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陵对这个大秦学术会议颇有微词,萧何淡淡的笑了一下:“此事由张相主持,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想法,王公自该找张相去谈嘛。我这个左相……就只是个摆设!”
萧何的左丞相确实像个摆设,本来就是用来稳定汉臣的权宜之计,萧何都没有想到过扶苏居然能容忍自己一直到现在。几年来左丞相萧何几乎在朝堂上不发言,在相府不批阅文件,转过来的文牍就只是圈阅一下,写一句“请示张丞相”,就算完。
也是因为萧何最初并不太知道扶苏朝廷的政策和方向,本着不知道就不做,不做就不错的态度,萧何其实也只是自保。时间长了,皇帝和张苍也没有对自己多发一言,萧何也就习惯了。
丞相这个职位,不光要有观点看法,最重要的还是有一大批能办事的手下。自己这个汉丞相,在大秦的朝廷里,哪有什么手下,又哪敢用什么手下?无论是张苍有意为之,还是萧何主动退让,左丞相活生生做成了一个泥胎木偶,在衙门里只占了一个位置,拿了一份俸禄,并无更多实际作用。
即便这样,逢年过节,皇帝该送的礼物也一样会送到,朝堂之上,皇帝问政的时候,也一样会按照次序征求萧何意见,到时候萧何只要说一句:“臣同意张相的看法,也就过去了。”
萧何现在只想着什么时候有人接替自己这个岗位,到时候自己就可以致仕,也许能回到沛县养老。不过以扶苏皇帝对汉臣的警惕,自己这些人也未必能回到沛县去。那就留在关中养老好了,一样的,反正自己弄到的田产,大部分在关中汉中一带……
做个富家翁,不问世事,让萧家血脉传承百世,也不是不好!
所以萧何根本也不在乎很多人眼热的这场大秦学术会议。能怎么样?上台讲个话就了不起了?自己昔年老友刘邦还曾经在丹墀上坐过呢,不也成了长安城外的一抔黄土!
王陵来找自己下棋,话题拐到这个大秦学术会议上,萧何知道王陵对这个活动有想法。能够参与其中,能够担任一个职务,自然会被记到功劳册上,更容易被皇帝看到,以后如果什么高级一点的职务有空缺,说不定王陵就有机会了。
萧何也不觉得王陵如此热衷功名有多可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自己一样,在八年里搞到几千万的田产宅院。人追求美好生活,这有什么可笑的。不过这事儿来找自己,显然找错了人。我就是个不管事的闲人罢了。
你问张苍啊!你不是跟张苍关系好吗?
张苍昔年初入汉营,曾经犯错,就要被斩杀的时候,被捆绑在刑场上。因为要袒露身体准备受刑,一身白花花的肥肉在阳光下格外亮眼。刚巧王陵路过,看到这白花花的一坨,登时心生赞叹,又到前面去看了张苍的相貌,觉得张苍浓眉大眼五柳长须,长得也英俊,一时就起了爱才之心。特地去找刘邦给张苍求情,救了张苍一条性命。
自此张苍就把王陵作为自己的救命恩人,一直礼敬有加。
长安城破,张苍被扶苏临阵收服,从计相直接升任右丞相,王陵被关入掖庭狱,和参加白马之盟的彻侯们关在一起,那一夜除了郦商在掖庭狱里被击毙以外,其他人倒是没受过什么虐待。不久处置意见出台,一些人被叫去面谈在新朝廷中担任职务,一些人被送去国史馆,一些人被送入战犯所。
萧何和王陵都是第一批被面谈的人。
萧何被面谈的理由,萧何心里清楚,自己毕竟代表了整个汉臣集团,新朝廷总要表态,需要找个榜样。自己就是那个榜样。
王陵为什么会混到第一批?王陵这个人性子直、脾气臭,连刘邦都不怎么容得下他,才能其实也有限,怎么就能第一批被弄出来做事?
还不是因为有人在扶苏面前举荐了他?
举荐王陵的那个人,百分百是张苍!
一命还一命,张苍算是把昔年的救命之恩还上了。
但是,张苍对王陵,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情义的吧?张苍现在是百官之首, 是朝廷上真正说了算的那个人。你如果对这个学术大会有兴趣,那你找张苍啊!
“张相前不久骂了我一顿。”王陵老实说。“为了那个斗的问题。”
王陵家里定制了一批陶瓮。是用来收储取佃农粮食的。正常情况,为了便于计算,这个瓮应该是十斗的容量。但是实际制造的时候,容量却有十一斗。农夫要把粮食装满这一瓮,算作十斗的租子交给王家。里外里,相当于多交了一斗米。
这就是在议定的租税水平上,再盘剥了一成。
用这种手段去盘剥佃农,令人不齿。
你好歹也是个朝廷大官,前朝的彻侯,差那么一斗米吗?还做了这样的大小斗,还要刻字在瓮上,给人留下证据!
蠢材!
萧何翘起嘴角,露出一丝嘲笑。
“此事王公做的过了点,不该留下字句凭证嘛!”
汉安国十斗陶瓮拓片
【附图】汉安国十斗陶瓮,共十一字,文云「安国十斗」、「谢民十一斗,谢氏」,大意为谢氏量十一斗,安国仅折合十斗,安国就是安国侯王陵。
王陵也有点不好意思。
“张相说你两句,别往心里去。张相拿你当亲近之人,才会待你如此率直。知错改了就好嘛。那个瓮啊!就砸碎了以后别用就行,不然就把那些字填上!”萧何说。
“至于大秦学术会议,要做的事务很多,征房子征地,安排住宿食物,汇集百家着述,张相手里正缺人手,你去找张相面谈,张相必然不会拒绝!”
萧何放下手里的棋子,看了看满盘的围棋。自己下棋不见得怎么高明,这个王陵显然更是臭手。继续下去,赢了他也不算是什么光彩,就开始收拾棋子,这就是送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