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故园案牍承重任,暖室灯火叙家常
飞机降落在本市国际机场时,正是清晨六点,天边刚染出一层淡淡的橘红。舷窗外掠过熟悉的航站楼轮廓,阳阳扒着窗户突然笑出声:“妈妈你看!是咱们城市的摩天轮!”悦悦也凑过来,小手在玻璃上轻轻划着:“终于能回家睡自己的小床啦。”
苏瑶刚把孩子们的外套递过去,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着“张助理”的名字。她接起电话,那边立刻传来急促的声音:“苏总,您落地了吗?集团这边刚收到紧急文件,关于城东产业园的审批流程出了点问题,李总昨晚已经在公司盯了半宿,让我跟您说一声,要是您不累,直接过来对接下财务那边的补充材料?”
苏瑶看了眼身边正帮着拿行李的李渊,他眼底带着淡淡的红血丝,显然是在飞机上也没歇着。“我知道了,半小时后到公司。”挂了电话,她轻轻碰了碰李渊的胳膊:“城东产业园的事,你怎么不跟我说?熬了半宿怎么撑得住?”
李渊揉了揉眉心,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拉杆:“本来想让你在家歇一天,孩子们也累了。不过既然审批那边催得急,一起处理也快。”他转头看向两个孩子,声音放软:“让王阿姨先送你们回家,跟爷爷奶奶报个平安,晚上爸爸妈妈早点回来陪你们吃火锅,好不好?”
阳阳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懂事地点点头,伸手抱了抱李渊的腰:“爸爸别太累啦,记得喝妈妈泡的菊花茶。”悦悦也踮起脚,把自己口袋里的薄荷糖塞进李渊手里:“这个能提神,爸爸拿着。”
车子到了鼎盛集团楼下,李渊和苏瑶刚走进大厅,就看到员工们已经在工位上忙碌起来。张助理抱着一摞文件快步迎上来,把最上面的一份递给李渊:“李总,这是住建局刚发的补充说明,需要咱们在今天中午前提交资金流向明细和安全施工承诺书。财务那边已经初步整理好了数据,但有些涉及海外项目的拨款记录,还得您和苏总一起核对签字。”
李渊接过文件快速翻了两页,指尖在“资金监管账户”那栏停了停:“让财务总监十分钟后到会议室,把海外项目的拨款凭证都带上。苏瑶,你去对接法务部,确认承诺书的条款有没有遗漏,特别是关于环保验收的部分,不能出任何差错。”
苏瑶应了声,转身走向法务部办公室。路过员工休息区时,看到几个年轻职员正围着咖啡机小声讨论:“听说城东产业园要是能顺利落地,咱们集团就能带动周边三个社区的就业,李总和苏总这次从肯尼亚回来就没歇着,也太拼了。”另一个职员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昨晚我加班到十点,还看到李总的办公室亮着灯,桌上就放着一碗没吃完的泡面。”
苏瑶心里一暖,又有些心疼。她走到法务部,刚把文件递给法务总监,手机又响了,是婆婆打来的。“瑶瑶啊,你们到公司了?我和你爸把孩子们接回家了,阳阳说要给你们留着他最爱的牛肉丸,我已经放冰箱里了。对了,你让我帮你晒的菊花,我装了两罐,让司机给你们送过去,记得让李渊多喝点。”
挂了电话,苏瑶眼眶有点发热。她快速和法务部确认完承诺书的条款,又去财务室核对资金明细,等赶到会议室时,李渊正对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皱眉。“海外项目的第三笔拨款,凭证上的日期和合同有点出入。”他指着屏幕上的一行数字,“让项目负责人立刻把补充说明发过来,必须在上午十点前搞定,不然赶不上审批提交。”
财务总监立刻拿出手机联系海外团队,会议室里只剩下敲击键盘和翻文件的声音。苏瑶走过去,把一杯泡好的菊花茶放在李渊手边:“先喝口茶缓一缓,急不来。”李渊抬头看了她一眼,接过杯子抿了一口,眼底的疲惫淡了些:“你那边法务的事弄完了?”“嗯,承诺书没问题,就等资金明细确认后一起提交。”
两人正说着,财务总监突然眼前一亮:“李总,苏总!海外项目负责人把补充说明发过来了,还附了当地银行的转账记录,现在可以确认数据无误了!”李渊立刻让张助理把文件打印出来,和苏瑶一起核对签字,等把所有材料整理好,刚好是上午十一点半。
“让司机送你去住建局提交材料,我去趟工地现场。”李渊把文件递给张助理,又转头对苏瑶说,“下午两点的管理层会议,你先主持,我尽量赶回来。”苏瑶点点头,帮他理了理领带:“注意安全,别太急,会议我会盯着。”
李渊刚走出会议室,就看到阳阳的班主任发来微信,说悦悦今天在学校有点咳嗽,让家长有空去接一下。苏瑶心里一紧,立刻给婆婆打了电话,让她先去学校接悦悦,自己则在开完管理层会议后,去药店买了儿童感冒药送回家。
等她忙完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推开家门,就闻到了火锅的香味,阳阳正坐在沙发上给悦悦讲肯尼亚的故事,悦悦靠在他肩上,手里抱着娜吉娅送的布娃娃。婆婆从厨房探出头:“瑶瑶回来啦?快洗手,李渊刚打电话说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苏瑶走过去摸了摸悦悦的额头,温度已经降下来了:“还难受吗?”悦悦摇摇头,伸手抱住她:“妈妈,我想阿明和娜吉娅了,什么时候能再去肯尼亚呀?”苏瑶笑着说:“等爸爸忙完产业园的事,咱们就计划好不好?”
