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又省力,茶叶的品质也更稳定了。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能带我去看看这台‘宝贝疙瘩’吗?”林纾顺势提出。
“当然可以!就在后面的厂房里。”黄老汉毫无戒备,爽快地答应了,领着林纾穿过一个院子,来到一间新建的彩钢瓦厂房。
厂房里,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那台巨大的茶叶炒制机正静静地立在中央,银色的不锈钢机身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几个工人正在旁边打扫卫生,为第二天的开工做准备。
林纾的目光,第一时间就投向了那台机器。他缓步走上前,装作好奇地围着机器转了一圈,手指不经意地抚过机身上那块金属铭牌。就在指尖触碰到铭牌上凹凸不平的刻字时,他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铭牌上清晰地刻着型号:“cq-300”。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300”型和“500”型,在价格和性能上,却有着近三万元的差价,相应的,国家给予的补贴额度,也相差了近万元。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猫腻”。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实物,单凭照片,根本无法发现。因为两种型号的机器外观几乎一模一样,只有这块小小的铭牌是区别。显然,他们在拍照时,用某种方式,临时替换或者遮挡了铭牌。
那一瞬间,林纾的内心五味杂陈。他没有感到愤怒,反而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一丝悲哀。他原以为,自己设计的制度已经足够严密,却没想到,在最偏远的山村,依然有人会为了这点“小利”,而绞尽脑汁地去钻制度的空子。这让他再次认识到,与人性的贪婪作斗争,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
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和黄老汉聊着天,甚至还夸赞了几句机器的保养得当。黄老汉丝毫没有察觉异常,还热情地邀请林纾晚上留在合作社,尝尝他们自己炒的新茶。
林纾婉拒了邀请。在回县城的路上,车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细雨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某种无奈。林纾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有些阴郁。他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是黄老汉有意为之,还是另有隐情?如果直接定性为骗补,按照规定,不仅要追回补贴,还要对合作社进行罚款,甚至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几年的申报资格。对于这样一个刚刚靠政策扶持,才稍有起色的山区合作社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但如果就此放过,自己亲手建立的制度,岂不成了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摆设?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第二天一早,林纾再次拨通了黄老汉的电话。他没有直接点破问题,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黄社长,你好。昨天看了你们的新机器,我回来后也查了一下相关的农机信息。我发现,这个cq系列的炒茶机,好像还有一个‘500’的升级版,热效率更高,更省电。你们当时购买的时候,经销商没有给你们介绍吗?”
电话那头的黄老汉沉默了几秒钟,林纾几乎能听到他有些急促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黄老汉才用一种带着明显愧疚和不安的语气,支支吾吾地说:“领导……我……我对不住您……我跟您说实话吧。”
原来,问题出在农机经销商身上。当时黄老汉订购的确实是“500”型,经销商开的发票也是“500”型。但发货时,经销商却告知“500”型全国缺货,要等半年,但手头有“300”型的现货,可以便宜三万块钱卖给他们,并且“拍着胸脯”保证,帮他们“操作”一下,补贴照样能按“500”型的标准拿到。对于急于在采茶季前用上新机器的黄老汉来说,这个提议充满了诱惑。他明知不合规,但在经销商的再三怂恿和“包票”下,还是动了侥幸心理,默许了这种做法。
听到这个解释,林纾心中那块沉甸甸的石头,才算落下了一半。黄老汉的错,更多的是源于山里人的短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而非主观恶意的诈骗。
林纾用温和而坚决的态度,处理了青峰山乡茶叶合作社的“型号乌龙”事件。
他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指导黄老汉主动向县农业局说明情况,退回了多领的补贴款,并补齐了所有合规手续。
同时,他也将那个“聪明”的农机经销商列入了黑名单,通报全县,禁止其参与任何政府采购和补贴项目。
这次经历,对林纾的触动极大。它像一声警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单靠制度的文本和少数人的抽查,构筑的防线依然是脆弱的。人力的监督,总有其极限。当他一个人驱车往返数百公里,才能发现一个隐藏在山坳里的问题时,那些他没去过的地方,那些他没看到的人,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一种更深层次的忧虑在他心中升起:必须建立一个超越人力、覆盖全局、能够自我预警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防“大奸”,更要防“小恶”;不仅要靠干部去监督,更要让阳光成为最好的“杀毒剂”,让每一个普通村民,都成为制度的“哨兵”。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酝酿了数周后,逐渐清晰成一个具体的方案。在一个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他作为特邀代表,用十五分钟的时间,详细阐述了一个名为“西郊县智慧惠农资金阳光监管平台”的构想。
他的构想,核心有三:一是“数据天网”,二是“全民探头”,三是“能力地基”。
这个在当时听起来颇为新潮的提议,却意外地得到了县委陈书记的大力支持。陈书记当场拍板:“人民的钱,就要放在人民的眼皮子底下。这个平台,要建,而且要高标准地建好!”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西郊县的政务系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革命”。
一个由县纪委、农业局、财政局和信息技术中心联合组成的攻坚小组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