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华却发自内心感叹:
“其实他这样也挺好的,所谓青春,其实就该这样,考大学这事,说实话,说重要,那确实挺重要的,说不重要,也未必那么重要,毕竟这只是人生无数个十字路口中的一个。”
王小华正羡慕着林书华的青春年华,这时班主任却一句话将他打回现实:
“要是明年高考林书华能考上清北,那我们一中就独占两名清北生了,这不但但对林书华是一件好事,对他父母,对带他的所有老师,以及学校的所有领导,乃至教育局的所有相关领导,都是一件大好事。”
王小华不由一愣。
恍惚间回想起曾经自己高考填志愿的那段时光。
其实他当初并不想报考清华的,因为他这分数能勉强上清华,但却不能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在所有利益洪流的裹挟之下,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报清华。
那是他人生之中,第一次向现实低头。
而那一低头。
所有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而他的心气,却已经流失了大半。
他现在就想,如果他当时的性格,像现在的林书华这样洒脱,是不是就不会委屈自己?
正恍惚着,班主任这时又说:
“小华,等会你加一下书华的联系方式,要是他明年高考分数能上清北,到时候还需要劳烦你帮他做一下思想工作,我听他班主任说,他谁都不听,谁都不放在眼里,就对你挺敬佩的。”
王小华呵呵一笑,口头上客气答应:
“行行,没问题。”
可心里却早已有了另一番想法。
如果一年以后林书华的高考分数,像他当年的那样只能勉强踩线进清华或北大,那他绝对不会劝林书华去报清华或北大,他会告诉他,学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比所谓的名牌大学,要重要许多。
王小华并不喜欢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再加上清华里天赋怪横行,让他无论怎么努力都追赶不上人家,这让他进入大学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迷茫之中,表现得非常挣扎,甚至一度自我怀疑。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对他的心气更是沉重的打击。
让他认清现实,不得不接受现实,甚至屈就于现实。
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打算毕业后回去考公,其实就是屈就于现实的一种体现。
林书华的演讲结束了,轮到王小华上去讲两句。
王小华的演讲,没有林书华的那么轻松诙谐。
他就按部就班,先是感谢母校的栽培,感谢母校邀请他回来参加这宣誓大会,然后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大学的生活,最后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祝愿大家一年后的高考,也能考上好大学。
宣誓大会结束后,学校的领导立即安排特尖班座谈。
让特尖班的学生,能够和王小华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这个座谈会是非正式的,李蒹葭也一起来参加了。
氛围还是挺轻松的。
学弟们问了很多关于学习上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活的问题,王小华都一一认真回答。
期间还有不少同学,和王小华、李蒹葭互加了联系方式。
林书华也来加了王小华的qq。
“小华学长,你玩英雄联盟吗?”
林书华问王小华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玩不玩英雄联盟。
“说来不怕你笑话,我从没玩过电脑游戏。”
林书华又问:
“那你在大学里,课余时间都在干什么?”
王小华如实说:
“我课余时间比较枯燥,之前是一直跟着舍友做化学电池的研究,后来专注于考公这一块,有时间就研究行测和申论,或者看一些市政报纸,进行政策分析。”
“你准备考公啊,不打算做科学研究吗?化学这专业,就该搞科研啊!”
林书华面露惊讶,脱口而出。
王小华只能尴尬地笑道:
“我天赋不够,不是做科研的料。”
一众学弟学妹一阵惊呼:
“小华学长,要是你都天赋不够,那我们岂不是更加战五渣?”
王小华就说:
“也不一定,搞科研的天赋,和应对高考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考了个双非本科,但最后依旧能成为科研界的大牛。”
林书华这时说:
“只是,以你这样的成绩去考公,真的有点浪费人才了。”
王小华尴尬笑笑。
林书华又说:
“要是换做我,我肯定不会考公,我就算死也要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出一番成就!要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牛!我要是做不出成就,我宁愿睡大街也不去考公!成了公务员,一辈子就那样了,没多少盼头。”
彼时是2014年,那时考公还没现在那么热,没那么多人扎堆去考公。
说实话,像王小华这种学历,这种能力,在那时候要考上公务员还是挺容易的。他提前准备,其实是为了冲一下中央选调生,那时候考公其实就中央选调生比较难点,省级选调生,王小华正常发挥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小地方的公务员,他甚至能闭眼考上。
彼时的主流思潮是创业,是科技创新,是互联网造富大梦。
追求稳定,被许多年轻人当作是没出息的行为。
林书华少年意气,他天赋这么好,自然看不上公务员这一小饭碗。
最重要的是,智商高的人,其实都挺不屑于去应付官场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的。
因为那些虚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反而会浪费时间,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遏制人才智慧的发挥。
“人各有志吧,只能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认清现实,接受现实,其实也是成长的一种,再说了,做科研是造福人类,当公务员也是造福人类,为人民服务,不单单是一个口号,这还是一个伟大而纯粹的社会行动。”
王小华为自己的选择辩解。
虽然说服了学弟学妹们,可他心里却不太是滋味。
这时林书华问道:
“小华学长,话说你在大学谈恋爱了吗?”
王小华正想要开口回答,这时一旁的李蒹葭先开口了。
“谈了啊,我和小华高考后没多久就开始谈了。”
现场一众学弟学妹立即起哄,然后开始各种八卦。
不停地问李蒹葭各种谈恋爱方面的问题。
问得李蒹葭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结果这交流座谈会,变成了八卦会议。
好在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会,最终还是结束了。
特尖班的同学们,都回去上课了。
王小华和李蒹葭,却还要继续下一个行程。
那就是参加由领导组织的研讨大会。
这会议由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组成,比较正式。
还有新闻记者来采访报道。
估计晚上就会上县电视台的新闻。
会议结束后,照例大家一起去吃饭。
酒桌上,刚开始不少领导对王小华都很热情,对王小华说很多好话,主动要王小华的联系方式。
可当他们得知,身旁的李蒹葭是王小华的女朋友的时候,他们的热情就减了大半。
当然,表面上肯定还是和和气气的,该说的客套话一句不会落下,该敬的酒也一杯都不会少,那种热情的消减,只有细心敏感的人才能察觉到。
领导们这反应,其实也很正常。
他们和王小华套近乎,无外乎就是谋求利益而已,而想要从王小华身上谋求利益,那最低成本的方式,自然是有女儿的把自家女儿介绍给王小华,没女儿的把亲戚的女儿介绍给王小华。
亲缘关系,可比任何利益关系,都要牢靠许多。
可现在王小华都已经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且还是高中同班同学,甚至已经去见过双方父母。
这时候再给王小华进行投资,那就不值当了。
而且现在去投资,也不是君子行为。
毕竟人家李蒹葭的父亲,也是县城的公务员,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去做挖墙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