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这次坐月子的时间,是香江的11月中下旬以及12月的上旬,这个季节,正是香江最舒适的季节,气候凉爽,湿度降低。
朱琳生第1胎的时候,坐月子的时间,是京城的4月份,也是京城最舒服的季节。
不得不说,他老婆两次坐月子,都选的最好的时候。
这主要归功于季宇宁。
这是季宇宁主动把控的时间,他老婆只是被动的。
12月9日,周三。
这天,是季永玗小朋友满月的日子。
季宇宁在自己旗下的文华东方酒店摆满月酒,季家四代同堂庆祝。
香江基本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亲自上门道贺,或者有礼物送上。
场面颇为盛大。
香江地区这个时候还非常传统,各种民俗文化保留的非常完整。
北方的“满月酒”和“洗三”,在香江更多的是用“弥月酒”和“汤饼筵”等南方的传统称谓。
汤饼筵,季宇宁没办,但满月酒是必须要办的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自打一出生,就在香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满月酒,他收到的礼物,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当然,季宇宁当天也是大派利是(红包)。这是回礼。
“宁宁啊,琳琳这次月子做的真不错,她的产褥期已经过了四周了,感觉比上次生琪琪珣珣的时候恢复的还要快。”
“女人一般生第2胎的时候,恢复的效果,就远不如生完第1胎了,因为生第2胎的时候,一个是岁数大了,再一个家庭负担也重了。琳琳这次挺好。”
两个方医生对朱琳这次的恢复很满意。
季宇宁心说,80年的时候和这个时候相比,各种条件,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朱琳这次从怀孕,待产,到坐月子,多少人围着她转。
“爸爸,弟弟怎么天天打哈欠啊?我叫他,他也不理我。
还老是睡觉。
奶奶,外婆,弟弟一点儿都不乖。
还有哦,弟弟现在长得好丑,一点儿都不像我这个姐姐。”
琪琪还是个急性子。
这次玗玗出生挺热闹,琪琪和珣珣这两个小家伙天天在旁边看着。很是好奇。
“琪琪啊,珣珣,你们俩小时候也这样。
你们两个满月的时候,奶奶抱着你们的时候,就是现在弟弟的模样。”
“那爸爸,弟弟什么时候能跟我们一块玩儿啊?”
双胞胎姐弟俩异口同声的问道。
晚上,季宇宁在床上陪着朱琳做月子产褥操的全身运动。
“阿宁,这些日子香江的好多报纸都在登咱们家三个宝贝这个名字‘珣玗琪’的由来,都说不愧是状元公起的名字。”
季宇宁也看了,现在香江好多报纸都把刘基的那首诗找了出来,“珣玗琪”就是出自这首诗。
那几句诗,“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化作珣玗琪”,现在香江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都说,状元本身就是蟾宫折桂,状元的子女,岂不就是桂树子吗?
“还有阿宁,现在报纸上每天还在说你获英国布克奖的事儿,这个奖怎么在香江这么大的反响啊。
你看报纸上都在说你这个状元可不简单,比古时候的状元强的太多了,不仅学贯中西,而且跨越了文学艺术和科技这么多领域。”
这次季宇宁在伦敦获得布克奖,在香江引起的轰动,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百多年来,英国人,包括英国文化。对于香江人来讲,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一个华人,还是来自内地的,能够在这个他们平常只能仰视的布克奖上,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轻松夺冠。
这让无数的香江人内心中,都生出了那种前所未有的自豪和自尊,以及自信。
尤其是对于香江的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的震撼更大,这些人都是香江的精英。他们根本想象不到,一本华人写的英语原创小说,一本以英国病人来比喻行将就木的英国的书,能够在英国的伦敦获得英语文学的最高奖。而且据说伦敦的那位老太太还自称是季状元的书迷。
这之后,这些人在那些傲慢的英国人面前,也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季宇宁此次获得布克奖,不仅在香江引起的震动很大,而且在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也同样是反响巨大。
特别是同样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日本。
日本国内的文化艺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项难以想象的成就,也只有华人能够做到。
季宇宁在日本的形象,也越来越有神化的趋势。
而在内地,他此次连获两项世界最高的文学奖,引起的震动最大。
国内的主要报刊以及电视都进行了及时的报道。
并且后续深入的评论也非常多,这主要集中在文学界和教育界。
内地的很多大学西语系,甚至开始把季宇宁的这篇小说《英国病人》作为世界名着,列入到教材里。
在季宇宁的母校京城大学,他的天赋和成就,已经开始和那位钱先生相提并论了。
12月13日,周日。
下午,季宇宁回到了内地沪上。
电影《团圆》剧组,12月初已经在沪上成立。
所有相关人员,也在12月上旬,就基本上聚齐了。
就等季宇宁这个导演来开机了。
当晚,沪上的汪老爷子在锦江饭店专门设宴招待季宇宁。
“小季啊,你前年说的那个‘相看两不厌,缝补黄浦江’的发展方向,现在不仅沪上,连京城,像老人家他们也都知道了。
都说你这几个字,说的太形象了。”
此时的沪上,沪东那一片,还是很落后的地方。
小季同志这些年每每来到沪上,在外滩向东望,看到江对面那一大片像农村一样的地方,他确实觉得很别扭。
所以前年他跟汪老爷子聊天的时候,就提到过,未来,希望从外滩向东看,或者从对面看过来,能够“相看两不厌”。
至于沟通江两岸,无论是隧道,还是地铁,还是桥梁,都并不复杂。
“唉,当初84年初的时候大讨论,大部分人还觉得向南发展是对的。
当时我那个急呀,我就是觉得向南发展是最不好的一个方向。
你说的对,现在的国际化大城市,哪有像石化这样的产业在大城市中心的。
我记得你当时说,如果向南发展,不仅做了无用功,白白赔出去这些投入,而且将来还要再拆回来,那简直就是双倍的损失。
关键是损失了发展的时间。”
“老爷子,确实是这样,沪上这个地方,向东发展那才是得天独厚。
未来连通东西两边,可是比香江维多利亚湾要方便多了。
未来几年,沪东那一片如果开发,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来响应。
我觉得未来的那片地方,就像是香江的尖沙咀和中环一样,就像是东京的银座一样,就像是纽约的曼哈顿一样。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当优先发展像京城沪上这样的大城市。利用原有的条件,完全可以尽快搞成一个国际化的模板。
现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都是千篇一律。城市的开发建设太落后了。
我们有一个准国际化的城市,也可以提高大家的信心。
其实84年罗纳德两口子来内地,他回去以后也说过,对沪上印象最深。”
“嗯,小季啊,锦江饭店对面的麒麟花园饭店,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也就要竣工落成了。
以后,沪上的城市现代化,希望你还要继续多多的参与。”
12月14日,周一。
电影《团圆》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