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棉嘉半岛倒是好解决,毕竟如今亚棉嘉半岛,名义上是安义,精灵和亚能三方共同维持的防线。
但,精灵是安义的追随者,所以精灵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亚人虽然不是安义的追随种族,但是在亚棉嘉半岛,亚人对于安义的要求并没有什么拒绝的能力。
毕竟在亚棉嘉半岛,安义投入的军队数量足足超过50万,尽管其中大多数都是装备较差的填线步兵师,可问题是,对于亚人来说,这些装备了机枪,迫击炮和其他武器的填线步兵师,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抵挡的灭顶之灾。
因此,亚棉嘉半岛名义上是三方共同防御的防线,可实际上就是安义说了算。
让亚棉嘉半岛主动出击消灭黑兽,获取黑兽结晶倒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让兽人方面主动出动兵力和黑兽展开大规模交战。
这几年,兽人方面通过各种方式从安义这里获得了大量的装备,可是一直以来,兽人方面就没有出动大量军队和黑兽进行主动交战。
要么是依托防线被动防御,要么只是小规模的试探,侦察性攻击,对战局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安义和兽人之间最主要的贸易往来就是矿石换物资。
兽人通过大量矿石,从安义这里尽可能多的换取各种各样的物资。
虽然安义可以提出以黑兽晶核作为贸易物品,但问题是,他不可能强制性要求兽人方面完全使用黑兽晶核来作为贸易往来的交换物资。
毕竟对于兽人开采的各种矿石,尤其是稀有金属,安义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根据安义了解,兽人方面,从事矿石开采的人口数量接近一亿。
虽然说人力开采相比于安义拥有的机械开采效率要低很多,但是再低的效率,在足够的数量面前也是可以达到量变比过质变。
再加上兽人靠近多莫卡山脉,各种矿产种类丰富,储量巨大,因此,兽人对安义是必须的,而某种程度上来说,安义对兽人也是必须的。
毕竟要是少了兽人提供的矿产供应,安义,领地内的工业生产能力,至少要降低一半。
特别是各种稀有金属受到的打击会更大。
强迫兽人必须用黑兽晶核从自己这里交换物资是不可取的。
要想兽人使用黑兽结晶,就必须要求兽人主动出击和黑兽进行大规模作战。
而且不能是防御战,要是进攻战,可问题是,和黑兽进行大规模作战,势必造成兽人方面严重的军力和武器损失。
在兽人看来,如无必要,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出击和黑兽进行规模巨大的正面作战,还是以进攻战的方式展开。
那么,如何说服兽人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以获得更多黑兽结晶,就成为了安义要考虑的事情。
安义能想到的办法,其实是通过给兽人提供更多物资,从而让兽人发动对黑兽的进攻。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物资都可以让兽人下定决心,出动海量军队和黑兽进行大规模交战。
毕竟兽人的大多数物资依然是自给自足为主,安义提供的物资虽然数量庞大,但也只占到兽人整个部族所需要物资的一部分而已。
现在需要做到的,就是为兽人提供一种其无法拒绝的必要物资。
想了一番兽人和自己之间的贸易往来。
主要以布匹,食盐,粮食和武器为主,其他各种工业品,兽人的需求量不多。
布匹对于兽人来说并不算是绝对的必需品,兽人之所以从安义这里交换大量的布匹,主要是因为安义生产的棉布品质优良,供应充足。
至于食盐,兽人虽然不靠海,但也并不是没有食盐产出,何况就算没有安义为兽人提供食盐,也还有其他势力可以提供食盐。
安义的食盐只不过是品质更好的存在而已。
至于说武器供应这方面,兽人确实是必须的,可问题是,安义也不敢断了兽人的武器供应啊。
在黑兽如今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要是突然断了兽人的武器供应,安义可是非常担心兽人无法维持现有局面的。
毕竟,安义要兽人拿大量黑兽晶核出来贸易,可不是为了让兽人崩溃的。
一番总结下来,兽人唯一无法拒绝的物资就只剩下最后一样——粮食。
可问题是,粮食这种东西安义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供应兽人。
毕竟兽人需要的粮食缺口实在太大了,以安义现有的生产能力,也很难保证足够的供应数量。
不,安义或许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
差点忘了,光明之树已经升到六级了,除了提供更先进的武器之外,也可以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以及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虽然光明之树无法提供像土豆,番薯这个世界不存在的农作物,但是拥有的各项先进技术,却可以提高现有农作物的产量。
更好的化肥,让农作物的产量提高,而农药的简单化生产,又可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问题。
还有一些技术也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比如说大棚种植。
以光明之域最主要的粮食小麦为例,其在光明之域成熟的时间大约为3到4个月,一年可以做到两熟。
可如果可以使用大棚种植,那么小麦的成熟次数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光明之域的气候虽然较为温暖,但并不是全年一点变化都没有的。
部分时间内气温还是会有所降低的,只是不是极其明显。
但这点温度的变化,依然会让农作物受到影响。
安义通过精灵研发出了高产量的粮食,但是无法解决天气所带来的粮食生产问题。
大棚技术不一样啊,大棚种植可以做到全年12个月不间断生产粮食。
因此,有大棚技术的情况下,区域内的气候变化对粮食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
在之前,安义没有想到大棚种植,倒不是说没想到这茬,而主要是因为在六级之前,大棚种植技术并不成熟,最重要的是,石油冶炼技术不达标,无法生产出符合大棚种植需求的塑料薄膜。
大棚种植技术在地球是60年代才开始逐渐成熟并普及的,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了从石油当中提炼塑料薄膜的技术。
pS:撞到脑袋的后遗症还没完全好,这几天更新时间无法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