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宁啊,这次年会,怎么感觉北美的国家科学院来了这么多人啊。”
“嗯,之所以每年北美的国家科学院年会会有这么多人,就是因为他们这个年会有一种北美这个国家独有的特色,就叫咨询制度,也就是出席年会的这些院士,都负有咨询的义务。
这是北美的三大科学院,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院士都有咨询义务,咨询面对的,是项目研究委员会开展的政策咨询研究方面的课题。
北美的国家科学院好像一共有600多个项目研究委员会,志愿科技人员近万人,每年产出200多份咨询报告。
今天年会会场,人数最多的,就是这些志愿科技人员。
这些院士愿意来提供咨询意见,还是因为通过提供咨询,就能够产生项目。通过项目,就自然产生项目资金。
这样一来,它就一定可以产生利益的,或者说,对这些院士的研究是有好处的。
所以呢,北美这个国度,不愧是商人立国,它所有的一切,都是跟经济利益,跟钱有关系的。
不过,我们用不着走这条路,我们根本不需要通过咨询,产生研究项目,而且像什么争取项目研究资金,也跟我们没关系。
咱们家科研方面的资金都是自己的。所以啊,咱俩这次来就是来当个游客的。
这几栋楼里,咱们只是这里的游客,参观参观。
以后呢,咱俩儿不一定每年都来。只要每年交会费就行。
这个国家,又不是咱们家的。
那是白人的国家。
北美的华人,就像客居的身份一样,八几年的时候,基本上连一个华人议员都没有。
你看北美的三大科学院,这些年华人院士也挺多的,但是这些人一旦岁数到了,没什么价值了,就会马上被弃之如敝履。
这些院士在研究单位或者教育单位退休以后,就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北美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对于北美人来讲,没有使用价值,那就是废物。就不值得再付出相应的对价了。
这就是资本。
这跟国内可是完全不一样,国内的那些院士,一直到死,都是地位尊崇。而且是活的时间越长,待遇越高。”
接下来的年会期间,季宇宁也接到若干次科学院院士办公室内务秘书的通知,有一些希望他参与的咨询议题。
但小季同志表示,他只接受医学学部相关的议题,至于其他的应用物理学,什么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等等相关的话题,跟他没关系,或者说,对于他这个北美国家科学院医学学部的外籍院士来说,是越俎代庖了。
因为北美国家科学院实际上是也有跨学部推选的院士,不过这种方式选拔院士更麻烦。等于是同一个推选流程,重复了若干次。
4月30日,第130届北美国家科学院年会的最后一天,公布了1993年度新增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
季宇宁这时候才弄明白,实际上外籍院士和正式院士相比,仅仅是没有投票权,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区别。
5月3日,周一。
季宇宁在纽约见到了李安。
李安现在在北美的家,还是在纽约,因为他妻子在这边工作。
李安从1990年开始,一年拍一部电影,已经连续导演了三部电影。
这三部电影,都是季宇宁在北美的电影公司出资拍的。
而且都是华语片。
包括《推手》,《刮痧》和《喜宴》。
其中,电影《喜宴》是92年拍摄的,在今年年初2月份的第43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奖金熊奖。李安成为海峡对岸的第一个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导演。
同时,这部电影全球票房达到3200万美金,超出投资成本(75万美金)数十倍。
这也让李安一下子声名鹊起。
“李安,你这部《喜宴》拍的不错,反响很好。
嗯,你已经拍了三部华语片,票房都还不错。下一部,可以试试西片了。
我觉得你下一步,可以拍大联盟的电影了。”
此前李安的三部华语片,都是由香江麒麟电影公司投资的。
前世李安第1次和北美大联盟(major League,北美好莱坞大片厂)合作拍西片,是1995年拍的《理性与感性》,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发行。
这部电影是简奥斯汀的原名小说改编的,后来这部电影也同样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而他拍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北美电影,则是1997年上映的电影《冰风暴》。
“你说的那部电影《冰风暴》,我也觉得挺有意思。
里克·穆迪的这部小说《冰风暴》,我以前就看过。
拍北美的七十年代。而且还是拍一部艺术片。
我觉得还挺有挑战的。
你这部片子,可以给你投,没有问题。
即便票房差一点儿,也没关系。
因为一个导演不能总拍商业片。商业片,艺术片,都要拍。”
李安听了,满脸都是笑容。
他对这部小说《冰风暴》很有感觉。
前世这部电影《冰风暴》是李安自我感觉拍的很完美的作品。虽然票房不太尽如人意。
“不过,李安,这部《冰风暴》现在还没有剧本。
估计剧本的准备,还有前期的筹备,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我想让你帮我一个忙,就是我那部《饮食男女》。
我的《饮食男女》这个本子,在给你那部剧本《刮痧》的时候,就已经写出来了。已经过了4年左右的时间,我都没有时间拍,所以今年准备把它拍出来。
这部电影《饮食男女》的主旨,就是4个字,食色性也。
美食是可以拿到桌面上。
而和它对应的‘色’,就不能拿到桌面上了。
电影的主角,郎雄演的就是一个大厨。
这也是一个父亲的角色。但是和你之前拍的《推手》、《喜宴》那种孩子让父母失望不一样,恰恰是倒过来的。
这片子的演员,外景地,内景地,都已经确定了,内景就放在香江,外景是在海峡对岸。
让你帮忙,就是因为我不方便去海峡对岸,所以你可以作为我的执行导演,负责拍外景的镜头。
这部电影里,父亲和三个女儿的家庭聚餐,一共是6场戏,也就是6次聚餐,另外还有做菜的镜头。
这些镜头,都是在香江的内景片场来拍的。
他们这个家,是在海峡对岸最大的城市,找了一处日式的小院子,根据那个小院子的布局,在香江搭了内景。
原先的副导演,我担心镜头风格出现不一致,所以想让李安你去海峡对岸拍这些外景的戏。”
对于做季宇宁这个老板的执行导演,李安自然没有什么异议。他虽然拿到了金熊奖,但在好莱坞,他还没有什么名气。
“李安,你看看这些分镜头。
那些菜我都会做,不知道你会不会做。”
季宇宁记得前世李安拍完这部电影《饮食男女》之后,电影中的那几十道菜,他都会做了。
“老板,我觉得这个本子很棒,尤其是结尾,让这个父亲的味觉从丧失到恢复,比喻父亲在情感上自压抑到解放的转折,从而紧扣住《饮食男女》的主题——食色,性也。这真是一个绝佳的结构。
而且,老板你这个分镜做的特别细,这些分镜的画面,就像拍出来的似的。
那些菜,我看着并不复杂,学一学,我估计也会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