正说着,门开了,李渊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尘土味。“爸爸!”阳阳和悦悦立刻跑过去,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李渊弯腰抱起悦悦,在她脸上亲了一口:“今天有没有乖乖吃药?爸爸看你好多了。”又摸了摸阳阳的头:“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的话,吃完火锅爸爸陪你一起写。”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火锅旁,热气腾腾的汤锅里翻滚着牛肉丸和青菜。婆婆给李渊夹了一块排骨:“今天累坏了吧?多吃点,补补身子。”李渊笑着接过,又给苏瑶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金针菇:“你今天也没歇着,多吃点。”
阳阳突然举起杯子:“我要敬爸爸妈妈!你们都是大英雄,又帮公司又帮肯尼亚的小朋友!”悦悦也跟着举起杯子:“我也要敬爸爸妈妈!”一家人都笑了起来,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暖意。
吃完晚饭,李渊陪阳阳写作业,苏瑶则在旁边给悦悦讲故事。等孩子们都睡了,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终于能歇口气。苏瑶靠在李渊肩上,看着窗外的夜景:“今天真是太忙了,感觉脚都没沾地。”李渊握住她的手,轻轻揉了揉:“辛苦你了,等城东产业园稳定下来,咱们就休个假,带孩子们去海边玩。”
苏瑶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累也值得。而鼎盛集团的责任,“金线计划”的初心,都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里,慢慢变成了温暖的现实——不仅为了公司的发展,更为了身边的人,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每一份努力,都变成照亮生活的光。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渊和苏瑶更是连轴转。城东产业园的审批通过后,他们每天都要去工地盯进度,协调施工队和材料供应商的问题。有一次,工地的钢筋供应出了问题,李渊凌晨两点还在和供应商打电话沟通,苏瑶则在一旁帮他整理备选供应商的资料,直到天亮才稍微歇了会儿。
阳阳和悦悦虽然很少能见到爸爸妈妈,但也特别懂事。阳阳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主动写作业,还会帮奶奶照顾悦悦;悦悦则会把自己画的画贴在冰箱上,上面写着“爸爸妈妈加油”。有一天,李渊提前回家,看到冰箱上的画,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走到孩子们的房间,看着熟睡的他们,轻轻在每个孩子的额头上亲了一口,心里暗暗发誓,等忙完这阵子,一定要好好陪他们。
终于,在一个月后,城东产业园的奠基仪式顺利举行。当天,来了很多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李渊站在台上发言时,特意提到了“金线计划”:“鼎盛集团不仅要做好企业发展,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像我们在肯尼亚援建水渠一样,城东产业园也会以带动就业、服务社区为目标,为咱们城市的发展出一份力。”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瑶站在台下,看着李渊自信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
奠基仪式结束后,李渊和苏瑶终于有了点空闲时间。他们带着孩子们去了海边,阳阳在沙滩上堆城堡,悦悦则在旁边捡贝壳,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傍晚时分,夕阳洒在海面上,李渊牵着苏瑶的手,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轻声说:“以后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你们。”苏瑶靠在他肩上,笑着说:“嗯,因为家人,才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啊。”
回到公司后,李渊和苏瑶又开始规划“金线计划”的下一步。他们联系了陈峰,准备在肯尼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帮助当地村民把玉米、芒果加工成罐头和果汁,再出口到国内。苏瑶还提议,在国内举办肯尼亚文化周,让更多人了解肯尼亚,也为两地的交流搭建桥梁。
阳阳和悦悦听说后,特别开心。阳阳说要在文化周上展示他的奥特曼手办和阿明送的木雕,悦悦则说要唱斯瓦希里语儿歌。看着孩子们期待的样子,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会在一家人的努力下,一直延续下去,变成更多温暖的故事,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