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过后,王狗儿又给忠国公府安国侯府跟贾宝玉那儿都送了不少的瓜果菜蔬。
众人这才从他口中得知入冬之后,刘姥姥得了一场风寒,断断续续的到现在还没好利索呢。
贾敏给了一瓶黛玉制的药丸,因为刘府医年纪大了,怕路上给颠簸了,便又让林远方跟着王狗儿去了一趟。
邢氏和巫云她们也给捎上了不少的药材皮毛布料。
林远方到的时候,鹦哥儿正服侍着刘姥姥喝粥呢。
老太太的精神气确实大不如从前了,见着林远方,她忙拗起了身子,“劳烦小哥儿跑这一趟了,我这把老骨头啊,也是娇气了,往年比这冷的时候都扛过来了,偏今年有点子邪乎,那劳什子药也吃了,可就是断不了根,我寻思着,怕不是我家老头子在地下惦记得紧了。”
鹦哥儿赶忙往地上连呸了三声,“大吉大利,您老啊,定然会长命百岁的。”
“就是,”林远方放下药箱子,取出了脉枕,“您老得可劲儿的活着,这不还没看到我家玉儿成亲生子呢,我可是听说了,您还想给她带孩子的,可不能失言了,要不是实在太忙了,她都得亲自来一趟的。”
“我似是说过这样的话呢,就是心里太稀罕这孩子了,让她忙她的,我呀,再挣挣命。”
林远方安静的给她把着脉,鹦哥儿笑道:“这话才是正理儿呢。”
过了一会儿,林远方收了脉枕,“老人家确是风寒所致的,但似乎之前服用的汤药有些不对症啊,那药渣子可还有?”
“药渣子全泼路上去了,不过家中还有两包没煎的。”王狗儿他媳妇忙回道。
“劳烦取过来,让我瞧瞧,对了,有药方了吗?”
林远方解开药包,对比着药方,仔细的查看了起来,眉头是越瞧,便皱的越紧了,“药方子确实是治风寒之症的,这川穹与姜活细辛配伍也都很合适,但老太太明明就是阴虚火旺啊,那可就万万用不得了,难怪老是不见好呢。这个大夫莫不是个半路出家的半瓶水吧?”
“就是咱们镇子上江家药铺的坐堂大夫给看的诊,方子也是他开的,药也是从他们铺子里抓的。”王狗儿说道。
“这不是害人吗?我娘这一茬子遭了多少罪啊,赶明儿非找他算帐去不可,免得再祸害了其他人了。”王狗儿他媳妇都快气死了。
林远方将贾敏准备的药拿了出来,“这是我家玉儿亲手制的,药效比汤药还管用呢,一天两粒,都在饭后三刻钟左右服用,过两天,我再过来瞧瞧。”
王狗儿夫妻俩千恩万谢的将他送上了马车。
两天后,他如约过来复诊。
“那药再吃上两天,老人家就能痊愈了。”
“我也觉得这两天身上轻快了不少,小哥儿,你得替我们好生的谢谢夫人和姑娘。”刘姥姥这会子说话,中气就明显的足了不少。
林远方前脚刚走没多久,贾宝玉和茗烟便赶着骡车进了村子。
村道旁,墙根下或站或坐着不少村民在晒太阳呢。
“咦,赶车这位小哥面生的很,这又去谁家的?”有村民好奇的问道。
“八成又是到王狗儿家去的大夫吧。”
“照这个情况,那老刘氏怕是不大好喽。”
“前儿我去看了看,说话都没什么力气了。要我说这人呐,什么命就是什么命,有些福气可不是那么好享的。”
“谁说不是呢,瞧瞧王狗儿那一家子吃的穿的用的,都快比得上周员外家了,这等老刘氏一死呵,那京都城里的贵人还能再走动吗?”
“你们两个长舌妇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人家好歹吃过用过穿过,见识过呢,你俩还是愁愁今儿中午吃啥吧。”
“王大癞疤,关你啥事儿呀?”
“……”
这些说闲话的,还吵了起来,茗烟听了一耳朵,忍不住撇撇嘴角,这些人就是闲的。
可他俩是真的不认识王狗儿家呀,只好停下来跟这些人打听。
“那个,各位,打扰一下,王狗儿家怎么走啊?”
但没有任何人过来搭茬儿,在茗烟想拔高了声量再问上一遍时,有个老汉在墙上磕掉烟杆里的烟灰,走到骡车旁,“我家离他家不远,我领你们过去吧。”
“哎,有劳老丈了,我扶您坐上来吧。”
“不用不用,就几步路而已,咱庄稼汉有的是力气。”老汉摆摆手,已经走到前面去了。
于是,茗烟便拉着骡车也跟着走着。
不大会儿功夫,那老汉在一家院门前停了下来,还朝里面喊道:“狗儿,你家又来客了。”
王狗儿忙跑了出来,见是茗烟,“啊哟,这大冷天的还劳兄弟跑一趟,我家老太太已经大好了,让宝二爷放心。”
宝玉掀开了车帘子,唤了一声,“狗儿哥。”
“啊哟,啊哟啊哟,你咋来了?这一路上颠着了冻着了,可怎么好?”
“我来看看姥姥,刚才路上恍惚见着姑母府上的马车了,可是林妹妹她也来过了?”他就着王狗儿的手,跳下了骡车。
“不是郡主,是她的族兄林小大夫,我家老太太用了林夫人给的药丸子已经见好了,林小大夫说,再吃上几粒便能痊愈了。”
“那可太好了。”
等他们仨拎着带来的东西进了院子,带路的那个老汉才回过了神来。
村中都说王狗儿家攀上贵人了,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主要是贾宝玉那人长得挺能唬人的,一见之下,别人就会觉得他的来历定然不凡的。
更何况,他们言语间还提到了什么郡主夫人的。
老汉没有再去刚才消闲的地方,而是背着手直接回了家,跟他的家人说起了刚刚的所见所闻。
他们一家子还没感叹感慨完呢,王狗儿媳妇拿着个油纸包来到了他家门前,“大根叔,大根婶在家吗?”
他大儿媳妇说道:“听这声音,好像是板儿他娘呢。”
老俩口忙都跑了出去。
王狗儿媳妇将油纸包递到了大根婶的手上,“都是京中一品斋的糕点,我每样拣了些,给你们尝尝。”
“啊哟,这哪使的啊?这些都精贵着呢,你留着给板儿下学了吃啊。”
“家里头还有呢。”
“那个,我们也没去你家瞧你娘她,如今,可真是大好了?”
“大好了,刚才吃了满满一大碗粥呢,这还嚷着饿,我们怕她肚子受不了,等一会子再给她热吧。”
“好了便好,你娘本来身子骨就好着呢,再细养养,有的过的。”
“承婶子吉言,家里面还有客呢,就不多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