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林昊对朱元璋的了解,除了源自于前世的史料之外,就只有这一世的‘传说’了。
哪怕是朱元璋的样貌,也是他基于这两个消息渠道的臆想。
现如今,他看着面前这张脸上那巴不得看尽人心的眼睛,突然就觉得他脑子里的朱元璋,更加的具象化了。
“所谓的‘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这个老郭,真不愧是跟老朱学出来的,真就是把老朱的猜疑给‘演’活了。”
“......”
想到这里,林昊就开始动起了脑子。
很明显,这亲兵出身的‘郭老爷’,也是情报方面的行家。
既然他已经从这地图上看出了门道,就不是三两句谎话可以说得过去的。
如果随便一个谎话,就可以把他‘郭老爷’给骗了的话,那他就没资格在这里当‘大师’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实话实说。
可如果完全说大实话的话,又不好让他的‘私养情报密探之罪’变成无罪。
想到这里,他当即就决定把这大实话给‘艺术加工’一下。
终于,他想到了怎么个‘艺术加工之法’!
林昊看着面前实为朱元璋的‘郭老爷’,一脸真诚的说道:“我从来就没有偷养情报密探啊!”
“你没偷养?”
朱元璋满脸不屑,也满脸不信的说道。
紧接着,林昊就大大方方的说道:“我确实是养了情报密探,但却绝对不是偷养的。”
“谁允许你一介文官养的?”
“大同府知府,柳卫华?”
林昊忙摆手道:“你别可别赖我的顶头上司,他甚至都不知道我养情报密探这事。”
林昊话音刚落,朱元璋就眯着眼睛道:“那是谁允许你养的?”
林昊见这位身为朱元璋脑残粉的‘钦差大人’,如此之固执,也只有说出这经过‘艺术加工’的大实话了。
林昊当着朱元璋的面,看向应天府的方向,先是真诚的行了个拱手揖礼。
“实不相瞒,让我培养情报密探的人,正是当朝陛下朱元璋!”
朱元璋听着林昊这话,自然是满脸的不可置信,再加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是,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朱元璋话音刚落,林昊就淡定无比的说道:“我说,让我培养情报密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誓死效忠的当朝皇帝,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话音一落,他又看着朱元璋,邪魅一笑道:“老郭,我说得够不够清楚,你又听得够不够清楚?”
“你如果听得不够清楚的话,我不介意再说一遍。”
说着,他又眨眼一笑道:“但是,事不过三哦,如果我再说一遍,你还是没听清楚的话,我就只有怀疑你是否因为肾虚,导致耳鸣耳聋了。”
“你......”
此刻的朱元璋,真就是既震惊诧异,又气得不行,以至于他你了半天,却你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也就在此刻,站在一旁的陈文,也跟着满脸诧异道:“林大人,当真是陛下让你培养特工的?”
“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啊?”
“你平日不是除了统军指战这方面,哪方面都瞧不上陛下吗?”
“说好的你现在接受陛下的赐封,也只是迫于无奈的呢?”
“感情,你一直在骗我们玩儿啊?”
这不算太大的书房之内,烛光之下,唯有林昊一人是一脸的镇定。
不论是作为当事人的朱元璋,还是跟林昊混了三年的县丞陈文,都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林昊在看了朱元璋一眼之后,就白了陈文一眼道:“没你的事,别说话。”
“我这么说,自然有这么说的道理。”
林昊话音一落,陈文直接就和朱元璋站在了‘同一阵线’,齐齐用既好奇又诧异的目光看着林昊。
紧接着,他们二人就异口同声的说道:“那你说说看,是个什么道理?”
林昊点了点头之后,就看向应天府的方向,似有追忆的说道:“当年,陛下托梦给我......”
不等林昊把话说完,朱元璋就满脸诧异的同时,还咧嘴说道:“陛下又托梦给你?”
与此同时,陈文更是一脸疑惑的开口道:“又?这个又字,是个什么意思?”
朱元璋不想搭理陈文,只想听林昊的下文。
他只是白了陈文一眼道:“就是字面意思,你别说话, 和咱一起听着就行。”
朱元璋话音一落,林昊也是有不耐烦的说道:“你也别说话,且听我编......”
这个‘编’刚做好口型,还没有发声,就被林昊给咽了下去。
林昊继续看着应天府的方向,似有追忆的说道:“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来也奇怪,我才就任大同县知县之时,不说天天梦到那没脸的陛下,拜托我帮忙,也隔三差五的就梦一回。”
“陛下托梦给我,让我先行试点‘养济院’和‘漏泽园’之后,没过多久,就再次托梦给我。”
“他说,他想组建一支集监察、缉捕、刑狱、侍卫、仪仗、情报搜集、秘密行动于一体的特殊精锐部队。”
“而眼下最为要紧的,就是情报搜集和秘密行动两项本领。”
“尤其是情报搜集,更是当前最需要的本领!”
“他说眼下直面之敌,就是虽然被赶出关外,但依然底蕴雄厚,随时想着再次入主中原的北元。”
“除了直面之敌北元外,还有开国就斩杀使者,不遵诏令,打他脸的倭国。”
“他急需一支,善于搜集北元和倭国情报的特殊军队!”
“只可惜,眼下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朝局未稳之前,正大光明的组建这样的军队,只会让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而且,他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他希望我可以先行小规模的组建一支这样的特殊军队,利用边关防谍要务,在实战中淬炼。”
“待军成之日,他就派人来依葫芦画瓢,组建一支直属于他的特殊军队。”
“甚至,他还想好了这支军队的名字。”
话音一落,他就突然看向面前,实际上就是朱元璋本人的‘郭老爷’。
紧接着,他就昂首挺胸的说道:“这支特殊军队的名字,就叫做‘锦衣卫’!”
