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周一。
当天出版发行的《福布斯》杂志公布了1985年度北美富豪排行榜。
季宇宁以42亿美元的身价排在北美富豪榜的第1位,他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北美首富了。
排在他后面的是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 ,山姆的身家是31亿多美元。那个数字居然精确到了个位数,因为山姆的资产全部都是沃尔玛的股票算出来的,所以有零有整,很符合山姆这个平价超市老板的身份。
山姆沃尔顿尽管平日里还开着小货车,但他还是靠着敏锐捕捉到北美人对折扣店的需求,在1983年因为沃尔玛生意被列为全美第二有钱,商人们也意识到,股票市场的变动就成了个人财富的关键。沃尔玛的股价上涨了三倍还不止。
前世山姆沃尔顿是在1985年被《福布斯》评为北美400富豪榜的第1位,位列北美首富。
现在,这个勤俭的老头,只好屈居第2位了。
季宇宁在看到这期的《福布斯》杂志的时候,他的感觉是这期的排行榜更科学了。
《福布斯》杂志在 1982 年第一次列出 400 富豪名单时,其中包括了 14 个叫洛克菲勒的人,28 个杜邦,还有 11 个亨特。
他记得20 年后,这个名单则仅包括 3 个洛克菲勒, 1 个亨特,杜邦已经找不到了。
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即便不够精准,人们也差不多能一眼看出不同的时代哪些行业更容易发家。
1982 年,主要的财富归功于石油和房地产。在入选的 400 位美国富豪中,石油业的有 89 个,房地产业 63 个,还有 40 个是做传媒业的。24 岁的乔布斯也在此列。《福布斯》的老板马尔科姆还把自己放到了榜单的末尾,但并没有附上具体的财富数值。
1985年这一期的《福布斯》杂志排行榜上,石油,造船等领域的富豪就明显减少了。
另外,季宇宁手上还有一份《福布斯》今年没有发出去的全球富豪排行榜。
这个名单,北美很多人手上都有。
日本西武铁道集团董事长堤义明yoshiaki tsuisumi 以116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一。
前世1987年《福布斯》首次公布全球富豪榜时,他这个全球首富的身价已经上升到200亿美元。之后他在这个位置上只坐了三年。
排名第二的是taikichiro mori森代吉郎,身价80亿美元左右。
排名前两位的,都是房地产商。
第三是季宇宁,身价42亿美元。
第4名,还是一个日本的房地产商,身价40亿出头。
第5是加拿大传媒大亨肯尼斯汤姆森Ken thomson。身价32亿美元。
第六,才是北美人山姆沃尔顿。
前世北美人是直到1995年才第一次首次登上全球首富宝座,他就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宁叔,现在怡和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我们现在手里面的股票有多少了?”
季宇宁觉得此时他积聚的势,已经差不多了,他准备要动手了。
“现在我们持有的置地集团和怡和控股的股票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
这是从83年开始吸纳的,从熊市的尾巴,一直到今年牛市开始。
怡和控股的股票我们已经超过了百分之11,达到11.5。其中有百分之7.7是在场内完成交易的。还有百分之3.8的股票不是场内交易的。相当于场外的暗盘。
置地的股票我们已经持有了百分之14.9。这里面只有百分之9.2是场内交易获得的。其余的百分之5.7也是暗盘,置地的小股东非常多,很多都是以前牛奶公司的股东。
这是根据宇宁你提供的股东名册中的那些可能出让股票的人,底下联系的时候完成的交易,这个交易在交易所没有显示。
我判断一旦我们场内交易中,吸纳置地的股票超过百分之10,就很有可能被怡和察觉。
80年的时候,那位李生是吸纳九龙仓的股票达到百分之18的时候,被怡和察觉的。
但现在的西门非常的警觉。
所以目前怡和的高层还没有察觉到,在股市上有人大量吸纳他的股票。”
“西门那里还在和证券交易所纠结那个所谓的市值超过40亿,利润超过4亿,可以得到上市豁免权的要求。”
“怡和控股迁册以后,居然到这个时候市值才将将超过40亿。
这么说来,这两年它的市值变化不大,直到现在港币跟着美元贬值,才破了40亿。两年前它的市值还是30多亿呢。
置地的市值上涨幅度也和它差不多。
我们前年没动手,是顾虑太多,最关键的是双方协议还没有签。
像怡和这样的控制香江除了金融以外的所有行业的英资财团,确实需要慎重。
不过现在时机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怡和和置地的市值还没有涨上去。
或者说涨上去两三成,又被这次广场协议带来的美元贬值拉下来了。”
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中,怡安华人行。
季宇宁坐在沈弼宽大的办公室里,他对面就是满面堆笑的沈弼沈大班。
沈弼对他的到访非常郑重,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坐下和沈弼寒暄了几句,季宇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黑色的鸵鸟皮套着的怀表。
这是一块珍珠微绘珐琅百花怀表。
白色珐琅盘面,六点位小秒针,透明防尘盖,镜面抛光蓝钢机芯,双联擒纵,极高品质的微绘珐琅百花,这是欧洲19世纪专门为华夏市场而制。
沈弼很喜欢这些古董表,在香江,他买了不少好表,后来还将藏品着成《沈弼藏表》一书。用最好的纸,最精的印刷,版面设计仿照北美财团摩根的藏表专着,限量制作100本。
“迈克尔,我知道你喜欢这个。一件小礼物。”
在香江,称呼沈弼为迈克尔的华人,几乎也只有季宇宁一个人。
看着双眼放光的沈弼,季宇宁知道,这件小礼物是送到沈弼的心坎里了。
“汇丰的手笔好大,10亿美元造一栋大楼,这在全世界都少见,我估计就连纽约的那位大卫都舍不得。
看来,迈克尔你对汇丰未来在香江是很看好的。”
季宇宁的话,让沈弼收敛了笑容,他的面色开始变得郑重。
“季公子对于香江的未来是怎么看的呢?”
“香江的未来是必然的,不会有什么其他的结局。
我还是很钦佩迈克尔你的眼光的,我知道汇丰这些年也在欧洲和北美进行布局,比如你在北美东海岸的海丰银行。
其实我倒觉得,未来30年做生意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香江这个地方。因为内地一定是未来30年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
这对于汇丰,甚至对于英国,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汇丰全球化分散投资以后,很快就会发现其他所有地方的收益,都比不上在香江的收益。
不过我估计,汇丰将来能保住在香江的发钞权。
这样的结局,我觉得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局面。”
看着对面一脸认真倾听的沈弼,季宇宁知道前世汇丰在全球化投资之后,才发现只有香江的生意才是最稳定,收益最大的。
季宇宁的最后一句话,让沈弼眼前一亮,随之又默默的思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