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季啊,你的这些思路,提得很不错。
我们有些人比较短视,觉得一点点烟尘算不了什么,但是每年都会有大面积的污染,那就不是小事了。
这个问题总要解决,未来会花更大的代价,为什么不在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安排和解决呢。
我们现在的班长就曾经在那里工作过很多年,他对那里的情况很清楚,你今天的提醒和坚持很重要。
这些问题,你在资料里写的很多,我们都会认真的去研究。是啊,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能只看到眼前,而不顾及未来。”
前世,这些观点,是在十几年后新世纪初才有的,季宇宁这次是提前说了出来。
对于这些大的方面的问题,他总是很小心翼翼的。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感触最深的就是历史,一点儿都不简单。
有些东西,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
很多问题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控制的,或者是能够预料的。
当然,他今天提出来的,是他觉得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反而,全都是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4月26日,周六这一天,电影和电视剧《红楼梦》剧组拍摄正式封机。
所有演员解散回家。
当然后期的配音,还需要他们再过来。
在季宇宁同志宣布解散的一刹那,剧组的一众莺莺燕燕们娇声欢呼,这些女孩已经在《红楼梦》剧组集中了将近两年了。
接下来就是后期制作了。
就在同一天,毛熊的一个电站发生事故。
这件事也在很短的时间内震惊了整个世界。
之后,这件事和国内有关联的,就是香江有很多人对于此事非常的关注。
当然这些人有的是真关注,有的则是借机生事。
后来这种关注,发展到最高潮,是在几个月后的8月份。
季宇宁知道到那时候一定会非常热闹,尤其是在香江。所以他现在已经确定在8月份,他会开始电影《末代皇帝》的拍摄,到时候,他会在拍摄地故宫那个大院子里待着。
5月4日,国内开始正式实行夏时制,至9月14日结束。
最早提出实行夏令时的是一位搞公路交通研究的人。根据其测算,在全国实行夏令时,每年可节约7.54亿度电,占全国照明用电量的8%。??
4月底的时候,季宇宁也在报纸上发表关于这一夏令时制度的文章。对于夏令时,他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他有后世记忆,这次发表文章,更多的是要装个叉。
他在文章中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在西北、西南及南方很多地区收不到节电效果。而且,也给人们的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他认为此次在推荐实行这种制度之前,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得出一个真正的可行性分析。
所以他预测这一举措在国内会水土不服,实行的期限不超过6~8年就会被取消。
最终实行这种措施的结果,就是4个字,得不偿失。
前世这种措施,是到91年夏天,就结束了,在国内仅仅施行了6年。
5月27日,香江金钟域多利2号地块竞投开始。
当天,麒麟地产以10亿500万港币投得,和此前获得的域多利1号地两幅地皮一起整合,分期发展。
这个投标金额,和前世太古地产是一模一样的。
第2天,仅仅在香江停留了几天的季宇宁,从香江乘坐凤凰航空的包机直飞墨西哥城。
5月31日,墨西哥,墨西哥城当地时间中午12点。
京城时间,6月1日凌晨3点。
第13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拔2240米的墨西哥城可以容纳114,000人的阿斯特克体育场举行。
现场的季宇宁近距离的观看了这一场壮观的开幕式表演。
不得不说,墨西哥人把这一届世界杯开幕式,活生生的办成了一届嘉年华舞会,用后世的说法,这完全是一次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coSpLAY。
开幕式前,先是在场内的大屏幕上播放了墨西哥世界杯宣传片,一位身着玛雅豹皮短裤赤着上身的男人,走过了玛雅帕伦克天文观测塔和蒂卡尔祭台,接着,他长出一对翅膀,飞越了墨西哥城郊的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以及死亡大道,最后飞入了现代化的墨西哥城。
回到阿兹特克球场内,先是在球场中央虚拟投出了太阳金字塔,接着体育场屏幕上又出现了恰帕斯州博南帕克画厅上的玛雅壁画——绘于6世纪至11世纪的壁画里,描绘了玛雅真人(城邦国王)征服、祭祠的种种场景。
画面再回到球场内,一位身材瘦长、头戴阿兹特克式王冠,白色棉布护兜的男子,仿佛从一千余年前的时光中走出,在球场中央表演舞蹈,他身边,还有两位女士舞者以及一位身着上下连体白棉布护兜的祭司状男子。
传统舞蹈退场之后,数十名身着彩色长裙、头戴宽大草帽的墨西哥青年男女,在一群小提琴手的伴奏下走入球场,表演欢快的舞蹈。
在节目换场期间,看台上的观众打起了人浪,这就是着名的墨西哥人浪。
还有近百位身着墨西哥民族服饰的演员们在场内盛装游行,而场边球迷们的衣着也兼具民族风和时尚范儿,他们有的头戴墨西哥传统尖顶大草帽,有的则在脸上涂满了墨西哥国旗颜色的彩绘。
就在场内的气氛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季宇宁同志登场了。
他将要表演的,是本次开幕式的主题曲,或者说是主题歌也行,因为那是一首无字的歌。
这是他应国际足联和墨西哥世界杯组委会的邀请,而为此次世界杯专门创作的《最后的莫西干人》。
这首雄浑悲壮,凄美苍凉,穿透心灵,洗涤灵魂的乐曲,《最后的莫西干人》,他使用马林巴木琴,木鼓等打击乐伴奏,还亲自演奏了南美传统乐器盖纳笛,安塔拉排箫,还有自己的吟唱音以及当地演员的和声。
这是后世这首乐曲的加长版,包含了盖纳笛版和排箫版。
这首创作于1992年,作为同名电影的配乐的乐曲,有不少版本。季宇宁采用了最长的那个版本。
这首浸润了南美古老文化的乐曲,使得全场逾10万观众如痴如醉。从乐曲中,人们仿佛触动到一个民族的灵魂,听到了一个民族无奈的呐喊。
演奏到最后时,乐曲的和声变成了满场观众的声音。声势十分浩大,场面极为壮观和感人。
这是季宇宁第2次为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创作主题歌和主题曲,当天,他的这一曲,使整个开幕式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顶点。而他的形象,也通过世界杯的电视转播,再次传遍了整个世界。
这是世界杯电视转播历史上,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最多的一次,其中就包括所有国内的观众。
1986年的世界杯,国内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直播世界杯。派出了转播小组到墨西哥,转播了全部52场比赛。
因为,这一年,国内生产出了1447万台电视机,其中有414万台彩电,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电视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