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发高烧了,39.1度,今天还差三千字,明天白天在这一章下面补,谢谢大家能够理解
……
……
时间一晃过了三天。
临近辽西城,天色已经昏暗,看着人来人往的商客,众人发现辽西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贫瘠。
明和玉道:“我还以为辽西贫瘠寒冷,如今看来,虽然没有其他郡县热闹,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跟着陆粥的朱家村十余人齐齐点头,
他们本来就怀着一腔孤勇来的,得知陆粥最终的目的地,有过惊讶,但从来没有反悔过。
来边关的,要么是来做生意的,要么就是犯了罪被贬到这里服徭役的。
辽西,算是陆家军的大本营。
原主陆忻忻自幼就生活在边关,从她的记忆里面,陆粥对于辽西也有一些了解。
“这段时间还算繁荣,再过些日子就要入冬了,到时会迎来一片萧条,辽西这边太冷了,城中普通百姓,衣着单薄,一家几口才能凑出一套外出的衣服,剩下的人就缩在家里取暖。”
最重要的是,粮食。
每年冬天不知道冻死多少人,饿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反抗,镇压又死多少人。
前方,陆粥已经看到了副将骆弘业。
骆弘业高八尺有余,面容坚毅俊伟,腰间配备着一把的大刀,骑着马率领几人率先赶了过来。
“将军,你回来了。”
骆弘业翻身下马,眼眶微红,对着陆粥单膝下跪。
“骆叔叔,您是长辈。”陆粥也快速的翻身下马,不敢受这个礼,将人给扶了起来,开口道:“怎么能对晚辈行这种大礼,我爹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把我的皮给削了。”
骆弘业闻言哈哈大笑。
即便辽西偏远,可京中的消息也不时传来。
一想到自家从小看着长大的大小姐,后面带领他们征战沙场,居然跟在一个男人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跑,没有半点的尊严,被人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骆弘业恨不得冲进京城杀了祁王。
陆粥介绍道:“骆叔叔,这位是秦叔,这位是我哥的至交好友明和玉,字谦文,此次是跟着我来边关当咱们军师的。”
“秦叔,许久未见,您还是一如往昔。”骆弘业看向秦叔。
骆弘业也认识秦叔。
当初陆老将军和大公子遇难,是秦叔将陆老将军给背了出来。
陆家军,对秦叔还是很感激的。
秦叔摆了摆手,就示意骆弘业朝着里面走去。
晚间骆弘业备下了宴席。
除了辽西各级官员以外,辽西城中的世家也欣然赴宴。
陆粥来不来,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甚至回来以后还可以帮他们击杀胡人,想到这里,各大世家赴宴的人脸上笑容更深了几分。
陆粥和秦叔两个合伙,将一帮人全部给喝趴下。
晚宴结束后,两人就搀扶着明和玉、骆弘业走到了一间屋子。
明和玉对于自己的酒量还是有数的。
也有不少人想灌他酒,他喝了几杯就直接进桌子底下躲酒。
这时的两人眼神清明,哪有半分醉意。
骆弘业道:“大小姐,这次来的世家分别是李家,白家,陈家,王家,另外一家是许家,许家今天没有派人来。”
谁来了不一定记得清楚,但是没来的人骆弘业一定记忆深刻。
秦叔和朱恭在外面看门,防止有人偷听。
“这些世家在辽西城盘踞已久,错综复杂,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毫不客气的说,这些世家就是辽西城背后的主人。”
“当初皇帝忌惮陆家军,将大小姐调离了边关,又怕陆家军造反,让我担任到了将军离开以后,另一个副城主就是许家的人。”
骆弘业和许家的不太对付。
“许巍这人和京城中的人有联系,上面有人照着,许家也因为许巍一跃成为了辽西第一大世家,其生意概括之广,让人难以想象。”
骆弘业心中也有些不爽,偏偏他拿许巍还没有办法。
每天就像是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着实令他如坐针毡。
骆弘业乃是粗中有细,行兵打仗的好手,但是如果论玩心眼子的话,肯定是玩不过这些出自世家的文人。
陆粥对于这些早已有猜测,倒不是很震惊,开口道:“骆叔,我决定去狼牙,不瞒你说,我这次来边关是有任务在身上的,还请骆叔助我一臂之力,将狼牙的事情能瞒尽量瞒。”
“大小姐客气了,我的命本来就是老将军救的,我愿意为了大小姐上刀山下火海,绝无半句怨言。”骆弘业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陆粥点头,就推门走了出去。
