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洞口高约十余丈,宽足有二十丈,残兵用巨石垒起三道防线,还架着数十张安南弩箭,箭尖涂着乌黑的毒药,只要被射中,片刻便会抽搐而亡。
夏军连长观察地形后,果断下令:“取十颗陶雷,捆成一束,点燃引线后,用投矛掷入洞内!”。
两名士兵合力扛起陶雷束,点燃导火索,另一名力气大的士兵握紧投矛,瞄准溶洞深处用力掷出。
陶雷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落入溶洞内部,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洞内瞬间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
烟尘未散,连长又命士兵接连掷出三束陶雷,连续的爆炸震得洞口石块簌簌掉落,洞内的残兵被震得耳鼻流血,不少人被崩塌的石块砸中,动弹不得。
“冲!”,连长一声令下,夏军士兵手持盾牌,踩着碎石冲入溶洞。
洞内一片狼藉,残兵或死或伤,剩下的人见大势已去,纷纷丢掉武器跪地投降。
一名广西残兵试图藏在暗河岸边的石缝中,被异族兵卒发现,掷出的投矛直接刺穿了他的肩膀,疼得他惨叫着滚了出来。
类似的清剿在各处上演:在“黑风寨”,土司兵依托木质堡垒抵抗,夏军士兵将陶雷绑在箭上,射向堡垒的梁柱,陶雷爆炸后,堡垒轰然倒塌,土司兵被埋在废墟之下。
在“一线天”隘口,安南兵躲在崖壁上的石洞里放冷箭,夏军山地部队攀着岩壁绕到敌后,用步枪近距离射击,洞内的安南兵一个个被打翻在地,尸体顺着崖壁滚落。
逐洞清剿的第五日,夏军已清剿了九成残敌,朱亨嘉身边仅剩不足五千人,且多是带伤的安南援军与土司残部,连像样的武器都凑不齐。
当朱亨嘉带着残兵躲进一处狭小的溶洞时,夏军早已将洞口团团围住。副将拍马来到周浩面前,抱拳请命:“将军,朱亨嘉已成瓮中之鳖,末将愿率五百精兵入洞捉拿,定将他的人头献于帐下,永绝后患!”。
周重德却上前一步,按住副将的肩膀,目光投向周浩:“将军,留着朱亨嘉,比杀了他更有用”。
周浩颔首,目光越过峰林,望向西南方向的安南边境,沉声道:“传令下去,停止强攻,撤去东侧的包围,只留西南方向的通道,将残敌往安南境内驱赶!”。
夏军随即调整部署,悄悄撤去了溶洞东侧的兵力,只在西南方向留下一支小队,故意露出破绽。
朱亨嘉在溶洞内惶惶不安,派斥候打探消息,得知东侧无人防守,顿时如抓住救命稻草,带着残兵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一路往安南境内狂奔。
残兵们早已没了斗志,只顾着逃命,沿途丢弃了所有辎重,甚至连朱亨嘉随身携带的靖江王印信,都在慌乱中遗失在山林里。
夏军士兵看着残敌逃窜的背影,满脸不解,纷纷议论:“将军为何放他们走?这可是斩草除根的好机会!”。
周浩听到士兵的议论,登上附近的高岗,召集众将,指着朱亨嘉残部逃窜的方向说道:“朱亨嘉带着安南残兵逃入其境内,这不是放虎归山,而是给我们留了一个‘师出有名’的由头!”。
“今日若斩了他,安南王大可以‘援军被乱贼裹挟’为由撇清干系,留着他在安南境内流窜,日后我们挥师南下,便可打着‘清剿残寇,肃靖边境’的旗号,名正言顺地进入安南!”。
周重德站在一旁,补充道:“此战我们虽胜,但也看清了山林作战的短板——若非这三千支步枪精准破防,对付象兵不知要付出多少伤亡”。
“若非这两万颗陶雷炸开溶洞、堡垒,清剿残敌也绝无这般顺利,后续要将这两样利器大规模配给部队,尤其要让异族兵卒熟悉用法,他们熟悉山地地形,配上火器,便是日后南征的精锐之师!”。
众将闻言,恍然大悟,纷纷抱拳领命,随后,夏军开始整顿战场:军医带着担架队救治伤员,士兵们清理战场的尸体与武器,后勤部队则给异族部落送去粮食与布匹,安抚因战乱受影响的百姓。
朱亨嘉残部消失在西南边境的时候,周浩与周重德立于高岗,望着山下遍野的战俘与降兵,相视大笑,眉宇间满是平定南方的畅快。
“周兄,南方数路大军,就属咱们啃下广西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虽赶在最后,但这功劳,半点不含糊!”。
周重德话音刚落,周浩已大步迈向中军帐:“走!这捷报得写得掷地有声,让大王知道,他布的局,咱们不仅收好尾,还把后续给捋顺了!”。
帐内笔墨早已备好,周浩挥毫而就,转头对周重德笑道:“咱们虽晚,却是实打实扫清了最乱的摊子,这捷报递上去,大王定知咱们的辛苦!”。
周重德上前补了一句:“得把战俘处置写明白,这些人可不少,又大多是异族,必须得严加看守”。
这话就说得有意思了,夏国所谓的严加看守就是永无止境的劳作,用他们的尸骨建设新广西。
两人斟酌片刻,添上“战俘、顽劣之徒充作劳役,开山修路、疏浚河道,以劳代罚,兼固地方”,才将捷报封好,命亲兵八百里加急送往南城。
捷报送出,广西的“铁腕”建设随即拉开序幕,与寻常百姓自愿劳作不同,此番征调的劳役,全是此战俘获的三万余战俘,外加官府清查出来的数万名地痞流氓。
这些人或曾为朱亨嘉效命、抵抗夏军,或在地方欺行霸市、扰乱治安,如今被铁链锁住手腕,成排押往各个工地,脸上满是不甘与惶恐,却在夏军士兵的监看下,不敢有丝毫异动。
桂北的群山间,最艰险的修路工程交由这些劳役。悬崖峭壁上,士兵用绳索将劳役吊在半空,手里只给一把凿子、一柄铁锤,喝令他们开凿栈道。
稍有迟缓,监工的鞭子便狠狠抽下,疼得人龇牙咧嘴,“快点!日落前凿不完这丈宽的路,今晚就别想吃饭!”。
士兵的呵斥声在山谷间回荡,劳役们咬着牙挥锤,山石崩裂的碎屑砸在身上,也只能硬扛着继续干。
整个广西就这样进入了大建设时代,道路、水库等等拔地而起,新广西的到来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