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父子相继的时代。几乎每一个儿子都最可能选择父亲的职业。
所以扶苏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最终总还是回到长安,去继承了始皇帝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赢弘毅很想成为像自己师傅一样了不起的工程师,但很有可能在某一天,还是要回到未央宫去继承扶苏留下的东西。
蒙铠虽然也曾经拜师张诚,也曾经接受过张村子弟校的教育,但是当秦军大举南下的时候,他还是被编入行伍,成为一名百将。
百将的将,和曹参那个裨将的将,那可是差了很远。
百将只是小军官,管理的只是两个屯一百名士兵。一百人是战场上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就地安营扎寨,都是以百人为单位进行管理的。
“不要小瞧百将,所有大将军都是从百将这个级别上走出来的。”蒙恬曾经这样对儿子讲过。
“淮阴侯也做过百将吗?”蒙铠记得自己曾经这样问。
“淮阴侯走的是另外的路,他是从连敖岗位做起来的,对物资更熟悉一些。”蒙恬这样说。
虽然在战场上,大家的装备、职位都差不多,但只有真正兵家子弟才知道,要成长为一名大将军,百将和连敖才是重要的岗位。
成长为将军,需要的并不见得是每战奋勇争先,斩首无数。而是在军中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在百将这个岗位上就要精通对百人规模团队的管理。
行走在队列中,蒙铠注视着自己这两个屯士兵的表现。
每个士兵的步伐节奏、脸上的表情、额头的汗水。
要准确知道所有士兵体力情况。要清楚知道每个士兵的精神状态。
一百个士兵,要像一个士兵一样。
行军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任务。这一天,只要前行五十里,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到达五十里外兵站的时候,这一支军队的体力仍然要充沛,精神状态仍然要旺盛。
“一二!”蒙铠喊着口令。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士兵们甩起臂膀,每个人的步伐变得整齐一致。连推车的士兵都和大家步调一致,左右左右的迈着腿。
所有人在同样节奏的时候,其实行进就没有那么疲累。当口令响起,这些士兵下意识的挺胸抬头,精神面貌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士兵和役夫就是不一样的。士兵身上总有一种特别的坚强旺盛的气质。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蒙铠高声唱起来。
“不要让士兵有太多空白的时间,不要让他们交头接耳、不要让他们想事情。只有文士才需要,没完没了的想事情,士兵不需要,士兵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地方,只需要挺起矛戈和敌人拼了!”蒙恬曾经这样私下传授给蒙铠。
唱歌的时候大家脑子里就不会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唱歌的时候大家就不会想东想西。蒙铠是这样理解军歌的作用的。
这一支百人队就开始唱起军歌来。在这样的山岭谷地的道路上,本来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忽然响起军歌,这寂静的群山就多了一份活力。
一个百人队唱起军歌,相邻的百人队也不甘寂寞,就跟着唱起来,一时之间,一个又一个队伍,就开始唱起军歌。山谷中回荡着雄浑的声音。林间惊起飞鸟。
潜藏在山林中,一路追踪这支部队的几个野人,面露出惊恐之色。
山歌,那是多少年都唱过的。土人们用山歌彼此调笑,对歌对着对着就让两边的人越走越近,然后就成双成对的去了草窠。要是运气好,10个月后一个没人记得父亲是谁的小土人就出生了。当然,这个孩子会跟着舅舅的姓氏,成为女家的后代血脉。
土人的部落各自有各自的文化,这一带的土人,父亲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家庭是以母亲为核心,舅舅是一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的父亲是谁。没人刻意去记得。添丁进口,是女家的大事儿。
歌嘛,在土人的部落里,歌只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唱给神听的,让神能够庇佑部落多子多孙,庇佑出行的猎人能满载而归,庇佑出去捕猎的勇士能取回勇敢的敌人的头颅来……另一种作用就是,和唱歌的那些大屁股女子对歌,然后在一个夜晚一起去钻草窠。
土人们听说有北方秦人的武士从此路过,所以一路随行,希望能得到一个勇猛的秦国武士的头颅,挂在自己村寨的树上,彰显自己村寨的勇武。就这样沿着路旁的山林一路追踪,等待秦人武士落单的机会。
却不曾想,这些秦人竟然就唱起歌来!
听不懂秦音,不知道这歌里唱的到底是先祖还是神灵。但是知道这歌绝对不是勾搭姑娘的歌子。这山谷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少秦人士兵?我天,他们在道路上,就好像是暴雨天的洪水一样奔腾。
千军万马的歌声本身就如同千军万马一样。这样的歌声里,就好像有无数的刀枪!
这就是最勇猛的秦军勇士啊!土人们相信通过斩首可以获得勇士勇武的神灵。这样浩荡军队的勇士的头颅,必然能带给自己部落最强大的勇者的灵魂,这些头颅如果悬挂在自己部落的树上,就会保佑自己的部落永远强大、不受欺凌、保佑自己的部落丰收、保佑每个猎手满载而归吧?
当然,当然不能在天明的时候正面冲上去,正面去和这样的勇士战斗,土人只是见识少,并不蠢。就这样几个勇士冲上去,这些秦人一人一棒子,就能把这几个土人打成肉泥。
还是等到夜色降临,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用毒箭杀死勇士,然后趁着夜色带着他们的头颅回来吧?
这些秦人,不会不睡觉吧?
对勇士头颅的欲望,充斥着这些土人勇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