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的清晨,星城的天色依旧阴沉,江面飘着细雾。省政府大楼一楼的问题墙前,新增的两张红卡引来不少人驻足,一张写着“岳州临港环评补件延时”,另一张写着“衡山口岸异常介入迟滞”。
红底在灯光下格外刺眼,围观的群众有人拍照上传,有人小声议论。网络上很快冒出热门评论:“潇湘天天贴红卡,这么多问题,真能承受住吗?”点赞和转发一路攀升,舆论的漩涡再度浮现。
李一凡翻阅着秘书处送来的舆情简报,神情冷峻而平静。他把纸放回桌面,目光落在窗外的江水上,只说了一句:“红卡不是负担,是挡箭牌。群众看的是敢不敢贴,企业看的是能不能翻。”
陈晓峰点头,立刻安排宣传部门把这两张红卡的完整整改过程同步到门户,用实时链路让公众看见:谁签名、几点介入、怎么补救。与其躲着,不如让质疑在阳光下自行消解。
上午十点,江淮方面推出了一条包装精美的宣传短片。画面里是会展中心的灯光、专家讲台的演讲、企业代表频频点头鼓掌的镜头。配音不断重复三个词——稳妥、合规、长远。
财经频道滚动播出时,屏幕下方的评论条却意外闪现另一行字:“潇湘当日放行中位数二十三分钟。”冷冰冰的数字与华丽的画面并列,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台词剪成了背景。观众的注意力瞬间转移,讨论焦点不再是口号,而是对照的数字。
同一时刻,星城高新区大厅里的一场窗口签约正在直播。企业代表把资料递上窗口,工作人员当众逐项点选退回原因码,缺项立刻显示在大屏幕上,并附上补齐的模板。记者的镜头紧盯这一幕,评论区不断刷出弹幕:“这才是实打实的稳。”
又有人留言:“红卡看着刺眼,但翻绿的时候更踏实。”财经媒体迅速截取评论,用作对江淮短片的对照报道。舞台灯光和现场动作的落差,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午,岳州临港迎来一次真正的突发。检测点数据突然升高,系统报警声骤然响起,窗口人员当场贴黄卡,群众代表当即质问:“是不是设备坏了?”环保人员直接搬来备用仪器复测,同时请第三方检测员同步取样。两组数据完全一致,异常属实。
环保部门果断拉闸停产,过程全程上传协同台。红卡亮起,介入人签名与时间同步闪烁在屏幕角落。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随后有人点头道:“原来不是嘴上保证,真敢停。”这句话很快被记者写进稿子,第二天的标题赫然是《潇湘敢停:红卡的另一面》。
衡山口岸的延误问题同样进入聚光灯。报关行代表迟迟不交补件,窗口倒计时逼近红卡。陈晓峰赶到现场,把倒计时直接投到大厅屏幕,要求企业当场签署承诺书。
十五分钟后,缺项资料上传,红卡转为黄卡。有人鼓掌,有人松气。陈晓峰冷声提醒:“怕红,就不会快;敢红,才能真快。”这一句话在社交媒体被广泛转发,配图是那张巨大的倒计时红条。
傍晚,江淮媒体又放出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速度不等于发展》。文章暗指潇湘的问题墙红卡过多,恐怕会损害投资环境。几乎在同一时间,潇湘门户更新了一张图:左边是当日问题墙局部,中间是签约与交地清单,右边是放行中位数与销号周期曲线。
配文只有八个字——问题上墙,数据落地。评论区的声音却直白:“讲台讲稳,潇湘跑稳。”点赞一路飙升,舆论风向再次反转。
当晚,三地的大厅依旧灯火通明。岳州把异常复测的四个时间点做成图解,贴在公示栏,让群众一眼看清异常从出现到处置的全链条。衡山的签收清单被贴上编号,报关行代表主动拿手机拍下带回去,说以后谁也不敢赖账。
星城高新区则上传一段新视频,展示如何把“资料不全”细化为具体条目,窗口小伙子边操作边解释,群众在旁边点头称是。这些镜头第二天全都成为财经新闻的素材。
深夜,省人大法工委送来《开放日条例》修订稿,新增几条刚性条款:异常距停必须可视化,介入期十二小时必须出现责任人,群众按键结果必须公开留痕。
李一凡在批示上写下八个字:问题先贴上墙,再逐条翻绿。秘书处的人看完批示,都在心里暗暗点头,这就是潇湘的节奏。
午夜时分,协同台刷新数据:新增问题七条,销号六条,待复核一条。红、黄、绿灯在屏幕上交错闪烁,像一张心电图。问题墙前,最后一班工作人员把当天最后一张红卡翻绿,在签名栏写上名字和时点。灯光映照下,那几行字清晰有力,仿佛把潇湘的速度与底气,刻在了石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