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被击毙的那一年,汉帝国和匈奴达成了密约,就是所谓的白登密约。
这份密约约定,汉国要向匈奴提供粮食、铁器、金、钱、布帛、女人、工匠、丁男,以换取匈奴不再南下。
正是这份密约,直接引发了当时隐居在张村的一干大秦余孽的怒火,汉皇帝遣使到张村索要粮食布帛工匠女子,被时为城主和村长的扶苏、张诚抵制,并导致张村的余孽们制定了反击的计划,在白马之盟的祭典当日,袭击长安城,诛杀皇帝刘邦、皇后吕雉。时为太傅的叔孙通现场斩首太子刘盈。
几天后大秦复国。皇帝扶苏登基。
新朝不认旧账,大秦皇帝扶苏自然不会理会什么白登之围。
大秦的太尉蒙恬,前半生主要工作都是为抵抗匈奴做准备,蒙恬领军的时代,稳稳压住了匈奴的发展,匈奴不仅没有南下,反而北退七百里。
蒙恬夺取了匈奴长期盘踞的河套地区,从此草原变成沃野。
新成立的大秦朝廷,依然延续了始皇帝时代的军事扩张思想,新朝建立,连续发动战争。投效新朝廷的淮阴侯韩信再次征服燕赵韩魏齐,南下征服荆楚,英布吴芮授首。自此陈胜吴广起事以来崩乱分裂的天下得以一统。
其后,太尉蒙恬领兵南征百越,历时近两年,收复岭南三郡,俘虏割据自立的南越王赵佗,破灭蜀人后裔所建的安阳国,在瓯骆建立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大秦黑旗飘荡在东南亚雨林城市。
又其后,应朝鲜国国王所邀,朝廷派淮阴侯韩信领兵东征,剿灭了燕国逃将卫满所割据的王险城(平壤),斩首卫满以下逾万守军。诛杀朝鲜国王,将朝鲜半岛疆域收归大秦,设立乐浪等四郡,将东北苦寒之地纳入大秦版图。
至此,新帝扶苏尽复始皇帝时期版图,更有所扩张,扶苏年轻时期以宽仁闻名,登基后却以武功超过先帝,至少在当时评价中,朝野一致认为,扶苏皇帝的武功深肖乃父。
自周武王以来,中华文明所覆盖的区域,在扶苏朝初年尽为一统。
当朝右丞相张苍认为,随着天下一统,应该效法始皇帝晚年政策,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士解甲归乡,整个大秦应该铸剑为犁,全面开战农业建设,恢复经济、增长人口。
扶苏复兴五年年初,张苍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增长人口的政策,包括丁男丁女必须成婚,已婚夫妻需要分家立户,重启土地分配,大秦丁男按照一夫百亩的标准重新发放土地,减轻田税和口赋,轻媱薄役,藏富于民。
这一政策已经得到朝廷的一致支持。
又由于巩侯张诚推动的设在桂林的大秦糖业的建设,让内库和国库有了全新的收入项,眼见国用充盈,帝国实际上已经不需要繁重的徭役,就足以解决朝廷开支。到扶苏复兴四年,在减税和减免徭役的情况下,大秦各级官吏的俸禄不减反增,朝野对新朝廷的皇帝是相当满意。
皇帝扶苏也尽量减少个人目的的公共建筑,扶苏皇帝的陵寝建设,规模远远小于先皇始皇帝,更因为采用了新型建筑机械和结构设计,新的陵寝工程量更小,但是更坚固。据说可以其结构可以保证墓室千年不坍塌。
巩邑玻璃厂承接了皇帝陵寝的水晶玻璃棺和防锈钢椁的制造,虽然这一项目造价不菲,但是相比传统的黄肠题凑,所耗费的金钱和民力是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祥和繁荣的气氛下,一支匈奴使团从代郡入雁门关,来到了长安城。
这支匈奴使团一路由秦军监督,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城,在典客登记,准备向大秦皇帝扶苏递送国书。
使团来长安,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敦促新朝廷履行前朝的约定,继续向匈奴每年缴纳金、钱、布帛、粮食、工匠、女子、丁男。
第二,是匈奴大君莫顿单于的阏氏在一年前去世,单于现在没有正妻,因此使团前来为单于求娶大秦皇帝妹子,长公主赵芃为单于的正妻阏氏。
单于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天下之大,北面有我冒顿单于,南面是大秦皇帝,只有我们两人的地位是匹配的,能够配得上单于的女子就只有皇帝你的妹子,而能配得上你的妹子的男子只有我们单于。
如果两国联姻,那么单于和长公主所生的子女就会是匈奴单于的唯一继承人,联姻以后的匈奴-秦联盟,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匈奴强大、大秦也强大,两个强大的国家没有必要剑拔弩张,如果两国缔结为婚姻之国,那么就可以保持永久的和平。如果皇帝你的外甥是匈奴的单于,我们两个国家就不会再有战争!
我单于素闻贵国长公主赵芃容貌端庄,尚未婚配,也知道长公主已经习惯了塞外的生活,因此单于愿意以东胡(今东北地区)千里江山作为聘礼,娶赵芃长公主为妻。也希望贵国为长公主准备相应的嫁妆,不用多,把北地郡、九原郡割让给匈奴作为聘礼就可以了。
虽然扶苏皇帝还没见到匈奴的使团,但是使团随身所带的文书已经呈送到皇帝的御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