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宣布卸任,毛熊联盟国阵营被瓦解。
相关新闻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报道下,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连在这一年里,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经济浪潮新闻,都给压了下去。
全球各国所有媒体报道,全都是毛熊解体新闻。
他的解体意味着冷战格局终结,以米国为首的单极霸权形成。
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将迎来主导全球政治经济秩序。
这段时间全球各国领导们,全都在忙着开会讨论,接下来面对唯一超级大国的政治态势。
资本主义大获全胜,北约开始疯东扩,想要乘胜追击,挤压毛熊战略空间。
毛熊这个社会主义阵营领头羊被瓦解,全球意识形态斗争,开始转向新自由主义主导。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附性。
这对华夏来说,既是重大的危机,同样也伴随着机遇。
好处是北方军事威胁解除。
毛熊解体后,毛熊军对从外蒙撤出。
华夏北部边境压力大大减轻。
毛城的这一次解体,华夏趁此机会从其身上,吸收了不少的技术和人才。
这些技术和人才对于华夏来说,将弥补大量技术上的短缺。
有好处同样也有坏处。
随着毛熊的导向,华夏自然而然的接过社会主义阵营领袖地位。
可是1991年的华夏,过得并不平静。
西方资本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在毛熊倒下之后,纷纷将注意力放到了华夏身上。
国际环境对华夏的封锁,更加严重起来。
毛熊解体之后,东欧国家纷纷转向资本主义,全球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华夏成为唯一未解体的社会主义大国。
面临西方“和平演变”的巨大压力。
1991年整年时间里,国际资本大规模撤离。导致沿海企业瘫痪。
在前世,华夏经济方面可以说是遭受到了重创。
甚至出现了大量“华夏崩溃论”的舆论危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华夏将步毛熊后尘。
毛熊解体之后,西方媒体渲染“红旗落地”论调。
国内部分干部群众,对改开产生怀疑,质疑“姓社姓资”。
一些人甚至在媒体上批判鹏城等特区,“资本主义味道太浓”,甚至被要求停办。
张启明在国内的投资工厂和商场,员工数量已经达到快160万人。
是所有外资在国内投资最大的人。
也因此成了被重点攻击的对象。
甚至一度影响到爱美高科技园生产。
陶文章等爱美高高层,担心公司受到影响。
还建议张启明,加大在东南亚投资建工厂。
东南亚张启明肯定是要投资,只是现在不是最好时机。
东南亚现在属于被养肥的肥猪,还处于半肥的状态。
张启明心中早有谋划,但是要等到他躲在西方资本背后,暗中收割一波之后,才会去投资。
大陆的生产基地,现在是张启明最大的生产基地。
这要是工厂停工,将会对他的生意产生极大影响。
好在,鹏城领导给力,将情况汇报到最上层。
得到他老人家的绝对拍板,才将事情给压了下去。
前世外资在大陆的投资在这一年撤离之后,国内经济遭受重创。
但是在这一世因为有张启明投资的原因。
对其他外资的依赖并没有太大。
他一人的投资,比其他外资投资加起来还多。
单单他在鹏城、魔都和首都的工厂,就为大陆培养了大批量的电子工人。
这几年下来,随着工人的陆续招聘和出入,光是在电子工人方面的培养,就已经超过数百万人。
这些人又大量的流向了其他的公司。
加上带动的产业链发展。
在这一条产业链上的工人,已经达到了上千万人。
爱美高生产的电子产品,可不是那些低端产品。
在全球都属于先进产品。
这些工人多年来生产这些产品,在组装工艺上,并不比全球发达国家。
现在国内在电子工业这一方面的技术实力,绝不会比前世90年代中后期差。
可以说在电子产业这一方面,张启明的投资,带来大陆几年的疯狂发展期。
对西方资本的依赖,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重。
不过,这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
之前老大哥毛熊顶在前面,华夏还可以躲在后面偷偷发展。
现在却不得不顶在前面。
毛熊的解体,不仅带来了不仅仅是外部的压力,还有内部的舆论。
大陆领导,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1992年1月17日, 毛熊解体后第22天。
大陆最上层立马展开南巡。
目的是在国际关注毛熊解体的混乱期,迅速凝聚国内改革共识,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稳定国内信心。
1992年1月19日,南巡组到达鹏城。
考察的第一站就是爱美高科技园。
在这个敏感时期,张启明并不适合出现陪同。
而是派了大陆爱美高工厂负责人万志东接待。
从19日到23日,南巡组先后通过实地考察鹏城、珠海特区。
以“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终结争议,明确改革开放方向不可动摇。
很是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月21日,傍晚!
万志东出现在启明科技小镇,张启明办公室内。
“张生……”万志东将南巡组考察情况,一一向张启明汇报。
“我对大陆的坚定支持意愿,有没有表达。”张启明听后问道。
万志东汇报道:“张生,我已经传达过您的意思,老人家让我代为转达对您表示感谢。
感谢您在这最关键时刻,您选择了坚定站在华夏民族一边。
也理解你不能出现在大陆现场深意。”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张启明郑重道:“有没有其他话交代?”
“临走前他老人家,表示有些遗憾,很想再离开鹏城前,和你见上一面。”万志东汇报道。
“我知道了!”张启明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回鹏城,这个时期工厂绝不能出任何乱子。”
“好的!”万志东点了点头,向张启明告别离去。
独留下陷入沉思的张启明。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启明打通谭兵的电话,吩咐道:
“老谭,安排一下,今晚我要去鹏城,不能让任何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