刚一打开门,那一阵寒风就刮得她一个透骨凉,忍不住抖了抖。
“再过些日子,也不知百姓该如何生活。”
秦叔:“会好起来的。”
隔天一早,吃完早饭后,一行人就奔往了狼牙。
骆弘业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脸色瞧着要比以往鲜活得多,整个人充满了干劲,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的。
到了狼牙,已过去半天的时间。
陆粥先是去军里转了一圈,看到了许多服徭役的人。
这些人穿着单薄,即便天气冷,也难以掩饰身上传来的那股臭味,头发乱糟糟的,像是秋日里路边发黄的枯草,双眼呆滞无神,个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在这里,他们根本不是人。
旁边有官兵的手里提着鞭子,看着他们动作慢点,就毫不犹豫的挥动着鞭子打上去。
“除非恰逢大赦天下,不然这群人就一辈子待在这里。”
陆粥心里有些复杂。
转了一圈后,几人又围在了一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些很多人都是犯了罪,或者因为得罪了贵人,就被流放到这个地方,有些人确实是无辜,而有些人则是罪有应得。”
不过一想到皇帝昏庸,丞相腐败。
就觉得,这里的上万犯人很多都蒙受了不白之冤,被流放到此处。
陆粥看见了一个腰杆挺得很直的文人,脚下没有注意,一个踉跄就摔在了地上。
旁边看守的人走来,就是两边鞭子下去。
那个文人倒是有骨气,一声不吭,旁边的一个姑娘立马扔下自己挑的东西,跑过去扑在了文人身上。
“不要打我哥哥。”
“面若冠玉,气质斐然。”秦叔缓缓的掏出了一把扇子,唇角微微上扬:“这个人我好像认识,两年前的探花郎,出自贺州的吴家,因为在朝堂上直谏,阻止皇帝修建新的宫殿,被丞相一党上了眼药,就流放到这里。”
“是个上好的牛马。”
明和玉脸色一黑,已经知道秦叔口里的牛马是什么意思。
“和玉身体这么弱,万一操劳过度累死了,我们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这位贺霖,有不下和玉之才。”
陆粥是清楚明和玉的才能的,想都没想就向贺家兄妹走去。
挖人才嘛,不寒酸。
“住手。”陆粥的声音很响亮,直接吓住了守卫。
可是守卫的那一鞭已经挥下去了,陆粥身形一闪,抓住了鞭子。
“见过将军。”守卫看清楚陆粥的脸后,拿着鞭子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解释道:“将军,这个人偷懒,所以小的才会出此下策。”
辽西和狼牙这边经常被胡人入侵。
这些犯了错的人流放边关,就是为了修建城墙阻拦胡人。
看到陆粥,贺霖和贺朝朝微微一愣。
在听到将军两个字,又看到眼前的人是一个女子,立马就明白了陆粥的身份。
陆家大小姐的名声,如雷贯耳。
陆粥亲手将两人扶了起来,贺家兄妹神情都有些感动。
“草民谢过陆将军。”
“不客气。”
陆粥在他们离开了这里,又安排人下去给他们准备一套保暖的衣服。
陆粥又继续朝前走,准备看看能不能再挖一些有用的人。
听着不远处叮叮咚咚的声音。
走进去,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里面的人正在打造兵器,那些大汉个个汗流满面,赤裸着上身。
这些兵器,都是为了对抗胡人准备的。
以秦叔和陆粥的眼光,自然是看不上这些,只能想办法提高武器。
一连半月,陆粥都是在军营里晃荡。
这天有人匆匆来报,满脸欣喜:“将军,您说的黑色石头找到了。”
陆粥噌的一下站起来。
陆粥也顾不得其他,翻身上马,鞭子狠狠的打在马屁股上,朝着煤矿跑去。
“将军,你找这种黑色石头有何用?这东西是有毒的。”
狼牙和辽西这边盛产煤炭,曾经也有人研究过这种石头,发现这种石头可以点燃,但是第二天那些人全死了。
“派人驻守这个地方,将煤炭归于官方管理,私人不得开采。”陆粥唇角微微上扬。
有了这些东西,冬天冷死的人会少很多。
秦叔知道以后,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既然是为了让百姓过个好年。
价格就不应该定得太高。
天渐渐冷了,明和玉也裹上了厚厚的衣服,整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
他浑身寒意而来,感受到屋子里暖和的温度,好奇的看了一眼那燃得发红的煤炭。
抬起手放在煤炭上面,微微眯起了眼。
“确实暖和,听说大小姐特意派人找这种黑色石头,我也问过其他人,其他人说这种黑色的石头是有剧毒的。”
