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三方,用的是帕拉贝鲁姆手枪弹,也就是德系武器了。”
埃文斯少将想了想,
“德系武器在全世界使用者众多,除了德国原产,还有各国大量的仿制型号,我们无法通过这个判断他们所属的势力。
不过,按照梅森阁下所说,无论是戴乌鸦面具的“超级战士”,还是这个神秘的第三方,他们的目标都是这个德系犹太人。
从这六张照片来看,从我们研究中心偷拍的机密资料,当时就在这位催眠大师手中。
刚才奥斯丁博士也确认了,我们找到的这几张,只是资料的一小部分,而且并不连贯。
他们好不容易潜入了我们的研究中心,打开了保险柜,时间也足够,一定会将保险柜里的资料全部拍照的。
这就意味着,除了这掉落在楼道里的六张照片,其它照片当时大概率还在这位催眠大师身上。
现在,这些照片应该已经落入了戴乌鸦面具的“超级战士”,或是第三方手中了。”
“不光是这样,资料很可能有两份。”
梅森中将摆了摆手,
“这六张是照片,不是胶卷。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从基地里偷拍的资料冲洗出来了。
既然如此,除了照片之外,应该还有一份冲洗好的底片存在。
现场的情况,也还有疑点。
那具没能查明身份的,死于刀伤的日本人尸体,很可能属于这个神秘第三方。
枪战开始后,春之庭会所内的客人和工作人员都拼命往外逃,没有人会靠近交战的位置。
如果是被误伤,只会是被流弹击中,就像另外几具尸体一样。
只有参加了战斗,才有可能死于刀伤。
而且,现场还发现了一些完全不应该出现在那里的东西,手术刀刀片,多达数十枚。”
“手术刀刀片?”
埃文斯少将疑惑道,
“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对,非常奇怪。”
梅森中将点了点头,
“从现场分布来看,这些手术刀刀片以交战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会所1楼通向2楼的楼道口为中心分布的。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刀片,就在这个区域,直接就掉落在地上。
但最奇怪的,是另外三分之一的刀片,分散在会所内很多地方,其中一部分深深钉进了桌椅之中。
可以看出当时的力度不小。
现场勘探的人员认为,这些刀片也是作为武器使用的。”
“梅森阁下的意思是,当时有人把这些手术刀刀片当成飞镖使用?”
埃文斯少将想了想,
“在有枪械的情况下,还用这种攻击方式,说明这第三方之中,有非常擅长使用飞镖的高手。”
“这第三方,恐怕也很不简单啊。”
梅森中将轻轻叹了口气,
“要知道,我们的15名士兵,都不是那位“超级战士”的对手。
按照现场情况和两名逃兵的口供,根本就是单方面屠杀。
从现场情况看,这第三方至少有四个人,但和那位戴乌鸦面具的“超级战士”交手,留在现场的弹壳都有一百多枚的情况下,却只留下了一具尸体。
日本警察和我们在大阪的驻军很快就赶到了现场,这些人是不可能带着尸体撤退的。
只有一具尸体,只能说明他们和戴乌鸦面具的“超级战士”交战,只有一个人战死。
这第三方,很可能也有“超级战士”的存在。
我甚至有一种猜测,因为无法速战速决,又担心大批军警赶到,他们之间可能没有最终决出胜负就罢手了。
资料反正有两份嘛,胶卷和照片。
如果各自拿到一份,也算是达到了目的,没有必要冒险继续留在那里。”
“要是梅森阁下的推断属实的话。”
埃文斯少将摇了摇头,
“现在就有两个势力得到了我们研究中心的资料。
而且,他们还都是原本就有“超级战士”的势力。
既然那个戴乌鸦面具的神秘人,表现出与我们遭遇过的那五名“超级战士”相似的特征,那么很有可能和苏联人有关。
但那个神秘的第三方势力,我们就无从判断了。”
“我保险柜里的资料上,有已知的脑部改造、跨物种基因融合两种“超级战士”的特征,还有我们的研究团队做出的各种推测,以及制定出来的几种研究方向。”
奥斯丁博士忧心忡忡,
“这两个势力得到资料之后,就相当于和我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按照我们之前的推测,苏联人很可能已经得到了脑部改造的技术,
但下水道秘密实验室里发现的的跨物种基因融合实验体,苏联人原本是不知道的。
甚至我们推断出的,完成脑部改造“超级战士”只是半成品,原本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掌控跨物种基因融合的躯体。
这个结论,也在被偷拍的资料之中。”
“无论如何,研究资料泄密已经无可挽回。”
梅森中将看着奥斯丁博士,
“不但苏联人得到了资料,还有一个神秘的第三方。
他们一定也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的。
而且,谁知道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势力参与进来,现在可不光是我们这里了,苏联人、还有这个第三方,也有资料泄密的可能。
可我们没有必要因此感到悲观。
因为我们仍然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强大的国力。
相信在巨大的投入之下,我们美利坚的研究进度,一定会超过任何其他势力。”
。。。
小田宅,书房。
在回到东京的第四天,萧诚终于拿到了野口信介的日记。
按照死亡笔记上的安排,野口信介会在抵达东京之后,把他从大谷酒店离开,直到登上前往东京的火车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事无巨细写成日记。
也就是说,日记最后的内容,就是他在大阪上火车的时间。
从日记上看,这家伙乘坐的,是当天下午从大阪发车的火车。
萧诚还是第二天才离开大谷酒店回东京的。
也就是说,野口信介抵达东京的时间,比自己还要早啊。
日本早就普及了义务教育,像野口信介这样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人,基本上不可能是文盲。
写一篇日记而已,没有这么难吧?
这家伙竟然拖了三天。
嗯,按照死亡笔记的安排,野口信介是要确定环境安全,才会写日记的。
也就是说,这几天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写日记。
可惜,野口信介的日记是截止到他在大阪上火车的时间。
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萧诚已经无从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