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原来洛国的世家,乘船逃难逃到流林这儿来的。”
我听到这儿一下明白,还有一只漏网之鱼呀,老奸巨猾的世家。
“是姓纪吧。”
“对,纪老师就是我们富山圣母的宰相,这几年在他的建议下,我们这一支队伍疯狂的发展越来越壮大。”
“那你老师跟你们说过没有,为什么流浪到你们这儿?”我也想知道这个家伙到底告诉他们没有?
“说了,被别人打败,从洛国逃来坐海船,流落至此。”
“可以,姓纪的还不错,并不隐瞒自己的不幸,那他告诉你没有被谁战败的吗?”
太子很好奇的看着我,过了很久才说出来一个名字。
“不知道,听老师说他叫神龙天子。”
看来这一支姓纪的,应该是旁支才对,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逃掉。
“你想认识认识,神龙天子是谁吗?”
“我就想认识,听老师说他挺厉害的,你,你……。”太子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有人指着用手指着我。
“不好意思,我就是那位李老师口中的神龙天子,难道他就没有告诫你吗?”
太子听到这么一说,脸色煞白,说话也没有那么利索。
“难道你老师,就没有告诉你一些要注意的事吗?”
“告,告,告诉了,叫我离你远一点。”
“看来三千万两银子说少了,但是没有办法,既然说出了口,那我就吃亏一点吧。”我边说边站了起来。
“你们想一下,让谁回去送信。”
“不用,神龙天子,船上有一种流林国家特有的海鸟,把信写好绑到他腿上,就能飞回到我母亲那儿。”
“这个不错,既然如此那我就开始写了。”说着我拿起纸笔,在旁边的桌子上飞快的写了起来,说明了原因,道明了关系,最后我还写了一句。
成不成你看着办。
最后落款没有写我本名,因为可能他们也不知道我的本名,直接落下神龙天子四个字。
司玄珠在旁边看着我如何谈判?如何吓唬?还有如何引诱?这才感觉到自己学的东西还很多啊。
谁知道没过一天的时间,浪荷王朝的军部侍郎带人坐船过来。
“先生,听说你抓到了流林富山圣母的太子?”
“谁说的,我抓到了吗?怎么能这么说呢?他出来游玩,走错了航线来到了这儿,我们请他做客,顺便收点住宿费用,饭钱不差吧。”
军部侍郎听见我这么一说,惊诧的睁大眼睛看着我,勒索还能说的这么光明正大的。
“该给的,该给的,我能去见见他吗?”
“怎么不可以?公主就没说啥,我能说啥,何况我就一外人。”
军部侍郎也许发现了我的不悦,尴尬的走开来到了司玄珠的前面。
“公主。”
“想去见就见吧,在那屋里面。”
“公主。”军部侍郎,用眼瞟了我一眼,发现我已远去。
“他要了多少赎金?”
“他没有要赎金呀,他只是收了点换钱而已。”司玄珠现在也有样学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公主才给我几天,就把我的脸皮厚精髓学的差不多,在这世上只要脸皮够厚够黑,就没有什么难事儿。
太子在屋里无聊,看见进了一位官员鸟就没鸟他一下。
“富山太子,老臣是军部侍郎,有什么需要的跟老夫说一下。”
“你能放我走吗?”太子低下头,狠狠的看了一下军部侍郎。
“这个不行,这是公主的封地,她请求的,何况你们好像也不太占理。”军部侍郎现在也不卑不亢的说道。
“那位年轻人,是真的神龙天子?”
