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桥映晚霞,初心绵长
夕阳把江城的天际染成暖橙,新落成的漫水桥像条银带横卧在青溪上。桥身的木质栏杆还带着新鲜的木香,村民们三三两两靠在栏边,手里拎着刚从集市买回的菜篮子,嗓门洪亮地聊着家常。卖豆腐的王婶正跟邻村的张叔说笑着,手里的布袋子晃悠着,几块嫩白的豆腐在里面稳稳妥妥;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举着风车跑过桥面,风车叶片转得飞快,影子落在桥下的水面上,跟着潺潺流水轻轻晃荡。
李渊站在桥中央,左手牵着妻子苏瑶,右手边是刚上初中的儿子李阳,小女儿李悦则腻在苏瑶怀里,小脑袋歪着,好奇地看着桥边摆摊卖糖画的老人。一家四口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叠在桥面上,和村民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成了这幅温馨画面里最动人的一笔。
“爸,你看那糖画!我想要个小兔子的!”李悦晃着苏瑶的胳膊,小手指着不远处的糖画摊,眼睛亮晶晶的。
苏瑶笑着捏了捏女儿的脸蛋:“先问问你爸同不同意,昨天刚给你买了糖葫芦。”
李渊低头看向女儿,眼底的锐利早已被温柔取代——从前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他的眼神能让最凶悍的歹徒胆寒,可面对家人,只剩下化不开的暖意。“行,爸给你买,但说好,今天不能多吃甜的,不然牙齿该疼了。”他揉了揉李悦的头发,牵着她往糖画摊走去。
李阳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本数学练习册,忽然抬头对李渊说:“爸,我们班主任今天问起你了,说想请你去学校做次安全讲座,讲讲自我保护的知识。”
李渊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向儿子。李阳今年十三岁,已经有了少年人的模样,眉眼间隐约能看出他的轮廓,却少了几分他身上的肃杀,多了些少年的清爽。“怎么想起让我去?你们老师没找其他人选吗?”
“老师说你是退伍军人,讲这些肯定专业!班里同学都知道我爸以前是兵王,都特别期待呢!”李阳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
苏瑶走过来,轻轻拍了下李渊的胳膊:“我觉得挺好的,你现在在安保公司做顾问,本来就擅长这些,去给孩子们讲讲,也能让他们多些安全意识。”
李渊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自从三年前从特种部队退伍,他拒绝了部队给出的安置岗位,选择回江城陪在家人身边——过去十几年,他亏欠苏瑶和孩子们太多,执行任务时动辄数月失联,家里的大小事全靠苏瑶一人扛着,女儿出生时他在边境执行任务,连视频都没能接上;儿子第一次家长会,他因为紧急任务临时缺席,回来时只看到苏瑶偷偷抹眼泪的背影。这些年的遗憾,他想一点点补回来。
“行,等周末我跟你们老师对接下,看看具体安排。”李渊说着,已经走到了糖画摊前。卖糖画的老人正用小铜勺舀着融化的麦芽糖,在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成型了,老人拿起竹签往糖画中间一插,递给李悦:“小姑娘,你的小兔子好了,拿好啊。”
李悦接过糖画,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凑到李渊身边:“谢谢爸爸!”
一家人在桥上又待了会儿,看着夕阳慢慢沉到远处的屋顶后面,天空的颜色从暖橙变成了淡紫,村民们渐渐散去,只有零星几盏路灯亮起,昏黄的光洒在桥面上,添了几分静谧。
“该回家做饭了,妈今天打电话说要过来,还带了刚腌好的腊肉。”苏瑶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对李渊说。
“好,我去开车,你们在这儿等我会儿。”李渊说着,转身往桥那头的停车场走去。他的车是一辆普通的家用SUV,没有任何特殊标识,跟他现在的生活一样,褪去了过去的光环,只剩下平凡的安稳。
开车回家的路上,李阳坐在副驾驶座上,忽然问道:“爸,你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像电视里演的那样,能一个打十个?”
李渊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电视里都是演的,真正的任务里,讲究的是团队配合,不是单打独斗。不过真遇到危险,保护自己和队友,是我们的本能。”
“那你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危险的事?”李悦趴在后座,好奇地探着脑袋。
苏瑶回头瞪了女儿一眼:“别问你爸这些,过去的事提它干嘛。”她知道,李渊心里藏着不少过去的伤疤,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日子,是他不愿轻易触碰的回忆。
李渊却摇了摇头,从后视镜里看向女儿:“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爸以前执行任务时,确实遇到过不少危险,有次在丛林里,跟敌人周旋了三天三夜,没吃没喝,最后靠野果和雨水撑过来的。”他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可苏瑶知道,那次任务他回来时,身上带着三处枪伤,昏迷了两天两夜,医生都说能活下来是奇迹。
车子很快开到了小区楼下,这是一个中档小区,环境安静,李渊和苏瑶在这里买了套三居室,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温馨。刚下车,就看到苏母提着一个布袋子站在单元楼门口,看到他们,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可算回来了,我都等了会儿了。”
“妈,您怎么不提前打电话,我们好下去接您。”苏瑶连忙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袋子。
“不用接,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苏母说着,看向李渊,“小李,今天没去公司忙?”
