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季宇宁的专机抵达了威尼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
他将参加9月4日至9月15日举行的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
他是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
在机场,他见到了电影节艺术总监比拉吉以及选片总监马可穆勒。他觉得意大利人比年初的时候戛纳电影节的法国人要热情多了。
法国人一般比较高冷,而且天性就和好莱坞的大佬不对付。
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上,往往那些针对好莱坞的电影,更能获得大奖。
等到了丽都岛,他见到了另外8位评委,这次评审团的气氛,也比5月份的戛纳要好得多,所有的评委见到他,就像老朋友一样。
58岁的好莱坞着名摄影师纳斯托·艾尔孟德罗斯,他是西班牙巴塞罗那人。
纳斯托凭借电影《克莱默夫妇》,《青春珊瑚岛》《苏菲的抉择》,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提名。
季宇宁前几年为巴塞罗那举办1992年奥运会,创作了一首全世界都称赞不已的奥运主题歌。这个时候,所有的巴塞罗那人,包括那位萨马兰先生,都对他非常感激。
50岁的意大利人普皮·阿瓦蒂,他是专门拍喜剧影片的导演。他此前曾经加入乐团担任吹奏爵士黑管手。
所以他对于季宇宁这位大导演,和着名的吹管乐器演奏者和作曲家,非常的钦佩。
46岁的德国着名演员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他就是电影《靡菲斯特》的主演季宇宁和他曾经在电影节上同台竞技过,因此也是熟人。
56岁的法国男演员丹尼尔·海曼,这是评审团中唯一的一个法国人。而且这个法国人还没什么名气。
49岁的希腊女作曲家,着名的电影配乐,艾莲妮·卡兰德若。
47岁的意大利女演员mariangela melato,她也是音乐人。
剩下的,就是来自好莱坞的北美演员和导演大卫·罗宾逊,约翰·兰迪斯等人。
在其后的十几天,小季同志开始每天固定时间观看参赛影片,除此之外,他仍然是从事自己的创作工作,包括那部在戛纳没有写完的法语小说《朗读者》。
这本小说快要写完了。
9月12日。
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开始进行最后的评奖工作。
季宇宁作为评审团主席,自然是召集人。
前世,就在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诞生了第1部获得金狮奖的华语电影。
当时的威尼斯电影节选片总监马可穆勒,后来曾回忆谢晋这一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经历,他说:
“198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如果谢晋不是评委,那么侯孝贤的那部电影就不会得金狮奖。因为其他国家的评委理解不了电影里那个地方在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他们只能看出这部电影的手法很高妙,但还是需要有一个华夏来的老前辈、电影界的权威人士,来告诉他们其间的真正含义。”
季宇宁可不准备像前世谢导那样,为海峡对岸的这些人做嫁衣裳。
因为那个地方的人简直太浑了,虽然这位侯导人还是不错的,很温文尔雅,很低调,很客气的一个人。
但是他待的那个环境不行。
这位侯导和后来的杨德昌等人,并不是那个地方的主流的导演,现在主流的导演,代表人物是那位姓朱的导演,也是一个很浑的人。
那个环境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怎么样。
不仅导演如此,演员更厉害。而且很多人都有社团的背景。
前世在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在新世纪,那个地方的人评选华语导演,把所有这个岛上的导演,都放在前面,这位侯导是排在第1位的,而把内地的所有导演,全都放在很靠后的位置。
季宇宁觉得如果今天他推荐这位侯导,那这位侯导肯定会拿到金狮奖,毕竟他的话语权比起前世的谢晋,要强的太多了。
但是即便他把侯导推上去,但最终弄不好,过个20年,那个岛上的人反而会把他排在这位侯导的后面。
所以这种傻事,他可是不干的。
“这位侯导,他的长镜头运用,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很擅长拍这种小题材的电影,比如前些年他拍的《风柜来的人》,以及《冬冬的假期》,我印象就很深。
但是这部电影,他拍的是一个大的题材,而且还是一个历史性的题材。
在这部电影中,它的话外音,有点儿太多了,多到已经有点儿干扰电影的节奏了。而且之前那几十年对他的影响,使他在拍这种题材的时候,非常的含糊,非常的隐晦,而这些都是拍这种大题材的历史影片的一个忌讳。
对于这种历史题材的电影,我认为,根本就不能这么拍。
要么,就是小切口反应大主题,要么,就是大场面。
如果一部电影让评委都看不懂,看不明白,还需要去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去查资料,还需要历史学者去解释,那这部电影,就不能称得上一部完全成功的电影。
电影不是专门一个历史领域的论文。
电影是最通俗的艺术,它本身是感性的。
在影院,就需要感动所有的人。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那它就是内涵不够。”
作为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作为已经7次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导演,作为已经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他怎么说怎么有理。
其实,季宇宁前世对这部电影本身就不是特别感冒,对于侯导的电影,他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后来那部反映民国风貌的《海上花》,他觉得拍得很好,可惜那部电影没有获得什么重磅的奖项。
“我觉得在22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中,约阿·凯撒·蒙泰罗的《黄色房子的回忆》还可以。
蒙泰罗的电影,我70年代就看过了,我那时候从一个电影院的放映员,去了国家的电影资料馆和电影研究所工作。
那时候,看电影,就是我的工作。
我那时就看过蒙泰罗的电影,我当时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古怪风格的电影。
至少我觉得这22部电影中,只有这部电影我没法复制,他的电影,怎么说呢,并不太让人喜欢,不过我觉得这次他拿过来的作品要稍微好一些,所以,既然我们威尼斯电影节的风格是鼓励创新,那么,应当给这位葡萄牙人一个机会。
所以我同意把金狮奖给他。
而第二大奖银狮奖,可以考虑这位侯导。
另外,那位日本的导演熊井启的《千利休:本觉坊遗文》也不错,他也可以并列获得银狮奖。”
这位日本导演就是电影《望乡》的导演,在季宇宁看来,他是这个国家少数有良知的人。
所以他准备把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二大奖,颁给这位日本导演。
前世这位日本导演,是和那个葡萄牙人并列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二大奖银狮奖的。
季宇宁这一次,只不过是把次序调整了一下,把侯导的那部电影,拉下来,放到第二大奖,而把葡萄牙人推了上去。
他的意见,大家都没有异议。
“至于其他的金奥赛拉奖和演员奖沃尔皮杯,看看诸位有什么推荐的。”
季宇宁把第一大奖和第二大奖分配完,剩下的就交给其他评委了,他不可能包办所有的奖项,如果他那样做了,即便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再高,也会被人在背后吐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