,就能为咱们争取更多时间备战,也能为东吴大军赶来汇合争取缓冲之机。”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期许,似乎对刘封充满信心。
诸葛亮闻言,轻轻点头,羽扇在掌心轻轻一敲:“刘封将军勇猛过人,宜城城池坚固,只要他谨慎用兵,坚守半月应当不成问题。有宜城作为屏障,咱们便能在江陵从容布防,以逸待劳。”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身披铠甲,神色慌张地闯入大殿,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军师!大事不好!新军先锋文聘率领一万大军,已然逼近宜城,如今距离宜城已不足三十里,预计明日便可抵达城下!”
刘备脸上的神色瞬间凝固,刚刚放松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他眉头紧锁,沉声道:“来得好快!罗彦这是迫不及待要对江陵动手了!”尽管心中震惊,但多年的征战让他迅速冷静下来,对着斥候吩咐道:“继续密切打探新军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汇报!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斥候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刘备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神色焦急。他猛地停下脚步,对着诸葛亮说道:“文聘率军来袭,宜城危在旦夕!必须立刻派人给东吴传信,催促孙坚尽快率军前来荆州!若是宜城失守,江陵门户大开,咱们就算与东吴汇合,也会陷入被动!”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担忧。
诸葛亮神色平静,缓缓说道:“陛下放心,臣早已料到新军会迅速进军。昨日便已吩咐下去,只要新军有动向,立刻派遣使者快马前往柴桑,将消息告知孙坚,催促他加速进兵。想来此刻,使者已然在路上了。”
刘备闻言,心中稍稍安定,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还是孔明考虑周全!如此甚好!”他随即转过身,对着殿外大喝一声:“来人!”
一名侍卫迅速走进殿内,躬身行礼道:“陛下有何吩咐?”
刘备眼神锐利,语气坚定地命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即刻进入备战状态!命将士们加紧修缮城防,囤积粮草兵器,随时准备迎战新军!另外,通知城中百姓,做好疏散准备,避免战时无辜伤亡!”
“遵旨!”侍卫高声应道,转身大步离去,开始传达命令。
大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刘备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荆州地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