话音一落,他就收起了眼里的‘追忆之色’,只是微微一笑道:“还别说,陛下没读多少书,但给机构取名字的本事,还真的不错。”
“‘养济院’和‘漏泽园’是如此,‘锦衣卫’也是如此!”
“我想着,‘养济院’和‘漏泽园’以后就算普及全国了,也都是统一的名字,就不改名字了。”
“可‘锦衣卫’三个字,却只能直属于皇帝,所以我就换了个名字,叫做‘特工大队’!”
“说白了,我的‘特工大队’,就是给未来的‘锦衣卫’打样的!”
林昊话音一落,陈文这才恍然大悟的说道:“大人,原来你之所以刚发展起来,刚兜里有点钱,就坚持兴办这些包赔不赚的买卖,是因为陛下托梦委托?”
“陛下长啥样啊?”
“真鞋拔子脸啊?”
林昊白了陈文一眼道:“我都说了,他就没脸。”
“他的脸被金色的强光挡住,实在是看不到五官和脸型长什么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空有想法,却没有实力,还要托梦委托臣工试行,觉得没脸见我,才在我的梦里用金光挡脸......”
也就在林昊和陈文,在相互问答之间,说他朱元璋没脸见人之时,朱元璋就在暗自惊骇的同时,陷入了沉思。
“老话说得好,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啊!”
“咱有‘养济院’的想法,他却先办了‘养济院’,说咱托梦委托他试行,咱还可以不管不顾的说,只是他胡编乱造到了点子上。”
“哪怕是‘漏泽园’步了‘养济院’的后尘,咱也可以丢掉脑子,硬说他是胡编乱造到了点子上。”
“可怎么‘锦衣卫’也出来了?”
“‘锦衣卫’怎么来的?”
“明明就是咱着了他林昊的道,让他画了那令人羞于启齿的‘素描’,还威胁咱要让京城百官人手一份。”
“咱是为了杜绝此事发生,才建立‘锦衣卫’的啊!”
“建立之后,咱也确实想着,既然都监察百官了,那就把缉捕、刑狱、侍卫、仪仗、情报搜集、秘密行动等事情一块办了。”
“就时间而言,他洪武三年之后不久,就建立了这专门打情报战的‘特工大队’,咱是洪武六年才组建的‘锦衣卫’!”
“虽然区别于咱先有想法的‘养济院’和‘漏泽园’,但他却说出了‘锦衣卫’三个字,和不久之前才确立的‘锦衣卫职责’啊!”
“锦衣卫现在还处于秘密阶段,只有咱和毛骧以及锦衣卫成员知道,并未向百官公开,就连妹子都一点不知道。”
“他不可能通过他的‘特工大队’,获知‘锦衣卫’三个字,以及锦衣卫的具体职责!”
“难道,真是他梦见咱委托他试行,好给锦衣卫做榜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梦见咱委托他试行‘养济院’和‘漏泽园’,以及这为了区别‘锦衣卫’,才改名的‘特工大队’,就是真的了?”
“这怎么可能呢?”
“这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在自己的心里,强而有力的否决这件事,可他最后却是否决到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可笑。
是啊!
他自己都说‘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了,还要继续否决的话,那就真是把脑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在面对林昊之时,很多时候都想不要脑子。
因为越要脑子,就越发的痛苦!
可权力博弈这事,又怎么可能不需要脑子呢?
“天意吗?”
“难道,这真的就是天意吗?”
“天意弄人啊!”
也就在朱元璋暗自埋怨老天不公之时,陈文就当即恍然大悟道:“原来,这些都是陛下的想法?”
“是陛下有想法,却没本事,这才让大人先试行的?”
“如此说来,大人就是陛下的‘应梦贤臣’?”
林昊当即摇头道:“可别这么说,我之所以答应他,只是觉得他的想法还不错而已。”
“以他的综合素质来说,他还不配得到我的身体和灵魂!”
林昊话音一落,陈文就当即点头一笑道:“这话说得在理,以陛下现在综合素质来说,确实不配得到大人的身体和灵魂!”
朱元璋看着这一唱一和的二人,真就是气得咬牙了。
他还不配得到他林昊的身体和灵魂?
他巴不得将他林昊的身体和灵魂,全都拒之门外还差不多!
可他虽然很是生气,但相比于‘锦衣卫’三个字所带来的震惊,以及‘应梦贤臣’四个字,再次从第二个人口中说出,所带来的后怕,他受的这点气就不算什么了。
眼下最紧要的事情,还是想办法不让他家妹子知道,再次托梦这事。
如果再让她说出她久未提及‘应梦贤臣’四个字,他就该后背发凉了。
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事就这么过去就拉倒。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盘算之时,林昊就用极为深邃的目光,看着朱元璋道:“老郭,你要是不信的话,你回去之后,可以问问陛下,‘锦衣卫’三个字,是不是已经在他心间了。”
“只是,还没有开始实施而已!”
其实,林昊也不确定,锦衣卫三个字,是不是现在就已经出现在了朱元璋的心间。
按照正史的记载来说,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之时,才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改置的‘锦衣卫’。
现在距离洪武十五年,还有差不多九年之久,他是真的不知道,锦衣卫三个字,是否现在就存在于朱元璋的心间。
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赌两个概率。
他要赌的第一个概率,就是这‘郭老爷’回去如实禀报之后,不论是‘养济院’和‘漏泽园’也好,还是‘锦衣卫’也罢,都存在于他朱元璋的心间。
如此一来,在这‘天意’最大的年代,即便是他朱元璋再怎么多疑,也会加大对自己的信任。
很明显,这对他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百利而无一害。
而他要赌的第二个概率,就主要针对眼前的‘郭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