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叶枭与二长老商定好,再度返回西境行程的同一时间。
西境郊外,一处清静的院落中。
戴着老花镜的刘河晏,正仔细阅读着一份报纸,书房内不时传出他的叫好之声。
尽管京城公开审判的结果,已经通过网络媒体传遍了整个龙国,刘河晏也早在昨天下午,就通过其它渠道得知了判决内容。
但是今日见报后,他还是忍不住连连赞叹。
在刘河晏看来,这不仅是战部一方的胜利,也是整个龙国对内整顿的一次大胜仗,作为一个清廉的组织内成员,刘河晏自然感到大快人心。
“咚咚咚!”就在这时候,书房的门被人敲响了。
“爷爷,林叔叔来了。”刘嫣然推门走了进来。
刘河晏点了下头,示意孙女将人请进来。
对于日光城巡警署署长林东来的来访,刘河晏并不意外,因为两人早已约好见面。
“刘老!”身穿常服的林东来快步走进书房,态度恭敬的朝刘河晏问好。
刘河晏不仅是林东来的老上司,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林东来的人生导师。
当年刚进入巡警署的林东来虽嫉恶如仇,但为人处事上却有些执拗,与身边不少同事的关系都处的很僵。
时常被人找机会穿小鞋,一次林东来被明升暗调,到了一处偏僻的治安所当片警。
处于人生低估的林东来,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隐匿身份到此视察的刘河晏。
经过一番闲聊,老练的刘河晏很快就猜到了林东来的遭遇,并且看出这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耐心的给林东来开导,鼓励其不要放弃信念,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返回省城后,刘河晏授意当地巡警署,给林东来调回了原职。
在那之后两人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当然刘河晏给的是其秘书的电话,林东来夜只当刘河晏是个普通人,时常在电话中向刘河晏询问一些处事之道。
刘河晏也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予鼓励和开导,直到几年后,林东来因为功勋升任为某地巡警大队长,他才知晓了刘河晏的真实身份。
从此之后,林东来便再也没有联系过刘河晏,后来刘河晏主动给林东来打了一通电话,表示他不仅是林东来的上级,也可以是林东来的朋友。
若林东来顾忌自己的身份,就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早日做到能够与自己面对面对话的位置。
林东来也不负所望,在没有刘河晏帮忙的情况下,十年后晋升为了日光城警署署长,至此刘河晏更是对其委以重任。
后来当刘河晏得到中枢指示,主导对西境省的整顿工作时,其最先想到的助手人选,就是林东来这名多年来不改初心的得力干将。
刘河晏摘下了老花镜,含笑说道:“东来,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吗?”
林东来自是明白,这位良师益友的言外之意。
他一边在刘河晏对面坐下,一面笑着回应道:“看了,中枢这回的打击力度格外大啊!就连在咱们西境,都有人瑟瑟发抖呢!”
“刘老,我觉得咱们的计划,可以提前启动了。”
说到后面,林东来眼眸中绽放出锐利无比的光芒来,就好似一柄出鞘的宝剑。
对于西境官场的某些人,他早已是深恶痛绝。
只是这些年来,一直被刘河晏压着,才没有跟那帮人撕破脸,现在中枢大力度肃清内部的硕鼠,在他看来西境完全可以紧跟中枢的脚步。
再者,那场在京城的大对决中,索朗事件成了战部一方反攻厉派的号角,被炒的沸沸扬扬,他们西境正好可以借着这股舆论风向,搞一些大动作。
这样一来,既迎合了中枢,也顺应了民心。
刘河晏点了点头,和林东来一样此刻刘河晏的一双眼,也炯炯有神,明亮异常。
“东来,你说的不错,咱们磨了这么久的刀,是到了让这柄刀饮血的时候了。”
“不过,你也不要太心急,叶将军不日后将返回西境,你下来多跟他沟通沟通,叶将军现在不仅可以指挥西境战部,轩辕那边也都听从拿的号令。”
“有他的相助,必然会让咱们的计划事半功倍。”
“好,等叶将军抵达日光城后,我会第一时间联系他。”林东来爽快应承下来。
其实早在半个多月前,刘河晏就跟林东来说过差不多的话,只是那时候的林东来,对于跟叶枭合作是并不怎么看好的。
倒不是他觉得叶枭太年轻,而是觉得叶枭虽然武功高强,在战部也身居高位,但却是从未涉足过西境。
不要说给自己一方带来助力,只怕叶枭来到西境后,连其自身的任务都很难开展。
但鉴于刘河晏这位老领导,对叶枭极其看好,他才选择了暂时相信叶枭。
后来发生的一切,让林东来慢慢对叶枭改变了态度。
初来西境的时候,叶枭不出他所料受到多方针对,不仅西境武极会不卖面子,就连战部也有人搞小动作,让叶枭下不来台。
甚至叶枭还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对刘老进行调查,乃至下令封锁了,西境民众的信仰高地布伦宫。
在那个时候,林东来和几乎所有人一样都不看好叶枭,觉得叶枭一定会,灰溜溜的从西境败走。
但转机很快就来了,叶枭将计就计在,雪山之中一举击败了幕后黑手萧摩诃,然后又去到西境武极会,出其不意的镇压了妄图“谋反”的周道贵。
从此彻底扭转了,叶枭在西境的困顿局面。
林东来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也扮演了一定角色,使得他也逐渐接受了,刘河晏对叶枭的点评,进而完全认可了叶枭这个盟友。
是以现在听得刘河晏让他等到叶枭回西境后,才开展行动,林东来是没有一点抵触情绪。
因为他也觉得,有了叶枭加入,自己和刘河晏的筹备已久的计划,定能马到成功。
同一时间,西境一处豪华别墅内,也有两人正在议论着,京城传来的最新消息。
只是这两人,却是并不如刘河晏与林东来那般,对于战部取得的战果赞不绝口,感到与有荣焉,而是为京城的变故,感到胆寒和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