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挥动自己的臂膀,一只草原鹰就从臂膀上的皮套飞起,冲向天空,向远方飞去。
这是冒顿最喜爱的猎鹰。
不仅仅能为单于追回猎物,更能冲上云霄,看到远方人所不能看到的一切。
匈奴人知道,鹰有最好的视力,甚至可以看到数十里之外草地上的一只兔子。
苍鹰在天空盘旋,像一只自由的精灵。
“所以和秦人没办法谈下去?”冒顿问须卜多力。
“他们坚持是在复仇和追讨凶手。”须卜多力说。
“中行说也被杀了?”
“是。”
“可惜了,中行说虽然是个谄媚的小人,但是他是个有本事的小人。现在哪里还能去找到这么好用的人?”单于摇摇头。
须卜多力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中行说当然是个对匈奴有用的人,大概这也是秦人坚持要当众杀了他的原因。
“继续联络各个部落吧,我们往西,去攻打月氏,到了月氏,有了城市,有了财富,就有了依仗。不然我们散在草原上,终究不是蒙恬的对手。”
作为匈奴的单于,冒顿对蒙恬的力量,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清楚的认识的。
这和在白登山围困刘邦还不一样。那个时候刘邦身在绝地,无路可逃。现如今,草原这么大,部落如此分散,谁能在草原上歼灭数万秦军?
天空有一个影子投射在单于的脸上,单于抬起头看,一个黑色的如鱼一样的东西在天空漂浮,盘旋。
甚至能看到有个人探头探脑向下看。
“那是什么?”
“是秦人的一种武器。”卢绾说。卢绾从长安破城的消息、以及一些逃到匈奴的汉人嘴里,知道大秦有这样一种可以飞行的载具,据说这些飞行载具上可以投射火焰罐,焚烧城池。
冒顿从身边的卫士手中接过一张弓,弯弓搭箭,就向天上射去。
但是这架旋翼机飞的很高,冒顿这一箭并没有飞到旋翼机的高度,就落了下来。
旋翼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箭矢飞上来,又落了下去,发出放声大笑。
不过隔着这么远,飞行员的笑声地面听不到。
观察员从机舱里取出一个迫击炮的炮弹,弹头朝下,就松手。
迫击炮有三个尾翼,能够保持炮弹飞行的状态,此刻正是弹头向下。
冒顿看到天空有物体落下,急忙向旁边闪身避开。
须卜多力和卢绾也立即向后退步。退了好远。
迫击炮弹落下,引信撞击地面,瞬间爆炸,泥土和弹片齐飞。就有匈奴勇士被这弹片炸伤,眼看鲜血喷涌,不活了。
“这是什么?”冒顿大惊。
单于的鹰飞回来,向旋翼机冲去。
有对比才能看出来这旋翼机到底有多大,对比鹰的身影,这架旋翼机竟然比犍牛更大一圈。
鹰扑动翅膀,就向飞机上的人抓过去,驾驶员有点慌乱,急忙操纵旋翼机返航。后座上的观察员则从身边取出霰弹枪,装弹向鹰射击。
不过空中飞行,无法瞄准,而这只鹰又极机敏,预感到危险,就收拢了双翅,在空中直直落下来,靠近地面的时候才展开双翅,贴近地面滑翔,落在了冒顿单于的手臂之上。
“秦人竟然有这样的武器?”冒顿大惊。
猎鹰做侦查,能传递的消息有限,但是秦人的飞行器上乘坐的是人,这东西做侦查,能带回去的消息可就多得多了。秦人的鹰,明显比草原部落的鹰更厉害!
“拔营,向西!”冒顿立即下令,有这样的飞行器,秦人已经摸清了自己大营的情况,看这飞行器的方向,正在大营的东方,猜秦人的军队距离自己也不会太远,不清楚秦人军队有多少人,这个时候在草原上骤然遭遇,自己怕也没什么好处。
驾驶旋翼机的飞行员,多少是有点不甘心,下面的大营人很多,但是自己只有一架小飞机,携带的弹药也只有几颗,就算是都扔下去,也没有什么大的战果。
他可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炸死了匈奴的单于,这一弹说不定就能换来一个彻侯的爵位。
飞机盘旋着机翼,向东面的大营飞过去,那里有曹参所部的一支主力。自己要把侦查到的消息带回去,说清楚这个匈奴部落的人数情况。
“慢慢的靠上去,放几颗炮弹骚扰一下,驱赶他们向西!”听过报告的曹参下达了命令,整支部队就开拔,靠近单于的大队。
“是条大鱼!”看着军队的规模和大纛、旗帜的情况,曹参喃喃道。
“守住阵脚,缓缓前进,在5里的距离先放一轮炮……放10颗吧,不求战功,给他们一条生路!”曹参下达指示。
蒙恬已经下令,要求曹参的部队配合,一路逼迫匈奴人向西运动。
对曹参,蒙恬做了解释:让单于整合草原上的部落,聚拢在一起,让羊群自己吃光这一路上的草,让匈奴无法分散分兵,用远程武器压制,让匈奴人聚在一起。如果匈奴人逃,就追着他们,如果匈奴人停下,那么聚拢在一起的匈奴人在火炮之下伤亡会更大。
不求一战破敌,让他形成运动、停不下来,就实现目标了。
把匈奴人聚拢在一起,驱赶出草原!
曹参不知道蒙恬是怎么想出这种战略的,不过看起来可行。
上万的秦军,在摩托车的行动下,行动速度更快一些,就只是燃料油不知道能支持到什么程度,一旦没油了,大家就只能步战。
不过秦军只要有上万的步战方阵,就算在草原上遇到匈奴王帐的军队,也有一战之力。
拼弓矢枪矛,骑兵也不是秦军的对手。
火器虽然好,但是弹药总归有限,如果大家都拼了命,最后解决战争的,还得是短兵相接。
矛戈和箭簇都是能重复使用的武器,这才是战士们最可靠的伙伴。
“不忙着追,大家推着车走,节省一下燃油!”看到匈奴大营缓缓退去,曹参下达了命令。燃油总还要节省一点,推车步行,把油料用在最需要的时刻!
蒙恬一系的将军们有一句口头禅,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物资的有效使用,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该省省,该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