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集中照护,除了路途有些远这个不利的条件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好处。
第一,负责照护的族人经验更加丰富,对这些产妇,自然会知晓如何去做;第二,集中照护所消耗的物资,平摊下来,相对更少,浪费的现象也会更少;第三,集中照护点的医者和药物的条件会更好,应对危险时的经验也充足;
当然,同样是生产的女性族人之间,交流起来也更方便,无形中,也能拉近族人间的关系。
熊二的办法最终还是被部落采用了,相比较运送产妇路上可能发生的危险,集中照护的好处太多了,况且这些危险,也基本上都是可控的。熊洪已经让熊雨熊欣在设计专门的车辆,用于运送身体虚弱或者特殊情况的族人。
“另外,就是继续鼓励适龄的族人去结亲去生育了。”
熊巫笑了笑,“只要是结亲的族人,部落都会给分配一间单独的房屋,如果孩子多,会分配更多;结亲的时候,可到宗庙领取20枚铜币,算作是部落的祝福;生下来的孩子,部落会负责养育,一直到他们成年;每多生一个孩子,部落都会额外奖励五十枚铜币,可以连续领取三年。”
关于如何刺激部落人口增长,熊洪自然有办法。以往部落时代,不是大家不愿意生,而是每多生一个孩子,其他人得到的资源就会减少一些,在面对生存威胁时,自然也没办法想生就生。
现在的熊部落,拥有大量的物资,各种保障也好,族人生孩子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现在部落负责族人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没有了后顾之忧,族人们生孩子的意愿自然也强了不少。况且还有部落的激励措施,愿意生孩子的族人就更多了。
从今年新生儿增长的数字就能看出,熊部落鼓励人口生育的措施,还是起到了不少作用。
“你们的村子里增加的族人,那就要考虑如何去管理他们,正巧族长有个想法,你们大家都听听看。”
熊巫朝着熊洪点点头,示意他来讲述各个村子的族人管理问题。
“现在部落村子的人口,很可能会因为调动,会去其他村子或者新的营地,这就让村子管理的难度增加不少,各种生产任务的安排上,也会存在人手不足的窘境。”
熊洪的想法,就是参考后世各个朝代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符合熊部落现阶段的户口策略。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让每个村子都能知晓族人的具体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以各个村子、营地为基础,给每个族人建立一份‘图册’,这样一来,族人的具体情况,村长都能了解,不管他是在这个村子,还是调动到其他营地,这个图册,都会跟着他一起调动。”
熊部落因为新的营地建设,各种生产任务的需求,族人并不是一直固定在某个村子或者本部的,他们会根据要求,到其他村子去,这就造成了部落的人口流动。
而人口流动不加以管理的话,很容易就造成乱子。现在熊部落只是人口数量少,村子也少,况且交通情况也没有那么好,流动的人口并不算多,都是部落要求才调动的,但这种情况会随着部落的发展壮大而改变。
熊洪接着解释道,这份“图册”上面,不仅会记录族人的姓名、出生年月、亲属关系、所属的村子、身体健康情况等基础信息,还要标注他们掌握的技能,比如擅长耕种、养殖、制陶、冶炼还是编织等技能,另外还会记录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比如是否是“教授”,知识水平到达哪一个阶段。
这样一来,村长在分配任务时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谁适合做什么,避免出现让擅长精细活的族人去干重体力活,或者让有腿伤的族人去负责运输物资的情况。
而且,当族人调动到新的村子或营地时,接收方的村长,可以通过查阅图册,快速了解族人的基本情况,从而迅速安排合适的工作,让整个部落的人力调配更加高效。
熊巫在一旁补充道,“这份图册还能作为部落统计人口增长、评估各村发展情况的一个依据来源,比如哪个村子的人口增长快、哪个村子的技能人才多、接受教育的成果突出,这些都能从图册中反映出来,部落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可以提供重要参考。”
当然,这份“图册”或者说族人“档案”,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熊洪暂时规定,每年年底由部落指派各村的“教授”和村长们,一起进行更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去做这件事,总要比出现问题后再做,要好的多。”熊洪看着众人,感慨地说了一句,