“那是因为不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
陆粥扬起一个灿烂的笑脸,开口道:“就是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味道,这种气体是有毒的,一般可以通过人体呼吸排出,当然是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就会让人中毒。”
“煤炭,可是好东西。”
陆粥已经开始琢磨将东北大炕给搞出来。
百姓安居乐业,那她就是民心所向。
明和玉也舒舒服服的围在火边,将手放在煤炭上面烤火。
“既如此,那想必大小姐有方法解决了。”
陆粥笑了两声,掏出了一张纸。
“和玉请看,这个东西为火炉,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这个管道排出去,就极大程度的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
明和玉接过来细细思索了一会,忍不住拍手。
“大善。”
陆粥美滋滋道:“煤炭不仅可以用来取暖,还可以用来打造兵器。”
“这件事交给秦叔了,由秦叔改造兵器。”
“剩下的需要招募众多的手艺人,负责制造大量的火炉卖出去,利用火炉赚钱,一定要卖给那些大冤种世家,千万不要和他们客气。”
明和玉也知道这里面代表的巨大利益,用心算了一会儿,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小姐,那煤炭的开采权必须掌握在手里,若是那些世家大族都掌握了,只怕没有人愿意再掏钱去买。”
陆粥轻轻颔首:“这个是自然,我已经下了令。”
“如果有人愿意做这一只出头鸟,我不介意杀鸡儆猴。”
明和玉轻笑,整个人都有了干劲。
很快,几个火炉就打造好了。
秦叔和明和玉都有,不过两人还是喜欢缩到陆粥这里聊天。
不聊其他,就只聊如何坑世家。
世家的钱和粮食他们太馋了,陆粥做梦都馋得流口水。
那些粮食放在世家的仓库里面发霉有什么用,还不如给她。
秦叔浑身匪气。
“要是他们不听话,半夜扮作成山贼将他们灭门就行了。”
陆粥和明和玉嘴角抽了抽。
“秦叔,咱们杀心不要这么重,杀了一家全跑了怎么办,总不能全杀了,那整个狼牙还不得闹翻天,得想办法从这些世家里面抠点钱出来。”
秦叔捧着一碗热水,随手抓了一点茶叶扔进里面,慢慢的缀饮了一口茶。
“都行都行。”
秦叔微微一笑,就听着陆粥和明和玉商量对策。
他觉得,大小姐手底下的牛马还是太少了,得需要自己挥动着小锄头,将那些有用的牛马全部挖过来。
陆粥道:“可以搞饥饿营销。”
“何为饥饿营销?”
“那些世家都是有头有脸的脸面,让人将火炉给推销出去,打造的越华丽的也就越贵,要宣传出去这东西特别少,才会有人愿意为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买单。”
这些人,买的是身份地位。
买的是一种特殊性,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享受。
同样是世家,偏偏我有这个东西你没有,想一想就让人觉得舒服。
陆粥可没忘记百姓。
按照那些百姓赚的钱,估计一辈子下来都买不了一个火炉。
“百姓可以租赁,咱们开采煤炭和修建城池都需要人手。”
陆粥也跟着喝了一口茶。
“反正现在是冬天,百姓们也没有农活要忙,直接把人招过来上班……咳咳,就是工作的意思,包中午一餐,等他们赚了钱,交完定金就可以将火炉租走,来年春天完好无损的还回来。”
明和玉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可以。
不过还有一个事摆在面前。
真正赚钱的并不是靠火炉,而是靠那些煤炭,百姓如何又买得起煤炭。
若煤炭卖的便宜,世家必定会囤积许多。
那时候,他们根本就赚不到钱。
明和玉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在他看来,秦叔和陆粥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绝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百姓的话就卖kang煤,也就是煤饼,将那些细碎的煤炭加一点泥土和水,弄成一个个煤饼烘干,温度虽然要比烧煤炭低一点,但还是能够取暖的。”
这已经是陆粥想到的最好办法。
即便是在现代的农村,也有许多人家弄煤饼来烧,尽量减轻煤炭的使用量。
毕竟煤炭可不便宜,对于那些常年在地里面弯着腰,刨出养活一家人粮食的家庭来说,还是挺贵的。
陆粥还想到了蜂窝煤,有时间肯定是要搞出来的。
