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博斯指着屏幕:“未来几年,这15个国家都会开启私有化进程。
这3亿人都将享受到这个红利。
他们分到钱之后,肯定需要大量的购买物资。
他们国内可没有,而我们有数之不尽的物资。
董事长说提到的百亿美元投资,我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加倍的赚回来。”
国美零售的董事,大部分都是华尔街的大资本,钱博斯说的毛熊15国情况,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准确的说,毛熊境内的情况全都是他们一手促成。
现在正是他们收割的最好时间。
国美零售这家市值3000多亿美元的巨头,现在要进来抢食物。
这些董事背后的资本们,内心肯定是不太乐意。
张启明对这些董事心思,很清楚。
无非就是担心他借助国美零售提供物资,蚕食他们看中的猎物。
“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我们不进入,沃尔玛和欧洲那些零售公司同样会进入。”
张启明语气严肃的说道:
“我们国美零售进军毛熊15国,我决心已定。
各位董事,既然有不同的意见,那我们就举手表决。
赞同的请举手。”
张启明说完,率先举手同意。
迪莉娅资本、菲斯特资本、红杉资本、贝尔资本……这些董事,也纷纷举手同意。
其余董事见状,也只能放下那点小心思,举手同意。
“感谢各位董事的支持!”张启明见所有人都举手,微笑道:
“我相信这一次决定,会给我们国内零售带来更多的收益。
要不了几年我们国美零售,冲上4,000亿美元的市值也不是问题。
各位股东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董事长可是全球公认的商业第一人,在您的带领下,我们公司必定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菲斯特满脸笑容的恭维起张启明。
卡洛斯满脸笑容的接话:“菲斯特董事说的对,我这几年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和董事长合作。
不仅在国美零售上赚的盆满钵满。
在董事长其他公司投资上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他这番话有9分是真心,靠着投资张启明,他这几年赚到的业绩,已经让他顺利的坐上高盛的副董事长位置。
明年高盛董事长要换届,他是最有希望做成董事长的候选人。
就是因为他掌握着和张启明合作的业务。
高盛这几年各种业务当中,单一业务最赚钱的就是张启明的业务。
单单国美零售股票,就为高盛带来200多亿美元收益。
如果再算上分红,国美零售一家带来的收益就能达到300亿美。
后续的连续好几家公司上市,高盛都是核心投资人之一。
特别是几家互联网公司,从风投开始,到给各公司上市做券商承销,也为高盛带来了几百亿美元的收入。
卡洛斯也靠着张启明的业务,得到了十几亿美元的分红。
成为华尔街最响亮的投资经理之一。
在卡洛斯眼里,高盛都没有张启明重要。
高盛可不是他的,可张启明却是他最大的业务客户。
只要他带着张启明的业务,华尔街任何一家资本都会出高价邀请他加入。
和卡洛斯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花旗、雷曼、贝尔斯登…这些财团中,负责张启明业务的经理,全都在张启明身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现在个个都是身家最少上亿美元。
这些人现在一个个都凭借服务张启明带来的业绩,都有机会登上各自财团最宝座。
而坐上这个宝座最好的机会,就是从张启明身上得到更大利益。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当中,想要的利益,不全都是和张启明长期合作。
一些人,是想要通过白宫这次要打压张启明机会。
趁机侵吞张启明旗下优质资产业绩,打通自己通往自家财团宝最高座的位置。
雷曼和贝尔斯登就是其中之一。
刚才张启明提出投资毛熊,这两人就是反对者。
张启明对旗下公司各董事,都有调查。
这几年被他踢出核心投资圈的资本不在少数。
不过,卡洛斯能够一直参与张启明不少企业投资,就是因为他一直坚定的站在张启明这一边。
今天这一场董事会议,开到现在,张启明最大的收获,不是通过了投资毛熊十五国的决策。
而是看出哪些董事已经产生了异心。
这些董事,张启明以后都会将他们边缘化。
………
张启明轻轻敲了敲桌面,还在拍马屁的董事们立马停下说话,将目光看向张启明。
张启明看了众人一眼,停留在钱博斯身上:
“投资毛熊15国决策,现在会议已经通过,具体的发展章程,就交给钱博斯总裁。
现在我们进行第2项决议。”
会议室众人听后,立马正襟危坐。
“国美零售旗下配送业务,我决议将其剥离,和环球国际旗下物流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张启明开口道:
“各位董事怎么看?”
“我同意!”卡洛斯解释道:
“随着我们和亚马逊网站的合作,配送业务的比重越来越沉重。
利润却下滑的越来越严重。
已经成为了国美零售业绩的一大负担。
为了不影响公司的业绩,将其剥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也同意!”菲斯特分析道:
“环球国际旗下的物流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航运船队。
如果能够通过国美零售的配送业务,入股环球航运。
我们不仅可以甩掉配送包袱,还能够和环球航运达成紧密合作。”
其余的董事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国美零售业务遍布全球,每年对航运的需求非常大,配送业务外包出去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亚马逊配送业务实在太多,还都是零散的个体业务,根本不挣。
“订单还非常的频繁,交给环球国际这家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做更好。”
张启明本来以为最难通过的决议,结果出人意料的所有董事都同意。
稍微一思索,很快明白其中原因。
这些董事,是对需要密集员工,利润低的物流业务根本不感兴趣。
这个正合他的心意。
可以让他更加容易整合全球物流网络。
组建一支千万级的庞大物流大军。
张启明提议举手表决时,毫无意外的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