“现在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了,我也没办法记住每个人的长相和姓名,相信大家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不过有了这些图册,族人的情况,我们都能大致了解,对你们来说,最麻烦的就是刚开始建立这些图册,等都建立好了,那后续的更新就方便多了。”
熊洪准备在部落推行的族人“档案”,虽然是参考了后世的一些户籍政策和管理办法,但本质上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熊部落建立的“档案”,更多的是了解各个村子人口分布情况,以及每个族人的个人信息;而后世的户籍政策,更多的是为了控制人口,防止人口大量流动。
其次,熊部落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族人在被安排生产的时候,互相熟悉的时间更加短暂,不用再经过长时间的培训;而后世的户籍制度,则是为了纳赋服役,为缴纳“赋税”或者徭役提供参考依据;
再者,熊部落推行的族人“档案”,族长或者本部可以根据各个村子上交上来的内容,看到各个村子的人口分布、发展情况,做相对应的调整或者补充;而后世户籍制度,则是限定人口的职业变换,方便统治者调用各种人员。
“这是我们制作的,每个族人可以随身携带的身份牌,上面记录了族人的基本信息,每年年底的时候,村长们记得给村里的族人更新信息。”
熊洪从桌子上拿出两块不同颜色的木牌,木牌并不算大,比成年人的巴掌还要小一些,呈长方形。
“男性为黄色,女性为红色,除此之外,其他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熊洪边说,边让人把桌子上的木牌,给发到每个村长的桌子上。
“大家看,现在这些木牌,都是空白的,上面已经预制好几条不同长度的线条,等用的时候,就在这些线条上写上名字、性别、年龄等内容,背面则是记录这个族人来自哪个村子,擅长什么,知识水平是什么阶段这些。”
众人将手中两种颜色的木片翻来覆去地看着,这种办法,虽然听起来有些麻烦,但不得不说,如果真的用上的话,那这些村长就不用因为去了解新加入族人的特长而头疼了——一整天都没有什么闲下来的工夫,要是在农忙时节加入村子,更没时间去了解了。
“这块木牌就可以看做是熊部落族人的证明,与此对应的,每个村子也会保留一份这样的木牌,另外再将族人的情况记录在图册上,两者互相对应,如果出现木牌遗失、损坏的情况,或者与图册记录内容不符,以图册为准。”
要不是在金属牌上刻写这些文字太过艰难,熊洪都打算用金属来给大家制作。不过木材也有木材的好处,成本更低、写字更加容易,更适合大规模的制作。
目前这些木牌,已经确定了版式,木工坊那边一天就能做出来长10厘米宽5厘米厚半厘米的木牌两三百片。
这些木牌,经过染色和刷桐油,使用的时间就能延长。虽然每年都要更新上面的信息,但只要刮掉上面的文字,就能继续使用。
“那族长,村子里面所有的族人都有这个牌子,这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肯定是好事,可是,族人调动的时候,这些木牌上以及图册上的一些内容,不是仍旧需要改动吗?”
有个村长像是想到了什么,站起来问道:
“比如我调到其他村子去,是不是说,除了自己的身份牌,图册也要跟随我的调动到其他村子里去?如果调动频繁,是不是上面的内容,都要记录下来?”
熊洪看了一眼提出问题的族人,眼神中满是欣慰。
“不错,在六岁之前,这些婴孩的图册和身份牌,会只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父母、出生的村子等信息,不会有其他记录,而六岁以后,就跟我们成年人一样,各种信息齐全,自然图册上面也是如此。”
“你说的调动问题,正如你理解的那样,族人的调动,由部落宗庙予以决定,各个村子负责执行。”
熊洪点点头,解释道:“比如新成立一处营地,需要调动五十人去建设,那本部就会根据部落现有的人口分布情况,从各个村子中抽调一些族人,调动的命令下达后,各个村子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族人。”
“调离的村子负责将族人的信息更新,比如记录下调动的时间、调动的目的地以及调动的原因等信息,并出具一份调动材料,跟随此人的人员图册,一起到新的村子里去。而新的村子,则负责接收、管理相应的图册,并根据他擅长的来安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