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全天下人来长安讲公开课,这个事情可是开古来未有之先河。
过去国王也会礼待饱学之士,孔子周游列国。孟子也周游。到了哪里都有人接待。齐国甚至还开设了稷下学宫这样的官学,对全天下都有巨大的影响。
但是如扶苏这样,说要汇聚全天下的学者在长安讲公开课,宣扬自己学派的主张和内容,这种事情前所未有!
不过皇帝提出这个想法,竟然没有人当庭反对。
实在是……
太有吸引力了。
朝中的这些大臣,除了世家就是曾经属于某个学派的。即便是草根出身的人,在一生中也曾经向某人学习过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机会。是面向全天下彰显自己所学、彰显自己派系的一个机会。
谁会对这种事情提出反对?
除了赵杏儿会皱皱眉头——这种大型的集会,管理难度非常大,花费也不小。
皇帝把筹备这次盛会的工作交给了张苍。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做好这千年盛事。”
是的,这样一个代表了当代人类文化巅峰的学术活动,是一个千年盛事!千年以来不曾有过,往后千年也未必能再有!
赵尧奇怪的是,朝会的内容怎么就从太子变成了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了呢?
散朝之后,张诚和赵杏儿携手往外走,张苍在后面追上:“秉直,秉直!且慢行,老夫要和你商议一下这学术研讨的事情。”
“那我们去赵相府上?您府上嫂夫人太多,我怕行礼行不过来!”
这一句话得罪两个人。赵杏儿恼的是“什么叫做赵相府上?”我家不是你家吗?张苍尴尬的是,我讨的女人多是多了一点,但是你至于这么扎我的心吗?
回到计相府,张诚和赵杏儿回到后院换了常服出来,张苍和熊远就还坐在花厅里喝茶。
茶是来自蜀中的一种叫做茶树的叶子,当地人摘下、晾干,送到长安来贩售。大多数人喝不惯这种苦汤,张诚却买了不少,在长安和洛阳的家中、办公室都存了些,随时煮茶,算是有日常的饮料了。
茶的口味还需要改造,无论是发酵的红茶还是炒青的绿茶,大体原理张诚也是知道的。就是没有人手去蜀中专门跑一趟,实践一下这个方法,就只为了张诚自己的喜好,派一个人千里迢迢去蜀中搞这个,总觉得有点浪费。
当然,如果制茶的事情能够成功,茶叶未来也是大秦的一宗大生意。可以惠及几千年!张诚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熊远,对我今天的处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回到花厅的张诚先问这个。毕竟在朝堂上,张诚推动发起了对繁养大宛马的讨论,却没有完全支持熊远的观点,这个事情怕年轻人会有什么想法。
“学生不敢……”熊远站起来行礼。
“是没有还是不敢?”张诚笑着说。
张苍就也在旁边笑。
“熊远,你提到的纯化血统的繁养方法,和太仆提出的扩大种群杂交的方法,到底哪个更好、哪个有效,我们其实是不知道的。现在的方案都只是猜测。养马和养兔子不一样,总要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种群一级的变化。等到十年以后我们再回顾这一切,如果我们真的做错了,到时候后悔的话,十年时间却是追不回来了!”张诚道。
张苍点着头。熊远还在思索。
“而如果纯化血统的繁育,也出现种群退化了呢?到时候我们繁育出来的还不如大宛马,甚至不如杂交马。怎么办?”张诚提出另外一种可能。
熊远满脸通红,站起来就说自己头脑不灵,险些犯错。
“也不要那样激动。就是生物学和物理学、数学是不一样的学科。物理学和数学都可以通过纯粹的推导得出各种结论,机械学也可以通过纸上绘图,得到最后的方案。但是生物学不行,它是个需要实践的学科,这东西你提前不可能知道最终的结果,杂交也好、纯化也好,都只能是一点一点实验、观察、比对。所以我们抱着美好的愿望去做事,却也要在全过程不断比对、测试……”
“是是是……”熊远不停点头。
“所以我支持你的观点,但是也不能否定太仆的方案,所以说要分组测试比较。这不是因为老师做官了,开始和稀泥,而是在生物学这个领域,咱们没有可靠的推导体系,只能边实验边研究。这才是可靠的方法。搞学术研究,尤其是搞科学研究,我们不能考虑自己的面子,得为结果负责。”
赵杏儿也在旁边点头。
熊远这次是离开座位,站在庭前躬身行大礼:“弟子受教,张校长的教诲,弟子会终身铭记。”
“别那么严肃嘛,就是随便一说,你听进去就好了,坐在那面,准备笔墨,我们和张相谈一下学术交流会的事情,你做记录和整理。”
又转脸对张苍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对吧?”
这是论语中的句子。
张苍大笑:“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张诚又转脸对赵杏儿说:“听到没,张相说了,有酒食先生馔,总不能饿肚子聊天吧?这个茶能消食,它是越喝越饿!”
赵杏儿笑着说:“我去叫厨房马上准备点心!”
张苍看着赵杏儿的背影,笑着说:“还是巩侯架子大,能指挥计相下厨房的,天下也就您一个人了!”
“这面厨房和下人我不熟嘛……这要是在张村,我也常下厨房的!”张诚笑道,赵杏儿也回来,听到张苍打趣,也笑着说:“都是有下人处置的,我自从来了长安,也没怎么下过厨房。说着就去隔间抱了小儿子过来,一遍哄着孩子,一边听两人聊天。”
“秉直,你今天这一句话,自我以下,大半年都得人仰马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