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社会开始陷入一片混乱,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相关官员们除了不断地召开发布会,试图安抚民众的情绪外。
似乎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应对这场危机。
仿佛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势头。
将一切都交给时间来抹平。
现在国际资本欢乐、东瀛股民哀嚎中飞快流逝。
1990年6月9日,上午9点。
东京涩谷的大荣零售超市里人头攒动。
货架前挤满了人,大家都在忙碌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
可这些人脸上却没有购物的快乐,写满了忧愁。
拿起一件又一件商品,查看价格又放下。
嘴里不停的低声抱怨着价格太贵。
家庭主妇雅子抱着年幼的女儿,艰难地挤在奶粉货架前。
她看着明治乳业价签上那醒目的“4100日元”,心中一阵酸楚,眼泪不自觉的涌了出来。
就在上周,同样的奶粉还只要2800日元。
短短一周时间,价格竟然飙升了1300日元!
这对雅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怎么会涨这么快呢?这奶粉……我们快买不起了。”雅子的声音略带哭腔,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她的抱怨很快引起了周围其他奶妈们的共鸣。
原本还低声抱怨的情绪,在这一刻全都爆发出来,脸上都露出了焦虑和担忧的神色。
“不仅明治乳业涨了,进口的美赞臣、达能这些国际品牌奶粉,全都涨价了!”
“这几个月已经连续涨了三次,我的孩子都快没奶喝了,这可怎么办啊?”
“现在不光是奶粉涨价,连我们吃的大米都在涨价,工资根本就负担不起这么高的生活费了!”
“我们东瀛发达国家吗?经济都快超过米国,才短短几个月,怎么就就变成这样?”
“孩子都养不起了,我不想活了!”
东瀛的奶妈们,可不像华夏的大妈,能够硬生生撑起黄金价格。
他们的抱怨,并没有让东瀛经济有任何好转。
东瀛人除了少部分人抗议、自杀表达对经济泡沫破灭的不满外。
大多数人承受着经济神话破灭后,带来的经济困局。
内心盼望着股灾早日散去。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人为股灾和自然股灾的不同。
87股灾这种偶发性全球股灾,全球都主动救火,恢复快的几个月就挺过去。
可人为的股灾,还是局部性股灾,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国际资本围猎东瀛,不要让他们吃饱,绝不可能会罢手。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经济以外的政治考量。
米国绝不许东瀛经济超越米国,东瀛强势的经济支柱不垮或者被米国控制,米国就绝不会罢手。
时间进入6月
从1990年初,东瀛股市下跌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
日经指数下跌已经达到40%,零星的反弹不超过一天,又掉头下跌。
东瀛股民们已经被跌的麻木,直接选择了躺平装死。
更有甚者,选择躺铁轨,一躺不起。
经济不行情况下,东瀛人以往的高消费终于遏制住,开始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经济下行,产品本应该下降才对。
可现实恰恰相反。
东瀛的消费市场不仅没降价,还涨了!
东瀛市民不消费,最难受的是那些零售商。
大荣、住友、伊藤洋华堂这些零售巨头们,在89年因为张启明谋划挑起的价格战。
这几年几家零售巨头,包括被张启明拉进东瀛市场的沃尔玛,为了争夺市场,一通价格战下来,打的是头破血流,欠下一屁股债。
国美零售为了保住自己那点市场,都烧了1亿美元。
东瀛本土几家巨头,烧的只会更多。
沃尔玛年末财报显示,东瀛市场去年投入超3亿美元
烧了这么多钱,市场份额也就比国美零售强一点点,把沃尔顿气的轻。
只不过沃尔玛为了掩饰自己失败,财报公告时,写的是沃尔玛东瀛市场超越国美零售,成为东瀛第一大外资零售商。
亏损的3亿美元,换了一个说法,结果完全不同。
国美零售现在就是全球零售领域巨无霸,在全球第二大市场打败国美零售,让沃尔玛宣传的天花乱坠。
不懂行情的股民还以为沃尔玛雄起,要开始超越国美零售,纷纷买入股票,股价大涨。
让资本市场为沃尔玛亏损买单。
钱博斯哪能忍受沃尔玛,借国美零售名头赚钱。
当即向媒体戳穿其谎言。
不过,沃尔顿也是老狐狸,早在准备公布财报结果前,就已经提前做了准备。
在股价大涨时,直接完成了一笔融资。
大大的缓解了东瀛市场的亏损。
东瀛本土几家零售巨头,可就没有沃尔玛这么好运。
不仅没能从银行贷到新的贷款,还被各大银行连续抽贷。
现在又碰上东瀛消费者消极消费。
即便是他们降价,东瀛消费者,也不愿意再多买。
东西卖不出去,意味着资金链容易断裂。
这可把东瀛零售商们吓得不轻。
纷纷调整策略。
打了两年的价格战,顿时停止。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场,纷纷不约而同的涨价。
消费者不是不敢消费吗?
那将你们的生活必需品上涨价,想不消费也不行。
电视里,cNbc的记者正在播报:
“受米国资本大规模平仓,日元套利头寸影响,日元兑美元汇率创下《广场协议》后最大单日跌幅。
摩根士丹利表示,其持有的1.3万亿日元套利头寸,目前浮亏已达210亿美金……”
不仅摩根这么说,雷曼、高盛………一众华尔街资本都在说自己亏钱。
坚决不承认自己赚了钱。
张启明看到这些报道,直接笑的牙槽发酸。
袁天樊看着新闻吐槽道:
“张生,这些米国资本真是黑,还赚的不够多,还要逼着东瀛加息啊!”
“不黑,做什么资本家?”张启明笑道。
“我感觉我们撤早了,要不然现在还能跟着大赚一笔。”袁天樊说着脸上露出一副可惜的表情。
“这个钱我们不赚也罢!”张启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资金还需要多长时间,能撤出来?”