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中将,很荣幸能到您家做客。”
“哈哈哈……陈先生,欢迎您对到来,我这里有最好的伏特加,我相信你肯定喜欢,”瓦西里大笑道。
毛熊这几年过的是水深火热。
瓦西里不仅掌握着一条生活必需品渠道,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时期,面包比子弹更管用。
靠着这条渠道,他还一路高升到中将位置,成为克克勃最核心成员,拥有极大的权利。
这里面,陈佑铭背后的人脉可是出了大力。
瓦西里也是精明之人,毛熊现在这个情况,越发离不开陈佑铭背后人脉支持。
现在毛熊高层,哪一个背后没有资本支持。
陈佑铭背后的人脉,瓦西里可以算是见证对方一步步做到世界首富位置。
更主要的是,张启明每次合作,要求并不过分。
顶多要点技术、人才,还都是运用在民用上。
这对毛熊损失并不大。
张启明也很大方,给的够多。
这几年和雷霆安保合作,瓦西里中将攒下了不下5亿美元财富。
绝对是毛熊内排名前几的隐形富豪和实权派。
这种风险不大的合作,瓦西里很乐意成全对方。
成全张启明,就是成全他自己。
比和米国、英伦…那些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们合作,要轻松多了!
瓦西里古堡内,在他的热情招待下,美酒美人无数,显得无比奢靡。
而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这座曾经毛熊的骄傲,如今却像一个被遗弃的巨人。
大量曾经让毛熊骄傲的科学家们,过的朝不保夕。
核物理学家沃罗宁院士的实验室里,11月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五度。
却因为供暖系统欠费被切断。
他的得力学生,天才的年轻物理学家德里特,正在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试图继续进行实验。
“院士,我们最后的液氦也已经用完,低温实验现在彻底做不了。”德里特抱怨道:
“更何况,我们的高层早就已经投降,我们的研发还有意义吗?”
濒临崩溃的毛熊,和米国“星球大战”,早就已经持续不下。
之前和米国军备大战,他们这些战略实验室,自然是要什么给什么。
毛熊民众就是饿着肚子,也要支持他们这些科学家。
现在他们的价值,还比不上街边小店里的一块面包值钱。
面对学生的抱怨,沃罗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目光怔怔地望着窗外,一队工人正在拆除科学城门口的列宁铜像。
这个象征着毛熊科学辉煌的雕像,明天就会被当做废铜烂铁卖掉。
他也不知道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沉默半响后,沃罗宁眼神有些迷离的说道:
“知道吗,德里特,1945年,我们在这里造出了毛熊第一个核反应堆。
那时候,整个国家都相信科学能创造未来。”
“可现在,还会有未来吗?”德里特指着空荡荡的实验室:
“老师,同事们都在变卖仪器求生存。
谢尔盖上个月更是去了米国,听说在硅谷当程序员,工资是这里的五百倍。”
“你想去米国?”沃罗宁神色复杂的看向自己这个得力学生。
这个曾经发誓,要为毛熊打败米国这个邪恶资本帝国的学生,现在信仰,也开始动摇。
“老师,我们的父母妻儿要生存,要……”德里特话未说完,实验室的门被突然推开。
“吱……”
一个西装革履的亚洲人出现了。
“沃罗宁院士,我是田中一郎,国际科学基金会代表。”田中一郎,鞠躬道:
“冒昧前来打扰,还请原谅。”
“这里是实验室重地,不知道田中先生来有什么事?”沃罗宁对于田中一郎的到来,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惊讶。
这段时间像田中一郎这样来找他的人,他已经不知道接见了多少批。
光是东瀛,就有好几位。
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米国,甚至大陆,还有许多商人代表,都想要邀请他。
田中一郎微笑道:
“沃罗宁院士,我们基金会非常欣赏您的研究。
我们愿意为您在东瀛建立全新的实验室,配备最先进的设备,年薪二十万美元。
您的家人和学生想要跟随,我们都愿意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岗位和最好学校。”
只是脸上和说话语气中透露出的神情,让沃罗宁感觉像是在施舍。
沃罗宁正要拒绝,又有人闯了进来。
“沃罗宁院士,我是南韩四星集团代表李建宰,东瀛给的条件,我们可以开出的条件更加优厚。
年薪二十五万美元,外加首尔的一栋别墅。”李建宰说话间,已经昂着头,像一只高傲的公鸡,跨步走到沃罗宁、田中一郎面前。
直接无视已经脸色铁青的田中一郎。
只是沃罗宁并没有立马答应的意思,表示要好好考虑考虑,就将两人打发走。
李建宰和田中一郎走后不久,沃罗宁曾经的学生,现在为张启明工作的叶卡琳娜出现在实验室中。
她不像前两位那样西装革履,而是穿着一件朴素但得体的大衣,手里只拿着一个文件夹。
“老师,我不是来谈条件的。”叶卡琳娜跟随沃罗宁多年,了解自己老师最看重什么。
“我只是想告诉您,张先生在香江为您重建了整个实验室,包括您梦想已久的托卡马克装置。”
叶卡琳娜说着,递给沃罗宁一份聘请书。
沃罗宁神情一愣,下意识的接过聘请书,打开看了起来。
这份聘请书上没有提任何的薪水。
只有一份完整的科研计划书和设备清单。
沃罗宁眼睛却逐渐亮了起来。
这里详细列出了未来十年的研究规划,每一项都切中他多年来的梦想。
“这是真的吗?”沃罗宁有些难以置信。
“张先生说,他不是在雇佣您,而是在投资科学的未来。
他相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能在受控核聚变领域实现突破。”叶卡琳娜郑重其事的说道。
沃罗宁同样没有马上答应自己学生。
只是留下了聘请书。
当晚,在沃罗宁破旧的公寓里,他看着墙上与加加林的合影,那是毛熊科学最辉煌的年代。
照片上的他年轻、自信,相信科学能够改变世界。
现在,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去东瀛享受富裕但平庸的生活,还是去香江继续未完成的研究?
一时间,让他有些难以选择。
就在这时,他的妻子轻轻走进来,把手放在他的肩上。
“我听说莫洛佐夫一家上周去了德意志,他的妻子现在在超市当收银员。”
沃罗宁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