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莲花观内,方月楼高处的一间清幽的小房间里,李咏梅坐在轮椅上,正望着窗外方月楼附近的竹林发呆。
身旁,一名身着红衫的女子正轻声安慰她:“咏梅,你其实不用太自责。师弟们只是气不过罢了,过段时间就好了。”
李咏梅叹了口气。因为她曾帮助独孤行,如今莲花观的道士们对她这群儒生颇有微词。而一同前来的师弟们,因无法返回学院,彼此间也开始互相埋怨。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咏梅自然而然成了众人出气的靶子。
“朱玲姐,我没太放心上。我只是担心孤行他。”
朱玲撇了撇嘴,心中颇为无奈,“唉,你又在患得患失?你担心他,还不如先担心自己。”
“朱玲姐,我怕孤行他......”
“知道啦,你都说了几百遍了。”
朱玲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道莲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两人身后,大喝一声:“李丫头,别来无恙啊!”
李咏梅正望着窗外发呆,冷不防被这一声惊得身子轻颤,轮椅都跟着晃了晃。她轻拍心口,嗔怪道:“道君,你这般神出鬼没,是要吓死个人不成?”
道莲爽朗大笑:“李丫头,你还是这般好逗弄。”
李咏梅撇了撇嘴,小声咕哝了句“为老不尊”,随即正色道:\"道君此来,可是有事?\"
道莲瞥了眼侍立一旁的朱玲。朱玲也是个伶俐人,当即福了一礼,悄无声息地退出屋外,还将雕花木门轻轻带上,没发出半点声响。
待屋内只剩二人,道莲这才从宽大的道袖中取出一封素笺,递给李咏梅。
“有封信要交予你。”
李咏梅接过信笺,只一眼便认出那字迹,顿时惊呼:“是孤行的笔迹!”她激动得指尖都微微发颤。
道莲负手而立,微微一笑:“信已送到。至于如何处置..”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株并蒂莲,“老夫已跟负责看守你的道士打过招呼,你可自由出入莲花福地。不过...”他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咏梅一眼,“其他儒门弟子,仍需遵守禁令。”
李咏梅一愣,抬头看向道莲。
“...谢谢道君。”
道莲显得十分冷淡,“不用谢。我只希望你以后若遇见那陈妖人,能带句话给他,就说我在莲山等他。”
“嗯。”李咏梅点了点头,但很快她就被纸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目光。
道莲没再多说什么,便隐去了身形,消失在原地,只留下李咏梅握着纸条,怔怔出神。
......
另一边,独孤行与苏清岚已行至灵犀谷外。
这道横贯莲花福地东西两界的巨谷,宽逾数十里,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崖壁上终年笼着层青灰色薄雾,谷底古木参天,隐约可见青白羽色的灵犀鸟栖于岩缝老松之间,啼声清越,却极是畏人,稍有动静便惊飞四散,化作点点青影没入雾中。
二人未敢贸然入谷,只在外围寻了处古木蔽天的密林藏身。但仅在外围行走,便已惊动崖上一片鸟群。
叽叽叽!哗啦哗啦。
鸟雀们腾翅高飞。
独孤行站在一株古松下,抬头望向远处深邃的峡谷,啧啧称奇。
“这就是灵犀谷?还真大。”
苏清岚立于他身侧,小声道:“小心些,青莲教的老巢便在附近。”
独孤行眺望那深不见底的峡谷,直皱眉头,“这灵犀谷也太大了,想要找他们的老巢,那得找到何年何月啊?”
苏清岚亦觉得棘手。灵犀谷地势险峻,谷内支脉纵横,洞窟更是多得数不胜数。除非有元婴高手那种神识覆盖,否则几乎不可能探勘全貌。
独孤行转头问陈十三:“这福地到底有多大啊?”
陈十三正站在他身旁,还是一副老样子,正拿着一本旧书在看,“应该有半个大齐那么大吧。”
“这么大?”独孤行微微惊讶,“话说,大齐有多大啊,还有你怎么老拿我的书看!”
陈十三头也不抬,淡淡道:“我是你师父,看看又不会死的,况且这书也是陈尘...我送给你的,折算下来,那还是我的东西。”
独孤行懒得和他计较,转头问苏清岚:“苏兄,接下来如何是好?”
苏清岚微微蹙眉,坦言道:“我只知青莲教余孽藏身灵犀谷,至于具体何处,我也不知道。”她思忖片刻,提议:“要不,咱们先下谷底瞧瞧?”
独孤行点头:“行,就依苏兄所言。”说着,他正准备掷出大河剑,御剑飞向谷底。
就在这时,苏清岚却突然叫住他:“那个……”
“怎么了?苏兄?”独孤行停下动作,疑惑地回头看了她一眼。
苏清岚微微低头,青丝垂落遮住半边脸颊,沉默片刻才轻声道:“往后……唤我苏姑娘便好。”
独孤行先是一怔,继而嘴角微扬,点头道:“好,苏姑娘。”话音未落,人已踏剑而起,化作一道流光掠向谷底。
苏清岚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笑意,袖中清玉剑铮然出鞘,足尖一点,御剑紧随其后。
谷底幽深,凉意沁人。岩壁上青苔厚重,水珠自苔缝间渗出,滴答坠地,在谷底蜿蜒成一条清浅溪流。
独孤行落足溪畔一方平整巨石,环顾四野,“便从此处寻起?”
苏清岚略作沉吟,抬手指向东方:“东行三百里,便是灵犀谷与清风谷交界,或许那里有什么线索。”
独孤行颔首,二人遂沿溪东行。却不知,一株参天古木之巅,一只灵犀鸟静立枝头,青白羽色隐于苍翠之间,瞳如点墨,寂然凝视二人背影。
待他们远去,方振翅而起,悄无声息地没入云霭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