“今天没什么事,早点回来陪孩子们。”李渊笑着回答,接过苏母手里的另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刚腌好的腊肉,还带着淡淡的盐香。
一家人上楼进屋,李悦立刻拿着糖画跑到客厅的沙发上,李阳则回了房间写作业。苏瑶和苏母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饭,李渊也跟着走进厨房,帮着择菜。
“小李,我听瑶瑶说,你最近在帮那家叫‘安盾’的安保公司做顾问?”苏母一边洗着菜,一边问道。
“嗯,他们公司最近接了个商场的安保项目,有些流程和应急方案需要优化,我帮着看看。”李渊回答,手里的动作有条不紊——在部队里,他连野外生存的食材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择菜这种事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那家公司靠谱吗?别太累着自己,你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得注意身体。”苏母语气里带着关心。她知道李渊以前在部队落下了不少病根,腰上的旧伤一到阴雨天就会疼,胃也不好,都是以前执行任务时饥一顿饱一顿熬出来的。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让自己太累的。”李渊笑着说。
正说着,苏瑶的手机响了,她拿起手机一看,是公司领导打来的。“喂,王总?”她接起电话,语气恭敬起来。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苏瑶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脸色也变得有些凝重。挂了电话后,她叹了口气,对李渊说:“公司那边出了点事,明天有个重要的合作项目要跟客户谈,负责对接的同事突然急性阑尾炎住院了,王总让我明天临时顶替一下,去跟客户对接。”
李渊放下手里的菜,看向苏瑶:“这么急?你之前没接触过这个项目,能行吗?”
“我也不知道,王总说客户那边时间定死了,改不了,只能让我先顶上,今天晚上把项目资料发我,我连夜看看。”苏瑶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她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经理,平时工作就忙,这次临时顶替,压力可想而知。
苏母也有些担心:“瑶瑶,你晚上别熬太晚,身体要紧。”
“妈,我知道,我尽量快点看。”苏瑶说着,走到客厅,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准备接收资料。
李渊看着苏瑶忙碌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苏瑶为了这个家,工作上从不敢懈怠,有时候加班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早起送孩子们上学。他走到苏瑶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太着急,资料发过来后,我陪你一起看,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琢磨。”
苏瑶抬头看向李渊,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点了点头:“好。”
晚上八点多,苏瑶收到了项目资料,厚厚的一叠文档,里面详细记录了合作项目的产品信息、报价方案和客户需求。李渊搬了把椅子坐在苏瑶身边,帮着她一起梳理资料。他虽然不懂外贸业务,但在部队里养成了快速梳理信息、抓住重点的习惯,很快就帮苏瑶把资料里的关键信息都标了出来。
“你看,客户这边最在意的是产品的交货期和质量保障,这两点在明天的谈判里要重点强调。”李渊指着文档里的一段话,对苏瑶说,“还有,他们之前提到过想增加一批定制化产品,虽然没写在正式需求里,但可以在谈判时主动提出来,说不定能成为突破口。”
苏瑶看着李渊标出的重点,惊讶地说:“你怎么看出来的?我刚才看了半天,都没注意到定制化产品的事。”
“在部队里分析情报久了,习惯从细节里找线索。”李渊笑了笑,“其实跟你们谈业务也差不多,都得抓住对方的核心需求,才能占主动。”
有了李渊的帮忙,苏瑶梳理资料的速度快了不少,原本预计要熬夜看完的资料,十一点多就看完了。苏母已经带着孩子们睡了,客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
“多亏有你,不然我今晚肯定得熬夜了。”苏瑶伸了个懒腰,靠在李渊的肩膀上,语气里满是疲惫。
李渊轻轻揽住苏瑶的腰,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辛苦了,早点休息,明天才有精神跟客户谈。”
第二天一早,苏瑶早早起了床,精心打扮了一番,换上了正式的职业装。李渊也起得很早,给孩子们做了早餐,送他们上学后,又开车送苏瑶去客户公司。
“别紧张,按我们昨天梳理的来,肯定没问题。”车子停在客户公司楼下,李渊看着苏瑶,眼神里满是鼓励。
“嗯,我知道了。”苏瑶深吸一口气,打开车门,“中午我谈完了给你打电话。”
“好,我在附近的咖啡馆等你。”李渊说。
苏瑶走进客户公司后,李渊并没有去咖啡馆,而是在公司楼下的停车场找了个位置,坐在车里等着。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苏瑶第一次临时顶替这么重要的项目,万一出点差错,不仅影响公司的合作,还会打击她的信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渊在车里看了会儿文件,又处理了几个安保公司发来的消息,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就在他准备给苏瑶打电话时,苏瑶的电话先打了过来。
“李渊!我们谈成了!客户不仅同意了合作方案,还把定制化产品的订单也签了!”电话那头,苏瑶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李渊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嘴角露出笑容:“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现在出来吧,我在楼下等你,带你去吃好吃的。”
