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门口的小广场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头,几乎所有村民都来了,扶老携幼的。
有的人手里拎着酒、有的人手里捧着花生瓜子,还有红薯干啥的。
他们看见崔牛过来,都大声欢呼着。
“村长,看电视!村长,看电视!!”
村长说:“卧槽!让条路,让我过去开门啊。”
大伙儿赶紧让出一条道。
崔牛走过去,把小礼堂的门打开了。
接着,门板一推。
瞬间,他背后的村民就像一股洪流冲进去。
这卷得崔牛都东倒西歪,差点扑倒在地了。
他喊了起来:“别急,慢慢来!慢慢来!我去,别把我撞倒了,谁踩了我的脚?哎哟,脚趾头都被你们踩坏了!”
没一会儿,所有村民就把里面的长板凳坐满了。
但还不够坐呢。
幸好有些村民有自知之明,搬来了自家小板凳,就靠着墙角坐。
这实在没位置的,往地板上一坐。
再没位置的,墙壁上一靠。
顿时,整个小礼堂密密麻麻都是人。
崔牛龇牙咧嘴,一瘸一拐走到了前面,把电视开了。
“大伙儿听好,这电视一共五个节目,咱不可能五个节目同时看,只能看一个。”
“所以,我立下个规矩!”
“我按一个节目,谁想看的就举手,不想看的,就别把手举起来。”
“每个节目举一遍,哪个节目举手最多的,就看哪个节目,少数服从多数,没问题吧?”
所有村民大声喊:“没问题!!”
震得天花板嗡嗡作响!
崔牛都禁不住抬起双手,捂住耳朵。
“行了行了,小声点,哎哟我去,刚才脚被你们踩了,现在耳朵又要被震聋了。”
接着,他调了第一个节目。
这是个唱歌的,都是那些很老土的歌。
但对现在的人来说,也像是发现新大陆了。
崔牛说:“谁要看这个节目的,举手。”
所有村民都举起了手,没一个落下的。
崔牛一愣:“哟,唱歌还挺受欢迎,行,第二个节目。”
他又调了第二个节目。
这是个唱戏曲的,舞台上一帮涂脂抹粉,穿着戏服的人在那打打杀杀,晃来晃去。
崔牛说:“这个节目谁要看?”
哗啦啦一片,小礼堂又矗立起一大片小树林。
崔牛一看,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你们这是咋回事,咋又全部把手举起来了,别这样啊,这到底该看哪个好,记住,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才举手,不喜欢看就别举。”
他又调了第三个节目,问谁想要看。
所有村民还是全部举手。
第四个节目一样。
第五个节目也一样。
崔牛都被气笑了。
“行行行,五个节目你们都轮流看一遍了,自己心里也有数了,我重来一遍,记住,挑最喜欢的看,不那么喜欢的,就别举手了。”
“明白没有?”
所有村民:“明白了!!”
崔牛不得不再次抬起双手,捂住耳朵。
真是团结力量大呀,发出的声音怕是能把鬼吓没一大片。
接着,又换了第一个节目,唱歌的。
举手的村民明显少了很多,只剩七分之一左右。
第二个戏曲的,这回举手的人稍微多了点。
最受欢迎的节目,还是电视剧,举手的人超出了一半。
于是,崔牛一锤定音。
“好,今晚就看这电视剧,少数服从多数,不接受反驳。”
所有村民张开大嘴,刚要喊好,崔牛这回有先见之明了,马上把手一挥。
“闭嘴,安静看电视。”
村民们一阵大笑,纷纷把嘴巴闭了回去。
崔牛带着姐弟仨在旁边坐下来,跟着大伙儿一起看电视剧。
1980年,虽然电视机还没怎么普及,但已经有不少电视节目了。
比如《何日彩云归》,讲了湾湾同胞想念故乡,渴望回归的故事。
《崂山道士》这部电视剧也相当不错,是根据蒲松龄同名小说改编。
《乔厂长上任记》是改开题材剧,讲了改开前夕,有魄力的人咋样闯出一片天地。
……
不管啥电视剧,只要有人在那晃来晃去,村民们就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小礼堂里,只有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要不就是村民们偶尔发出的咳嗽声,或者嗑瓜子剥花生的声音,非常安静。
小山村里,绝大部分村民都是第一次看电视,不知道有多认真。
看着这一幕,崔牛也挺开心。
接下来的两三天,崔牛又带着一帮村民进山里,采了不少山珍,还有中草药啥的,都带到食品厂里,进行加工。
这也是细致活,虽然买了不少机器,但也要村民们动手。
所以,还真解决了不少村民的活计问题。
而且,赚到的钱,可比在其它地方干活要多了不少。
苏春柔也有得忙乎的。
搞笑的卢开华,叫了三个人扮演黑熊,收拾崔牛,结果被崔牛搞到三张接近完美的熊皮,这比他以前自个儿打的任何一张,都要靓丽呢。
所以苏春柔就更忙了,忙着打电话到处问谁要熊皮做的各种皮具啥的,卖力推销三张完美熊皮。
现在她也认识不少有钱人家了,很快就推销出去了。
熊皮大衣整一件!
熊皮帽子来两顶!
熊皮腰带也不错啊!
来个熊皮坐垫呗,老人家湿寒腿坐着好!
……
除此之外,姐弟仨也开始准备回娘家的东西。
在市里买了许多吃的用的,甚至玩的,打算带回娘家,送点给亲戚。
虽然在娘家,姐弟仨差点被卖掉,但毕竟是亲戚,回去多少得送点礼物。
这不是讨好,是要让他们看看——
咱姐弟仨现在过得非常舒服,简直要啥有啥。
而且,村里的人也有不少对姐弟仨好的。
这更得送礼物给他们,表示几分情义。
一切准备好了,就打算坐船顺着寒江往下游走。
到了支流松江,再拐进去,开个两百多公里就到了。
苏春柔的娘家码头,是一个千年古镇,叫做松口镇。
今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苏春柔问崔牛。
“牛啊,我们把东西都备好了,啥时候回娘家?”
崔牛说:“明天出发吧,今天食品厂还有些活儿,我要带着大家忙完。”
苏春柔点点头:“也不急,你先把事情全部干好,该交代的交代好了,再跟我回娘家。”
苏丫丫说:“是啊,这一回去,没准包括来回,得十天半月呢,姐夫必须把这边的事处理好。”
苏小虎想了想,也要发表一番自己的想法,突然大勇就带着两个人跑了进来。
一看他们脸色,崔牛就知道有事。
“啥情况?”
大勇严肃地说:“村长,我刚才带兄弟跟民兵在周围巡逻时,突然发现有十几个很可疑的人,进入了森林里。”
“看他们的装扮都是猎人,而且应该是外地的猎人。”
“这一个个杀气腾腾的,怕不是要干啥好事,我也没拦着他们,就叫人先跟着,然后赶紧回来向你汇报。”
“对了,他们手上还拿着一种奇怪的枪,我从没见过。”
接着,大勇就把枪的模样大致形容了一下。
崔牛一听就明白了。
“这应该是麻醉枪,带着麻醉枪进山打猎啊,但按理来说,带步枪就足够了,带麻醉枪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他们要带活的猎物回去。”
“第二,尽量不伤着皮毛。”
说完,他就站了起来。
“走,我们跟上去看看,看这帮家伙到底要搞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