明和玉心里面高兴。
没有哪个有理想的儒生不想天下百姓的做些好事,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就像陆粥说的那样,富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有能力,有机会,就要去做。
“我觉得让那些人来工作也特别好,甚至还包了一餐,想必会有许多百姓愿意。”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摆在眼前。”
“衣服。”
明和玉平时也没少在城里面逛。
他看得清清楚楚,很多百姓还穿着单薄的衣裳,甚至有很多人已经缩在了家里面,免得出来冻得瑟瑟发抖。
陆粥默了默,这确实是个难题。
她想要去找棉花,收集一些鸭绒鸡绒,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
秦叔要打造改造武器,肯定没时间去西域。
自己手底下,可用的人还是太少。
陆粥幽幽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一件难题,今天把和玉你找来也就是因为这个,我已经让人通知贺家兄妹过来了。”
牛马,她的牛马们啊。
说曹操曹操到,贺家兄妹冻得脸色通红,双手不自觉的揉搓着,时不时的放在唇边哈气。
兄妹俩都冻得瑟瑟发抖。
“现在已经是这个样了,等再过段时间下去,还不知道要冷成什么样。”
陆粥笑着给他们倒了碗热水。
“快坐过来聊,我和明玉正聊到你们兄妹俩,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兄妹俩心中顿时一暖,眼眶已然湿润,恨不得将陆粥引为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
待两人身体暖和了不少,又看着陆粥这里里面的火炉,不由得连连称赞。
陆粥轻笑:“我已经让人打造了两个火炉送到你们房间,你们可以用木头发火,烧成火炭将煤炭引燃,也可以在我这里引过去。”
兄妹俩的笑容怎么挡都挡不住。
这些日子,仿佛就在梦里。
从卑贱的罪奴变成了陆粥军帐下的人,还时不时有医师给自己调理身体,简直不要太好了。
“某见大小姐眉头紧蹙,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我们兄妹俩愿意为大小姐分忧解难。”
某也就是我的意思,贺霖不像陆粥他们一样,会直接说我,每次都以某自称。
陆粥大笑:“还是公仲懂我。”
贺霖,字公仲,陆粥称呼他的字也没毛病。
“我和明玉正在想着冬天百姓过冬的衣物,寒冬不是农忙时期,许多百姓出门,一家人才能凑出一件出门的衣物,想要让他们冬天出来工作,只怕是非常困难。”
贺朝朝这小姑娘也极为聪明,饱读诗书,才华丝毫不弱于自己哥哥。
她沉思了一下,“敢问大小姐此举是想要利民,还是想要为利?”
“自然是为了利民,就算是亏了钱,我也要将这些事做下去。”
贺朝朝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她笑得极其的温婉,让陆粥不由得微微晃神。
她和贺霖本就是一母同胞。
贺霖能够成为探花郎,容貌自然不容置疑。
反正探花郎这个东西特殊的很,哪怕他有着状元的实力,可凭那张脸,也只能成为一位探花郎。
可以说,很多探花郎的实力并不比状元低,只不过因为长得太好看了,只能当探花郎。
贺朝朝这小姑娘,好看。
“既然不是为了谋利,可以在世家的手中买大量的麻布,用来分发给那些百姓。”
贺朝朝得意的冲着自己哥哥一笑。
哥哥,这次妹妹就抢先一步了。
“给那些百姓工钱,让他们将这些布做成衣服,然后我们再将衣服给发下去。”
听贺朝朝说着,陆粥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加工工厂。
这个,这工厂不是用来盈利。
陆粥立马同意下来:“那这件事就交给朝朝和公仲去做,等火炉卖出去以后,盈利的钱直接砸在这上面,多收一些,我想要改善那些役人的生活,多的也就发下去。”
兄妹俩深深看了陆粥一眼,起身躬身行礼。
“定然不会辜负大小姐所托。”
把那些流放在这里服徭役的人当人看的,也就只有陆大小姐一人了。
卖火炉的事,被陆粥交给了明和玉。
就明和玉那三寸不烂之舌,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些事的。
待其他人走后,明和玉也起身回房。
他先打开了房间的窗户,坐在火炉边,拿出一张纸细细的思索。
时不时写下一些东西,没过多久,整张纸就写得满满当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