不一会儿,苏瑶就从客户公司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她快步走到车旁,打开车门坐了进来,一把抱住李渊的胳膊:“多亏了你昨天帮我梳理资料,客户说我对项目的理解特别透彻,尤其是提到定制化产品的时候,他们特别意外,说我们特别用心。”
“是你自己准备得充分,我只是帮了点小忙。”李渊笑着说,发动车子,“想吃什么?今天我请客。”
“我想吃那家你上次带我去的川菜馆,他们家的水煮鱼特别好吃!”苏瑶说。
“好,那就去吃水煮鱼。”李渊说着,调转车头,朝着川菜馆的方向开去。
中午的川菜馆里人声鼎沸,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水煮鱼、麻婆豆腐和几道小菜。菜上来后,苏瑶吃得不亦乐乎,脸上满是满足。李渊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对他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家人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下午,李渊去了安盾安保公司。公司的总经理周明看到他来,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李哥,你可来了!商场那边又提了些新要求,我们正琢磨着呢,你一来,这事就好办了。”
周明也是退伍军人,比李渊晚几年退伍,知道李渊的能力,当初特意请他来做顾问。两人走进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个安保公司的员工,桌上放着商场的平面图和安保方案。
“李哥,你看,商场最近要搞个周年庆活动,人流量会比平时多好几倍,客户担心会出现拥挤踩踏的情况,想让我们增加安保人员,还得制定一套详细的应急疏散方案。”周明指着平面图,对李渊说。
李渊拿起平面图,仔细看了起来。商场是江城最大的购物中心,共五层,每层的面积都很大,出入口有八个,其中主入口两个,次入口六个。周年庆活动期间,主入口肯定会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拥挤,很容易发生危险。
“增加安保人员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加,得合理分配。”李渊指着平面图上的主入口,“主入口这里,每层安排四名安保人员,负责引导人流,检查是否有携带危险物品的人员;次入口每个安排两名安保人员,主要负责疏散;另外,在商场的楼梯口、电梯口这些关键位置,各安排一名安保人员,随时监控人流情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应急疏散方案方面,要提前在商场的各个角落张贴疏散路线图,让顾客熟悉;活动开始前,组织所有安保人员进行一次应急演练,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和疏散路线;还要跟商场的工作人员做好配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一起引导顾客疏散,避免混乱。”
周明和其他员工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记录。李渊提出的方案详细又实用,比他们之前琢磨的要周全得多。
“李哥,还是你专业!就按你说的来,我们今天下午就组织人员安排,明天开始演练。”周明说。
“另外,还要注意顾客的安全体验,不能因为加强安保,让顾客觉得不自在。”李渊补充道,“安保人员的态度要友好,遇到顾客咨询,要耐心解答;巡逻时尽量不要影响顾客购物,做到‘隐形安保’。”
“好,我们记住了。”周明说。
处理完安保公司的事,李渊又去了趟学校,跟李阳的班主任对接安全讲座的事。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姓刘,见到李渊后,特别热情:“李家长,真是麻烦你了,我们班的孩子都特别期待你的讲座。”
“应该的,能给孩子们讲讲安全知识,我也很乐意。”李渊说,“讲座的时间定在本周五下午,没问题吧?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ppt,主要讲些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小技巧,都是孩子们平时能用到的。”
“没问题,本周五下午正好有班会课,我们把时间留给你。”刘老师说,“到时候我会提前跟其他班的老师说一声,要是他们有兴趣,也可以让孩子们过来听。”
“好,没问题。”李渊点头。
从学校出来后,李渊看了看时间,差不多该去接孩子们放学了。他开车去了李阳和李悦就读的学校,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不一会儿,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排着队从学校里走出来。
“爸!”李阳一眼就看到了李渊,快步跑了过来。李悦也跟在哥哥后面,小跑到李渊身边,伸手抱住他的腿。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学习?”李渊弯腰抱起李悦,揉了揉李阳的头发。
“当然有!老师还表扬我作业写得好呢!”李阳骄傲地说。
“我今天也得了小红花!”李悦举起手里的小红花,献宝似的递给李渊。
“真棒!”李渊笑着说,牵着李阳的手,抱着李悦,朝着车子走去。
晚上回到家,苏瑶已经下班了,正在厨房里做饭。看到他们回来,笑着说:“今天这么早?”
“嗯,下午没什么事,就早点回来接孩子们了。”李渊说着,把李悦放下来,让她去客厅玩,自己则走进厨房,帮苏瑶打下手。
“对了,明天晚上我们公司聚餐,王总说让我带上你,跟客户还有公司的同事认识一下。”苏瑶一边炒着菜,一边对李渊说。
“好啊,正好我也想跟你公司的同事认识认识。”李渊说。
第二天晚上,李渊陪着苏瑶去了聚餐的酒店。酒店的包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有苏瑶公司的同事,还有几位客户。苏瑶的总经理王总看到他们,立刻站起来迎接:“苏经理,这位就是你先生吧?早就听说苏经理的先生是退伍军人,今天终于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