“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那我就不说了,不过这辈子能见到神龙天子,也算有幸,听说他几年时间就统一了华夏,让华夏走向富裕,如果我能学到他一星半点将来治理国家的时候,那就事半功倍。”
军部侍郎很意外的觉得太子是不是关傻了?现在都佩服起抓他的人来。
那我还待在这儿干啥呢?算了吧,回去跟国王说一下,就算交差。
我拿着镇长带回来的黑炭,发现了几处都是优质煤,可以炼成焦煤,心中的一个宏大计划由此形成。
海鸟没有飞回来,却来了十几艘货船。
司玄珠封地里的百姓一下紧张起来,
华夏士兵好像觉得没啥样的,站岗的站岗,但是,海上的两艘快艇,却包抄着这十多艘货船。
即使藏着千军万马,这两艘快艇的加持下,沉到海里都一样。
千夫长走了过来,眼神有些紧张,毕竟保护我的安全是他的责任,手下也不过几十来人。
“先生,他们好像下来几个人。”
“别紧张,他们是来谈判的,在沙滩上把桌椅摆好,茶煮上。”
“好的,先生,我马上去办。”
货船上放下的小船,总共载了七八个人过来,船头站着一位老者,应该和义父的年龄差不多。
我站在桌子边上,看着这一切,旁边的司玄珠,看似很平静。两只小手却攥得紧紧的。
“别紧张,他们是送钱来的,心情放松点。”
司玄珠笑了笑,却比哭还难看。
老者走下小船快步的走了过来,一点也不显老。
“神龙天子,久仰久仰。”
“纪老丞相,久仰久仰。”我伸手示意。
“来,先坐下品品茶,海上的不平静,现在可以放心下来。”我扭头看着司玄珠。
“去把太子带过来。”
老者很明显的愣了好久,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意思,按常理来说,这不符合规矩呀。
太子急匆匆的走过来,老者连忙站了起来施礼。
“太子受苦,老臣来迟。”
“老师免礼,神龙天子对我还不错,你不必担心。”想不到太子还为我说起好话来,看你这个家伙,心机挺厉害的。
“来,大家坐下来,品尝一下我们华夏今年的新茶,希望你们提提意见,我们也好加以改正。”
三人就这样坐着,喝了一会儿茶之后。
“纪老丞相,应该是纪氏世家的旁支吧?”我们就像聊天一样,随便问问。
“先生,如何看出来的?”
“从气质上。”
“哦。”纪老丞相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这样评价他。
太子这个时候插进话来。
“先生,我能问个问题吗?”
“随便问。”
“你是如何做到的。”
“站在对方的角度,还有百姓的角度上想就行。”
“就这么简单。”太子有些不太相信,还以为我是在敷衍他。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很简单,是你们把他想复杂了的。”我立刻正色起来。
“百姓只想安居乐业,有吃饭吃,有衣穿,有活干就行,但是统治者老想把别人的东西,巴拉在自己的私囊之中。”
“谁的命不是命,百姓富足,他们还会造反吗?造反的百姓,说实话,已经是无路可走,才造反的,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说百姓造反是自己造成的,别老把问题和责任推到百姓身上。”
两个人听后,沉思了起来。
纪老丞相向我拱拱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少年前,出门云游的时候,我曾遇见一位陆老夫子,他曾经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原来还是夏国的宰相。”
“想不到纪老宰相还认识我义父,他现在是华夏国家总理。”
“惭愧惭愧。”
“我能问一下纪老宰相吗?你老是什么时候去到流林国家的?”
“四国围攻你们华夏国家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败局已定,我曾经向家主试图沟通过,却遭嫡系的驱逐,来到了恶人岛。”
“你当时有什么依据,认为华夏必胜,当时四国那可是气势汹汹,兵力多过我们十多倍,当时我们的兵力满大满算也就两到三万左右。”
“当你夺下龙山临水两关之后,我派人去打听过,却没有打听出来你们用什么方法,不用吹灰之力,夺下两关,这两关在夏国来说,那也算得上是险关,何况还有一位战神熊霸天,却死得悄声无息的。”
“你就从这方面,断定我赢了四国?”我听得有些惊讶,这可是他做到了一叶知秋。
太子也听的哑口无言,他并不知道自己老师还有如此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