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华接到命令后,紧急召集公司小伙伴们,将公司马上要迎来首轮融资,消息告诉他们。
得知消息的众人全都兴奋不已。
网景公司和360公司的上市,早就已经让他们红了眼。
恨不得自己的亚马逊马上能上市,实现财富自由。
现在终于等到了!
所有人都是绞尽脑汁,商议即将到来的首轮融资对策。
张启明对亚马逊的重视程度,比飞信还要高。
飞信或许在赚钱上比亚马逊要强,但是影响力上远远比不上亚马逊这种购物平台。
亚马逊购物平台做成之后影响的是千家万户。
看看后世老马,在最巅峰时期,全球各国总统甚至联合国都欢迎他去演讲。
因为那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
能够让许多中小商家有生存的机会。
别看全球巨头公司目光无限,但全球经济的组成大部分还是中小商家。
这些商家是接触民生的第1级。
张启明在拿到融资报告之后,为了让赵家华更加成功,也为了让亚马逊平台估值更高。
拉着赵家华紧急闭关了三天。
张启明将前世老马的经典演讲——忽悠大法,全部复刻传授给赵家华。
张启明选他做亚马逊总裁,就是看中了赵家华的语言天赋。
不仅精通多国语言。
演讲功底还极具诱惑力和煽动能力。
赵家华得到了张启明的传授,又闭关了几天,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一般。
立马在香江召开了发布会,宣布亚马逊将展开首轮融资。
并开始自己的全球演讲之路。
“让全球没有难做的生意…”等等金句,开始从他嘴中频繁输出。
第一站就是米国,随后是欧洲,直到时间进入7月下旬,又返回亚洲,进入东瀛。
所到之处都受到一片欢迎。
资本市场对亚马逊的估值是一提再提。
1991年7月底东瀛,股市楼市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整个东瀛经济一片灰暗。
东瀛经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蒸发了天文数字。
每天天台、铁轨、河边总能找到濒临绝望自杀的人。
更多的人每天在心里祷告,希望他们的天照大神能够拯救他们。
天照大神没有来,得到张启明传授忽悠大法的赵家华来了。
在各国电视台中大肆的演讲电子商务带来的惊天利益。
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救世主。
早就有了无数的粉丝。
正处于经济下滑的东瀛,可以是对其口中所讲的提高就业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给吸引。
飞机还未在东京机场停下。
东瀛通产省次官山本健一,脸上已经堆满了近乎谦卑的笑容,在机场等候。
他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东瀛经济在泡沫破灭后急剧下滑,失业率攀升,社会不满情绪暗涌。
早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
他怀疑要是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问题,愤怒的民众搞不好会让他切腹自尽。
张启明掀起的互联网浪潮,让他们东瀛政府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或许可以让他们东瀛经济走出深渊,再次攀升一个新的巅峰。
他们在经过众多分析之后,认为亚马逊这种购物网站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赵家华开启全球演讲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关注。
看到全球大量的资本,疯狂支持赵家华。
这让东瀛政府再次看到了吸引全球资本,进入中东瀛的机会。
所以在得知赵佳华的行程之后,山本健一早早的带着官员们来机场等候。
显然一副把赵家华当成了救命稻草。
“找先生,万分欢迎您莅临东瀛!”山本健一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语气恭敬得甚至有些夸张。
赵家华这近一个月,已经不记得见了多少个国家的高官,原本稚嫩的心脏已经锻炼的相当强大。
此时见到了山本健一的动作,小心脏表示还能承受。
伸出右手满脸笑容握手回应:“山本先生太客气了。
东瀛经济的底蕴深厚,民众的勤奋举世公认。
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我此次前来,正是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新风,与东瀛各界共同努力,共渡难关。”
他一口流利至极的东京腔日语,让山本健一及其随行人员眼中都掠过一丝惊异。
“赵先生,想不到您的日语说的这么好。光听声音,我还以为你是我们东瀛人呢!”山本健一惊叹道。
“神特么东瀛人,小爷堂堂大中华血脉,岂能是东瀛人!”赵家华嘴上吐槽,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真实想法。
“山本先生夸赞了,我只是平时喜欢看东瀛大片,加上有一点点语言天赋,所以才学会了日语。”赵家华谦虚道。
“原来赵先生喜欢我们东瀛电影啊!回头我让电影公司为您多准备一些喜欢看的电影。”山本健一满脸笑容道。
“我喜欢的电影,和你说的可不一样!”赵家华暗自嘀咕。
随即又想到他在出发前,张启明警告他的仙人跳故事。
尤其是说到东瀛人最喜欢玩这一套。
心中立马警惕起来。
“非常感谢山本先生!”赵家华感谢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山本健一微笑道:“回头我准备好让人亲自送到您的住处。
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赵先生这边去。”
山本健一指着迎接的车队伸手邀请。
简单的机场欢迎仪式后,一行车队驶向市中心。
赵家华不是第1次来东瀛,此时坐在劳斯莱斯的后座,眼神凝视窗外。
耳边听着山本健一对他们东瀛的吹嘘,心思却在观看着东瀛街边风景。
车辆行驶的速度并不快,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山本健一吹嘘他们东瀛的经济。
只是摩天大楼依旧林立,但许多底层商铺却拉下了锈迹斑斑的卷帘门。
上面贴着“闭店”“贷し室”的纸条。
行人的步履匆匆,从他们的脸上只有满脸的愁容和焦虑,看不到以往那种自信笑容。
他上一次来东瀛市,还是在1988年。
那个时期的东瀛人脸上充满了笑容。
说起自己的国家都充满了自豪,自信心可以说是爆棚到极点。
面对外国游客都是一副蔑视的眼神。
这一幅场景和他调查报告当中显示的情况,极为相似。
甚至比他预想中更加“完美”。
巨大的危机,正是颠覆性模式最好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